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鉴赏力就是“发现美的眼睛”,它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所谓“最好的作品”,就是艺术家能把自己的灵魂渗透到对象的灵魂里,又能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特征的作品。鉴赏力的培育是一个过程,它要求观赏者完整反复、丰富多样地观赏作品,还要求观赏者具有相应的人生经验、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更要有自由大胆的精神去发挥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08,(6):61-61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毫无疑问,所以,班主任老师理应是艺术家。艺术家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真性情的人。出自艺术家的真性情,从内心流淌、奔涌而出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这就是为什么不同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各具特色。由此,我们也明白了每当我们阅读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为何常常会被作品中所蕴涵的特殊精神元素所触动。  相似文献   

3.
蔡天星 《师道》2005,(6):33-34
现实中的教师好比是一位崇尚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他呕心沥血的“作品”就是精心设置的课堂教学,而“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学生。现实主义作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从作家的情感好恶出发,按照作家的意志而不是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现实中的社会发展趋势来安排作品人物的命运,这种作品充斥着作低劣的议论和抒情。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歌词是一种原料的话,那么,谱曲就是加工,于是,新的作品就是歌曲。如果说小说是一种原料的话,那么,改编就是加工,于是,新的作品就是剧本。  相似文献   

5.
杨亚兰 《宁夏教育》2006,(12):72-72
1.文章思路教学与作品文学教育的关系。思路教学,应该说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学生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思路教学是一种形式,那么文学教育就是一种内容。思路教学应该为作品的文学教育服务。文学教育,就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艺术形象、文学性语言,从而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在进行思路教学的同时,重视作品的文学教育,用艺术的形象来认识社会,用文学的语言来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品解读一直都是变数最大、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因为像字句的解释、段落分析都有基本固定的答案,而一个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等就不那么确定了。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大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这些作品内涵丰富,它们在经典化过程中曾被反复讨论,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中学教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短时间里,在课堂上把一个作品的主要内涵给中学生讲清楚就是一件更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7.
从作家的经历和创作以及作品文本的角度来看,弧独的含义和特征明确面是深刻,弧独与作家、作品的关系密不可分。弧就是寂寞和聊代名词,而是一种独异人格的体现,是文学创作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作品内容深刻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欣赏意味着肯定和赞美,因此作为欣赏课的美术作品无疑都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好作品。就一年级的欣赏课教学来说,大纲规定主要是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既然欣赏课用的作品都是好作品,那么好作品从何而来?好作品是从无数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因此上好欣赏课的首要教学环节就是把住挑选关,挑出大家公认的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作品,达到欣赏的目的。那么,怎么挑选哪?笔者认为要确定严格的挑选标准。工艺美术作品挑选的的标准是造型优美,工艺纯熟,具有特色。民间艺术作品挑选的标准是清新、活泼、健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科普作品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正是学生学好科普作品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有研究表明,比起其他形式的作品,儿童更喜欢和更善于与抽象画作品展开对话。因为抽象画主要是以线、形、色等元素间接地传达意义,欣赏这些抽象画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有时甚至完全就是靠一种直觉。这与儿童尚保存着人类的本能和直觉相统一。因此,我尝试在美术活动中以抽象画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点击考纲:考纲对散文阅读的说明是和其它文学类文本捆在一起的,抽出来就是:了解散文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二二十七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学生阅读的作品,大部分是学作品,往往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或拟人化的动植物、矿物),每个人物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特定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体验,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可以这样说,角色体验是融合学作品和探究性阅读的独特的切入口,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分析诗歌作品.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活生生的内容和形式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地表达,似乎这样概括出来的抽象判断就是作品的意蕴。这种意蕴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倾向。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儿童情趣,就是儿童学作品中的情感和趣味,是能让孩子们感到兴味和探求的一种艺术趣味。它是儿章的想象、思想、情感等心理状态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语言在学作品中艺术反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代派作品主要以线、形、色等形式因素间接地传达意义,这与幼儿期尚完好保存的人类的感知本能和直觉相一致。幼儿的知识经验少,思维框框少,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容易与这些作品达到默契与相通。接触太师作品、欣赏大师作品,让幼儿的潜质与大师的心灵进行碰撞,去感受美、表现美,孩子的终身都会洋溢着感受美、创造美的情趣。这就是让幼儿欣赏“现代派绘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善于发挥,就是根据一定的材料进行多方面的联想、想像、拓展、开掘,写出意旨深远的作品的一种方法。先请看下面的作品:[编按]  相似文献   

18.
“空白”作为“接受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文学艺术作品审美鉴赏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像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的孤独、漂泊、恐惧、焦虑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20.
刘成全 《青海教育》2003,(10):35-36
所谓结构,就是作者对作品的组织和安排。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来自作者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审美理想。一部好的作品,其结构应是适应主题的深刻表现,适应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展示的,是遵循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各内容要素、各个部分的完整、和谐的统一。鲁迅先生的《药》正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