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对元杂剧“每本四折,一角独唱到底”的体制有所革新和创造,且情节跌宕,词句华美,直接影响了明清以来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和戏剧。崔、张故事在民间更广为流传,就连《红楼梦》里的人物,也极口称赞《西厢记》,说它“词句惊人,余香满口”,这正说明其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2.
在《鸿门宴》末尾有“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对其中的“吾属今为之虏矣”中的“今”字教材中没有任何注释,教参上将全句译为“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则“今”字即“要”的意思。虽然基本正确,只是未免失之于笼统,  相似文献   

3.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例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辞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士童可坠塞廖矣;百享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瘁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例一中,“矣”与“也”出现在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的两个句子中;例二两段文字,除了结尾省略的两个表示结论的句子外,前段文字一组排比句句末用的都是…  相似文献   

4.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相似文献   

5.
《雁荡山》一文中“今成皋、陕西大涧中”句之释,有两种说法,课本把“成皋”、“陕西”释为两个地名.另一释为一个地方,认为中间不应分开,即指成皋挟的西边.笔者查考了有关资料,以为第二种说法较切实际. “陕”字系“陝”、“陝”的简化字.“陕”和“陝”是两个不同的字.从字形看,虽同属阝(阜)部首.但“陝”右边是两个小“人’,“陝”右边是两  相似文献   

6.
列宁早就说过:“任何政策没有人员的任命和调动,便无法执行”。他还在改造旧机关,建立新机关时说:“要研究人,要寻找能干的干部……。没有这一点,一切命令和决议只不过是些肮脏的废纸而已”。他认为,做为一名领导者,组织家,尤为重要,主要的才能应是“善于考察人,善于判断他们的品质,善于把他们每个人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在此方面,孙中山先生也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人尽其才,则百业兴。”革命前辈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知人善任”是  相似文献   

7.
也谈“简化字”王临惠近年来,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相当严重,社会有识之士及专家学者深为忧虑,纷纷撰文研究探讨这一混乱现象的来龙去脉,并提出了一些消除这一现象的具体方法,出发点都是为了匡谬正俗。发人深思的是,作为文字使用者的大多数──人民群众对此却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93年6期37页程瑞君先生的《成语词义辨析二则》对许多辞书将“沧海一粟”的“粟”字解释为“小米”有异议。他认为沧海不是桑田,不长谷子,又在某些字典、词典上“粟”字都有“沙”的义项,故“沧海一粟”的“粟”应解释为“沙”。笔者深感此文理由充分,“粟”作“沙”来讲也未尝不可。但是此成语源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蜉蝣是夏秋之际水中的一种昆虫,  相似文献   

9.
有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讲究方法,收效甚微,甚至和学生关系紧张。只强调“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味埋怨学生不听话,不领教师严格要求的情。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对被批评者来说,应该意识到逆耳的忠言是有利于自己进步的,不应该挑剔批评者的态度、言辞和方法的,但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应该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人教版2003年)收录了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其中有这样的话语:“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董秋成《小议“公诸于众”》(《中学语文研究》2003年第12期)曾认为文中“公诸于众”一说是病句。应该改成“公之于众”、“公诸世人”或“公诸大众”。  相似文献   

11.
常听到有些教师发牢骚:“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学生没法教。我们辛辛苦苦教一个钟头,还顶不上电影上一个坏镜头。”教育的功能果真如此不起作用了吗?否!我以为,社会的气候固然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伊始,校长在第一次教师会上,向我们传达了全县校长、书记会议上局长的讲话精神。其中提到局长讲话中有“学校经营”和“经营学校”的命题,校长虽然对这两个概念未加多少展开。但其中一句我倒听得真切——“学校经营”此中的“经营”指的是经济概念的范畴;那么,反过来“经营学校”就必然是跳出了这个经济概念意义上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责任?通俗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根据他所扮演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尽心尽力地履行了他应尽的义务,他就尽到了责任。本期刊发的“教育狂人”任庆文的教女事迹,就很好地注释了作为一个合格父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应负的责任。任庆文的家教方式是一种开放型的家庭教育。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他想方设法让女儿接触自然、感知社会,使孩子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长知识、增才能,让孩子无论是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都高出同龄的孩子。我们说,任庆文尽到了一位父亲在教育子女工作上应尽的责任,因为他尝试了一种独立性很强的教育,重在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江苏高教》1986年第6期《论坛》中有《“教书育人”一疑》的文章,该文中心意思是“教书就是育人”。我却认为对教师既要他教书,就一定要他育人,把“教书”和“育人”一起提出来,在当前是十分必要的。教书仅是育人的手段,而育人才是教书的目的。一个教师,对这两者的关系是否明确,往往可以表现出他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有没有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而终于育出了大批人才的事呢?我认为是没有的。从古到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发展为人类的出现准备了合适的条件,而人类出现后众多不适宜的社会生产活动却为自己在挖掘着坟墓。因此,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是协调发展共同创造,才能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环境。一、关于“人地关系”近年来,“人地关系”在地理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实“人地关系”决不是简单的人加地。地理环境研究的是人类出现以后的环境,是有人参与下并发生相互影响的环境。一般讲,“人地关系”可分三种关系。第一种是生物学关系,作为生物的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受着外界环境制约,由于地域条件不同而出现差异。例如:反映种族上…  相似文献   

16.
不少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原先在正常地玩耍、学习或做其它活动,但有了一个或几个生不生、熟不熟的人来了以后,孩子顿时兴奋异常,话也多了,花样也来了,而且动作夸张,忘乎所以。人们常把孩子出现的这种现象称做“人来疯”,意即人来了就乐得“发疯”。“人来疯”是孩子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孩子的表现欲在起作用——孩子总喜欢在热闹的环境中,吸引他人,充分表现自己,如一反常态,故意把拿在手里的东西扔掉甚至弄坏。家人制止,他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得意,叫他干这他偏于那。  相似文献   

17.
也谈“打假”倪军仓读了《学校也应“打假”》一文(载本刊1993年第12期),深有同感,也想说几句。学校中的“假冒伪劣”的滋生、泛滥、严重地影响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因而,对学校中出现的“假冒伪劣”进行“打扫”,确是一件大事。假三...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莉莉表妹:你好!您在信中说,你在课余时问,爱读小说,没料到,竞受到老师的多次批评,还被缴去了几本厚厚的长篇。为此,你好苦恼。莉莉,古人确实说过“开卷有益”,我也认为你的进步的确很快,这也可能  相似文献   

19.
写作中的灵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绝不是坐等可得的。因为灵感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它和其他形式的思维一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立足于实践活动,是由主体主动地来进行和达到的,所以灵感思维的“偶然得之”是建立在主体的生活积累和修养的基础上的,是主体辛勤劳动的结果。坐等灵感是违背思维规律的。  相似文献   

20.
“逆城市化”是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目前,“逆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一、“逆城市化”的含义“逆城市化”是指由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集中型城市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区和卫星城镇迁移的分散型城市化的城市化模式,是城市不同类型的转换。这里的“逆”不是指城市人口、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和卫星城镇的迁移;“逆城市化”也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并不意味着城市的衰败和城市化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