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师课程是指任课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内容加以理解、设计后在课堂教学中实际实施的课程。教师课程因为具有预设性和生成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情境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在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提高课程实施的成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完善课程实施理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意义。教师是执行课程计划的主体和关键所在,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教师课程的基础理论目前还鲜见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2.
沐涛进 《考试周刊》2011,(8):216-216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将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传统的课程观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课程实施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即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以3位英语教师的课程实施为案例,采用定性研究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试图探究两个问题:(1)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完全依据课程计划执行?(2)如果没有,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课程实施偏离了教师课程计划?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课堂计划与课堂实施不一致。造成课程实施偏离课程计划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师内隐教学观、学生观和知识体系以及外在多变的课堂环境。研究结论不仅为教师反思带来实证素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外语教师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个设计完善的课程计划只有通过成功的实施才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当前的课程实施存在着对课程计划机械忠实和随意解读两种错误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效果.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在忠实于课程计划及其所蕴涵理念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理解与选择,并展开个性化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育优质教师是美国历届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教师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规格。因此,如何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的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美国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评选的背景、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的特征以及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直接影响着课程推行的效果,教师是连接课程与学生的中介,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必须以新的理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7.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实施的取向集中表现在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过程关系的不同认识上。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取向。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并实际体验到的经验,这种课程是情  相似文献   

8.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和教师正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试就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使教师由被动执行课程计划转向积极进行课程创生。工作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课程创生主要体现在课程实施中,但在课程决策、开发和研究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创生。  相似文献   

10.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课程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课程实施的效果,而课程实施的效果又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课程计划的特点、课程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的观念与能力、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评价方式,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鉴  刘莹 《教育研究》2022,(10):106-117
课程计划遵循的是理性逻辑,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课程实施遵循的是实践逻辑,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减小课程落差的有效方式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好忠实执行课程计划与教学实践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正视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完成从理性逻辑向实践逻辑的转换。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表现方式主要是教学活动以及为保障教学有效性开展的教师培训与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课程实施的本质是一种以教学为主的实践活动,它既是人类精神生产和知识再生产的实践活动,又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存在与交往的生活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践逻辑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和深化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的实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12,(Z2):108-109
课程计划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先制定的课程计划,由于多样的学生、变化的学校环境等原因,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总会面临新的情况。同时,学校的课程计划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民乐学校实践下来的体会是,课程计划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指导纲领。而每一轮课程计划更新的依据,是基于解决上一轮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然而,学校在对课程计划进行更新,以及分析上一轮课程计划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时,往往是在主观愿望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而较少真正地去详细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学校对课程计划的更新和完善,不是基于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使教师由被动执行课程计划转向积极进行课程创生。工作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课程创生主要体现在课程实施中,但在课程决策、开发和研究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创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理解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是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的概念,意指教师对课程理念、课程材料等新课程要素的理解。理解课程对于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被学校采用后,要由教师带入课堂。教师是新课程的第一个学习者,他首先对课程进行理解。教师在课堂实施的课程是教师理解后的课程,而教师理解后的课程与文件课程并不是必然一致的。因为教师理解课程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教学的个人知识、教师的个人特长等。这些因素往往因教师的不同而不  相似文献   

16.
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来考察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师生和课程设计者理解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对话和经验共享的过程。从交往的角度解释课程实施,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中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创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定义中的经验主要是指学生与教师所体验到的参与者知识、形成的能力和个性特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再创性。在高中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意义的不断创造与生成的一种过程。然而,许多教师在理解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重重误区。本文试对教师理解课程编制中出现的误区进行理解和分析,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最典型的表现形态就是课堂教学。理想的课程(课程改革方案)、正式的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能否在到达学生层面时依然理想,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的“所识”、“所能”——理解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普通中学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