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慧萍 《江西教育》2003,(11):27-27
一、预读揭题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主旨题意。“预习提示”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相当大的作用,如《五彩池》一课,“水是没有颜色的。五彩池中的水怎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他们去仔细阅读课  相似文献   

2.
教学《詹天佑》,我大胆让学生参与教学。这一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心词:“杰出”、“爱国”,然后教师出示本文的板书设计框架图。这时候,教师就让学生找出课文哪些自然段写詹天佑爱国,哪些自然段写詹天佑杰出。然后,教师又请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詹天佑爱国表现在哪些地方,最后归纳概括补充板书。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向承凤 《湖北教育》2003,(17):23-2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促进其主体发展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荷花》一文的教学,老师布置学生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作者为什么说这幅画是“活”的画?为什么说荷花会“冒”出来。而不是“长”出来的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让学生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探究“读、问、悟”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种自主的学习氛围。一、在“读”中激发兴趣,发现问题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一篇课文,必须让学生先反复地阅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出重点,读出情感,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读”可以分为课前“读”,课上“读”,课后“读”,尤以课前“读”至为重要。所谓课前“读”,即为预习性自读。预习性自读中,学生要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性感知。通常做到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读、会写、会释);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画出文中含义深刻或让学生感动的语句;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及创作作品的背景,提出问题。课上“读”就是教学中要做展示课题引导读,根据兴趣自由读,检查效果汇报读。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疑为主线 ,引导学课文”的教学方法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霍锦华 《广东教育》2006,(10):72-72
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学流派及设计意图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安徽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秀丽神奇。教学时,我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一、让学生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这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体会“奇石”的“奇”之前,我一改以往按课文写作先后顺序学习的习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问:课文写了哪些奇石?你最喜欢哪一块?然后与学生一起先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石头部分,之后再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块?”再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均编排两至三篇自读课文,教师应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把准自读课文姓“自”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新教材、新课标培训,教给其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确立自读提纲、自主探充解决问题、用多种方式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迁移能力,使自读课文更好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9.
商淑红 《新课程研究》2009,(7):147-147,15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语道破了课堂教学的真谛。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范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的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几年来,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文的基础上,笔者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0.
《荔枝图序》是自读课文,只有一百多字,内容无甚难解。这样的课文应当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我这样安排:一、用“师生换位法”预习所谓“师生换位法”,即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当老师首先要备课,于是,告诉学生们:下面请你们“备课”(预习)———要让学生懂,先要自己懂;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老师们”可得充分“备课”,我这个“学生”可是有点刁,不好应付啊。之所以采用“师生换位法”,第一是因为比较新颖有趣,而“趣”,是学习之母。第二是容易造成压力,产生好的效果。第三,既然是当“老…  相似文献   

11.
王高林 《河南教育》2006,(7S):42-42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我总是在讲授新课前放手让学生去预习课文,让他们从学习资料中查找“作者生平简介”“相关背景介绍”等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逐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在授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言和见解,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快乐。例如在讲《孔乙己》时,我设计了一个话题:读完课文说说你眼中的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教材导学系统是指教材中能够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系列材料,包括单元提示、课文导读、“泡泡语”(课文中编者穿插的提示)等。它是编者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教学目标的展示,更是学习该单元、该课文的“路标”,把握好它,是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郭根福 《江西教育》2010,(10):18-19
精读课文相当于老教材中的讲读课文或称为重点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精读课文就是教方法、教规律的课文,相当于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些能力和方法主要靠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获得。要提高精读课文教学的实效,其核心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姚建树 《教育现代化》2006,(10):113-113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主角,对课文的讲解分析面面俱到,醉心于唱自己的“独角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收效甚微,而且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翅膀,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瞄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课程理念,立足学生的“学情”特点,实施自主质疑教学策略.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创设质疑情境,在课文重点和教学难点上创设质疑平台,在读写结合处实施写法质疑.  相似文献   

16.
《山中杂记》是冰心的一篇抒情散文,冰心先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都融入到了语言文字中。因为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因此我没有让学生在内容上作过多的理解,而是抛出“文中的语言文字流露出冰心先生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细细品味课文的每一字、每一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课前自觉预习的学生并不是太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全过程﹖我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自学存疑,自定目标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自主预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预习方式。第一类:“基础型”——利用预  相似文献   

18.
也许是同听了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观摹课的缘故,最近一个时期,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差不多都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在朗读课文后问学生:“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或哪几个句子?”据说这个环节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这篇课文,“我不喜欢”前些日子,我  相似文献   

19.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必须真诚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阅读教学中 ,只有给学生以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才能使学生有所发展和创造。一、课文谁先读 ,让学生自己决定教授新课时 ,第一次朗读任务应由谁来担任 ?老师、录音机 ,还是孩子们自己 ?几年的教学中 ,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说着“老师 ,我来读”,“老师 ,我想听录音”,“老师 ,我们爱听你读”。对这种情况 ,如何处理呢 ?一次 ,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 ,在孩子们的要求下 ,我满怀深情地读完了课文 ,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含着泪花 ,从他们…  相似文献   

20.
四、自主学习是一杆秤 【故事】学生交流初读《滥竽充数》的感受时,对故事的概括较为啰唆,我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做到。我就启发学生:“同桌合作试着把仅有一个自然段的课文读成两个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好奇地尝试后,分别以齐宣王与齐泯王的身份把课文读成了两个自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