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世祖朝东宁路的立废是元朝与高丽特殊政治关系的产物,同时又与高丽政局的变动、元朝对高丽统治策略的转变等密切相关。隶属于元朝的东宁路最初统辖着六十故城的领地。东宁路主要由归附元朝的高丽人进行统治,元朝则派达鲁花赤进行监临控制。倚元立国的高丽王不愿在东宁路的归属问题上与元朝产生冲突,而只是竭力维持现有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藏、汉和元朝等有关史料,分别从西藏对元朝的归附始末,元朝政府专门设置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元朝在西藏的括户、设王驿站和驻军等多个方面,列举了相关文献证据,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在元朝统治时期就成为其中的一个行政省,并从此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西藏归属元朝统治的史料举证,可以使世人更好地了解西藏在元朝有关历史真相,对某些西藏独立或半独立论提供强有力的反驳佐证.  相似文献   

3.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通过海路对外贸易的最繁荣的朝代之一。为了加强海路对外贸易的管理,元朝统治者承袭宋朝旧制,制定并完善了包括市舶原则、市舶抽税、市舶刑罚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市舶管理制度。这套制度与元朝国内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元朝的市舶管理制度对探讨元朝经济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意义。一九七九年王冠倬同志撰文《元朝市舶制度简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元朝的市舶管理制度。该文虽不无独到之处,但仍感言犹未尽,且有些观点未敢苟同,故撰此文,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4.
元朝海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疆域范围最广的王朝,对外海陆贸易也最为繁荣。但是鲜有人知道元朝也是首开海禁政策的朝代,元朝90余年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四次海禁,海禁政策的实施对元朝海外贸易、对外关系等方面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两都之战是在元朝中期发生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战争虽然历时时间不长,却削弱了元朝统治的力量,对元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元朝的最终灭亡也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是比较特殊的朝代。元朝除用蒙文编修史书外,也很重视用汉文编修当代史,像实录、列传等等。元朝汉文当代史的修史机构是翰林国史院,其前身是翰林学士院与国史院。元朝官修汉文当代史的主要成果是到朝实录的编纂,按进呈时间可分类为五朝实录、世祖实录、三朝实录、仁家实录、英宗实录、四朝实录。  相似文献   

7.
耽罗即今日韩国济州岛古称之一,元时称耽罗。至元十年(1273),耽罗为元朝所占,明洪武七年(1374)元朝势力退出耽罗。元朝辖有耽罗102年之久,在耽罗设军民总管府、养马场等。此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终元一代,耽罗始终为元朝重要的海外流放地。  相似文献   

8.
玄教是龙虎宗的支派.它产生于元朝,兴盛于元朝,并且随着元朝的灭亡而消亡,与元朝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正是这种联系使玄教有了不同于其他道派的显著特色。也为其消亡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9.
元朝统治时期疆域辽阔,为布宣号令,需要及时、高效地传递官方文书,为减轻站赤负担,元朝统治者仿照宋金旧制设立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元朝时期的急递铺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及统治者政令的改变而有所变动。元朝急递铺的日常运营具备一定条件的支撑,有着严格的管理体系,体现出传承性、高效性及变动性的特点。急递铺的设立和运行,对元朝的政治统治、交通发展等,都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铺兵负担加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8,(1):56-60
海都之乱是元朝初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宗王海都起兵对抗元朝中央政府,意在夺取最高统治权。这场战乱始于至元初,于大德年间结束,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屡为边患,带给元朝北部边防较大的军事、经济压力。为了保证北部边防的安全,元朝中央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北部边防出现的危机,如派遣宗室及重臣驻扎边境、开垦屯田、内地运粮等。在海都之乱末期,元臣郭明德向朝廷提出了针对北部地区的一整套的备边措施。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元朝北部边防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试析蒙元支配对高丽王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元朝统一中国事业的结束,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随之受到元朝的干涉和控制。元朝对高丽的政治干涉、经济盘剥、军事高压,严重损害了高丽的独立自主。但另一方面,双方的人员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和增强。双方通过人员交往、通婚、杂居也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2.
元代法律形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格和例。"例"在元朝名目繁多,达十九种之多,但学术界对元代诸例的内涵很少深入考察,同时对一些例的含义在理解上也存在不全和不实。元朝诸例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和一个法律术语。元朝"例"在基本含义上与中国古代其他王朝是一致的,都是对"律"的解释与补充。元朝诸例在分类上主要由四个要素所决定: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律效力和制定程序。元朝诸例构成了元朝重要的法律渊源,但由于例的种类繁多,也给法律适用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中,元朝与高丽之间的关系尤为特殊。元朝与高丽人员往来状况与历代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高丽各阶层人士大量移居元朝,元朝也有不少人入居高丽。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回顾、梳理与整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元朝法律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元朝法律史在研究上领域扩张,内容上更加深入。2000年以来,元朝法律研究主要在法律史料的发掘与整理、法律中民族风俗习惯因素的分析、元杂剧体现出的法律文化、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容、刑罚制度的问题、司法制度的具体运行情况和元代法律体系的结构与某类法律形式内涵问题等展开了研究。此外,还有对元朝一些具体法律制度与问题进行研究,如警迹人、盐法和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6.
至顺、后至元本《事林广记》云"今大元皇帝亦以火德而王天下",即元朝的德运是"火德",实际上元朝从未有议定本朝德运之举,蒙古统治者对中原王朝"五德终始"政治理论毫无兴趣。《事林广记》中的元朝"火德"说出于刊刻地建阳一带书坊、士人的编造,编造的心态是其历史记忆中对金朝的敌视,五行中"火克金"而金朝又为元朝前身大蒙古国所灭,因此元朝被书商、士人认定属"火德"。  相似文献   

17.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8.
元代的宦官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由于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的传统,致使宦官制度在有元一代对其政治生活的影响较之前代有所减轻。但随着元朝的不断汉化,宦官制度也得以发展,并且在元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从元朝宦官的来源和作用来审视元代的宦官。  相似文献   

19.
元朝海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20.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朝代,其统治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性特征。在统治政策的制定上,既有有对蒙古传统的继承,又有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也有新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元朝的政权机构及制度建设、民族政策、边疆治理等几方面简要地对元朝的统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