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业管理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物业管理的管理水平,也极大地影响着物业管理的管理效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重要课题。“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探索,其目的是促进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师院校为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建立和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它包括高师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诸多内容。当前,我国的师范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模式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必须积极尝试和推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意义之下,依据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提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对教师教育改革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打破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封闭性和…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与"内生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以工程学为基础的"设计模式"和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内生模式"两种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一直采用设计模式,这使得职业教育体系事实上一直游离于社会体系以外,并导致了世纪之交中等职业教育的大滑坡.我国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并真正体现其社会功能,必须从"设计模式"转向"内生模式".目前这一转换已在我国悄然进行着,它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青睐,在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对"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对这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科式"培养模式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订单式"与"学科式"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差异和对立是相对的,它们都以培养学生成才为共同目标.在分析两种培养模式区别的基础上,更应该将两种培养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是国际舆论氛围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所作的评价的系统理论。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实力的提高。尤其是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优异表现,更加使“中国模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反思“中国模式”,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我们应当自警自检,如实地估量自己,警惕自我膨胀。须知我们确确实实尚处在发展之中,距离“发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必须在尊重实践,大胆创新的基础上逐步使“中国模式”完善,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对本科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探索,赋予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以传统基础课程分析化学的教学为背景,初步探讨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订单培养"是实施职业指导的最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9-39,42
当前,就业指导已成为职业学校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但关系着毕业生的出路,而且关系着学校的发展.为此,我校对其进行了不断地探求、实践,寻求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初步的反馈来看,这种模式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双动"教育模式的内涵 "双动"教育模式中的"双动",就是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让教师主动、生动地教."双动"模式,把握着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把握着这两个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最优良状态:生动性和主动性.我们把握着这两大关键环节,让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得更充分,让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更强烈.  相似文献   

9.
“职业化”是培养顾客至上的、遵循某种专业标准开展工作的专业人士的过程。目前,企业存在着对“职业化”人才的巨大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讲,“职业化”就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高职院校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建立“职业化”培养模式,建立这一培养模式则要求实现岗位管理“职业化”和教学工作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10.
张兰 《华章》2011,(32)
民办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论述了民办本科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理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积极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问题教学是较为成功的模式。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本文尝试用教育理论阐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的建构 ,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提倡"模式"的今天,大家谈论教学日渐热衷于引用"某某模式",尤其一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案上这个"模式"、那个"模式"满天飞,似乎"模式"就是上好课的金钥匙,可以说"模式"热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君不见,搞一次教学观摩,如果不打出某个"模式"的旗号,老师总感觉失色不少;打出了"某某教学模式"研讨之类,似乎成功了一半.说课者津津乐道于自己上课引用某种模式或独创某种模式,评课者也习惯于大谈特谈"模式".将"模式"当成标准,将其教条经验化,大家都争着给自己贴上标签,冠以"某某模式",似乎大有无"模式"不成教学之势.  相似文献   

14.
"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由"案例感知-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应用训练"四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研究"与"交流"贯穿始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在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改革进程中一直承担着积极开拓创新的角色,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天津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被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称为"天津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深入落实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国外有学者在分析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特别是政府对大学的影响时,归纳出这样两种模式:即“国家控制的模式”和“国家监督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也发生了某些重要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正在由“国家控制的模式”向“国家监督的模式”转变。但是,由于市场尚处于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之中,人们在大学与政府关系问题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以及制度惯性仍在发挥着作用,因此在模式转变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作用、高校如何自主办学,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姜忠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03-104
“以实战为导向“的培训模式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沿用的警察训练模式,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警察训练的发展趋势.该模式和我国传统的教育训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据警务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事件或问题来设立训练课题、组织和展开教学训练的.在国内因上海警方最早尝试,又被称为“上海模式“.但是,该训练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运行中存在着认识误区、全面推广难、选聘教官难、防范人才流失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许良普 《文教资料》2008,(34):100-102
在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更要解决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问题.面对职业教育中学生对文化课的厌学和对社会就业的幻想.本课题提出用"半工半读"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实践、观察、记录、总结、反馈得出结论:尽管"半工半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利弊,但是利明显大于弊."半工半读"模式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关键在于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9.
如今,大家谈论教学总热衷于引用“某某模式”,似乎没有模式便无所谓教学,赶“模式热”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了。君不见,现在如果要搞一次教学观摩,不打出一个“某某教学模式”研讨之类,便失色不少;打出了“模式”的旗号,就成功了一半。说课者津津乐道于自己上课引用某种模式或独创某种模式,以示自己理论上的成熟;评课者也习惯于为某一堂课套上某某模式,以示自身知识渊博。教研教改领域,更是模式满天飞,令人目不暇接。大家都争着给自己贴上标签,冠以“某某模式”,大有无模式不成教学之势。尽管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不同的"做宗教"的方式逐渐演进并凝结为5种易于辨认的模式:话语/经文模式、个人修炼模式、仪式模式、即时灵验模式、关系/来往模式.这几种模式并非独立存在,它们在大多时候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现实中发生的宗教信仰活动更多地是在地方习俗、历史事件、社会环境、个人性格和"做宗教"模式框架等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