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校适应水平的高低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听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学业、行为、情绪、人际、环境等一系列学校适应上的问题。为了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应该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适切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儿童适应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适应行为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探讨认知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还是对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研究中的局限,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245名7~15岁的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测试并与1210名普通儿童的测试结果作比较分析,发现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显著地落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但其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是很相似的。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显著地大于普通儿童。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缺陷在与认知或思维关系密切的项目上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4.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三个因子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4~12岁正常儿童和中、轻度智力落后 儿童适应行为三个因子(认知功能、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特点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智力落后儿童的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呈 上升趋势,与正常儿童比较接近;而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缓慢,明显 落后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听力障碍人数高达2000多万,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7岁以下儿童约80万。儿童听力障碍患者以单侧耳聋居多,父母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容易错过早期的最佳有效治疗期。儿童的听力障碍可直接导致儿童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发育迟缓,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进而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儿童适应行为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10名孤独症儿童为被试,采用姚树桥、龚耀先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评量,得出结论为:孤独症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行为问题;适应行为的个体差异和内在差异较大。提出教育训练的重点以及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7.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42名听力障碍儿童及其与之对照的正常儿童进行镶嵌图形测验,比较了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正常儿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2)听力障碍女童与正常女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正常女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3)正常男童镶嵌图形测验得分高于听力障碍男童,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北京市 4 6 9名中小学生的两年跟踪调查测试发现 ,儿童社会性 -合作性行为不仅与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关而且对后来的学校适应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攻击性 -破坏性行为更多与不良学校适应相联系 ;而害羞 -敏感性行为并不必然与不良的学校适应相关 ,研究也发现它有时与朋友提名有正相关。研究的结论与西方学者研究结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记忆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重度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记忆能力比较的试验观察,分析了听觉障碍儿童视觉记忆增强的原因,认为对听觉障碍儿童尤其是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康复训练时,除采取必要的语言训练外,还应辅以视觉手段,以提高其整体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力损伤,导致对词的认识、理解、运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类儿童在词语学习上存在的其他特点,并立足聋校语文教学就如何纠正、提高听力障碍儿童词语能力作出了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19名听障儿童与157名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听障儿童在合群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正常儿童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自我意识偏低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偏高水平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听障儿童对自身的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方面的意识明显地低于正常儿童,而对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的意识,则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2.
听力障碍儿童气质特点及其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多侧重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自身特点直接影响到父母教养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索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与正常儿童的气质在专注性维度上差异显著;研究发现: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积极因素是高专注性、低活动性、低社会抑制性,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消极因素是低专注性、高活动性和高抑制性。研究对听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种是供普通地身体健康的学生就读的学校,另一种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就读的学校。身体有残疾(比如有听障问题)的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与同学们无法沟通等。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已经逐渐有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是一种进步,但近年来又出现"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14.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聋人大学生是兼有残疾人和大学生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包括聋人大学生在内的残疾人大学生数量也将会显著增加。本文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作一综述,以便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测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量表对650名留守儿童和69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适应良好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完成学校任务、人际自表与交往信心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学习中的消极行为、学校问题行。为以及不良社交问题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性显著,监护的不同对学校适应影响不明显;留守儿童中,男生、初中生、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数学思维的概念、一般规律、特性等方面分析了聋生思维特点及思维缺陷.数学教学之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而聋生在这方面有着特殊障碍,必须采取特殊措施,针对其思维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其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探讨了送教上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适应行为发展水平间的关系.主要以广东省佛山市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特殊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和儿童适应行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162名送教上门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表明:送教上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适应行为存在相关,溺爱性教养方式与该类儿童的自我管理负...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聋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聋人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仍难尽如人意。针对聋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第一,正确认识聋人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第二,合理开展双语教学,促进手语和书面语转化;第三,加强阅读写作,内化语法规则;第四,拓展语言环境,强化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