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彪、“四人帮”在实行法西斯专政的时候,为了镇压群众,拉大旗作虎皮,大搞现代迷信。他们把敢于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对革命领袖的某些提法、结论提出不同看法的人统统扣上“修正主义”的帽子,轻则批判,重则关进监狱,实行专政,造成大量冤、假、错案。由于林彪、“四人帮”的肆虐,这些年来,人们对“修正主义”的帽子深怀恐惧,以至到了谈“修正”,就有谈虎色变的恐怖感觉。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人们很自然地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马列主义要不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如今,这样的故事还在复演。请看,许多在幼儿园活蹦活跳的孩子,进入小学不久,就变得郁郁寡欢、身体消瘦,由“盼上学”变成“怕上学”。究其原因,却原来是无穷乐趣的“百草园”变成了枯燥烦闷的“三味书屋”,孩子们怎能不怕?!幼儿园是游戏的天地,小学则以智力活动为主,本无可非议。问题就在于如何(?)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曾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三味书屋”。对“三味书屋”的解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认为“三味书屋”的屋匾和匾下的松鹿图便是孔子,书屋主人崇尚的便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这类说法至今还见于某些教学参考资料。二、对“三味书屋”的来历作过探索,说:“‘三味’,是指封建传统观念认为儒家的经书、史书、子书这三类书籍好比三种食物.经书是米  相似文献   

4.
寿宇 《教师博览》2004,(12):21-22
三味书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间书屋,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我想谈一些实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以后要办一个‘Angella(袁小逸的英文名)英语边’"。四年前,5岁的女儿袁小逸对父亲说。因为袁鸿林的私塾名为"哈利快乐英语角",哈利是他的英文名。但是女儿为什么用"边"这个名,怪怪的?她回答说,"边比角大,我要超过父亲。"  相似文献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在绍兴城内鲁迅家附近,鲁迅十三岁至十七岁曾在这里读书。由于教材和教参中对‘三味’均无解释,加之相应的资料匮乏,教师们在授课时,往往对书屋的‘三味’避而不释。  相似文献   

7.
凡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都记得“三味书屋”里读书的情景,可谓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念“上九潜龙勿用”。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窭大开”的……学堂里都是些几岁或十几岁的孩子,扯着喉咙地念,至于意思,恐怕未必都懂。念过一阵后,声音渐渐小了下来,最后只剩下老师很陶醉的读书声。这时孩子们便在下面偷着玩各自...  相似文献   

8.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书屋里挂有一块横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据说是清朝嘉庆年间书法家梁山舟所书。所谓  相似文献   

9.
“我亦甘为孺子牛, 横眉敢对千夫怒。三味书屋尚依然, 拈花欲上腊梅树。”这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二年秋访问绍兴三味书屋时写下的诗句,手迹现陈列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在全国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我有机会来到绍兴,和鲁迅纪念馆接待组负责人章贵同志一起,参观了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 1 92 6年 9月写的一篇优美散文 ,描写的是自己童年的生活。百草园 ,作者开头就有交代 ,是家后面一个很大的园子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很好理解。但“三味书屋”是作者念私塾的地方 ,文中作者只用白描的手法对“三味书屋”作了简单的勾勒交代 ,并未对书塾何以命名“三味书屋”作解释。查资料方知 ,“三味书屋”名字的由来还包含着一些小故事呢。“三味书屋”原称“三余书屋”。三国魏人董遇一生著述甚丰 ,他常教学生利用“三余”的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之意 ,他回答说 :“冬者岁之余 ,夜者…  相似文献   

11.
袁晓阳 《教育》2009,(2):50-51
“我以后要办一个‘Angella(袁小逸的英文名)英语边’”。四年前,5岁的女儿袁小逸对父亲说。因为袁鸿林的私塾名为“哈利快乐英语角”,哈利是他的英文名。但是女儿为什么用“边”这个名,怪怪的?她回答说,“边比角大,我要超过父亲。”  相似文献   

12.
王斌  庞丽 《教师博览》2005,(12):44-4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是初中语教材的传统篇目。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上私塾读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三味书屋”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篇而广为人知,后人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浓厚兴趣,猜测探讨很是不少,但都没有真正找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之原始本义。那么,何为“三味”呢?  相似文献   

14.
"碧波深处有珍奇",在备课时,我们教者就是要带着一双慧眼去探寻文本中的细微之处,或许就会窥见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上私塾读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17.
鲁迅先生12岁进三味书屋念书,17岁离开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后半部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生生的传统私塾的教习情景,其中,也渗透着作者微妙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与反抗,一方面是对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尊敬与怀念。对...  相似文献   

18.
三味书屋真可谓"书中有三味,屋里满童趣",与"百草园"部分表现的主旨大致相同,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玩得兴味盎然的游戏和自己享受过的种种物外之趣,加以丰富的想象,合成了一篇轻松、活泼、充满烂漫童趣的散文。文本中富有童话色彩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欣赏到了散文"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最高境界,更看到了一颗天真调皮跳荡着的童心,也从一个侧面体会到了鲁迅童年生活的乐趣和情趣,大可鉴赏,大可玩味。  相似文献   

19.
怎样使“小红花评比”活动既能吸引幼儿,又能起到激励幼儿积极向上的作用呢?我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百花园”。我告诉幼儿:“这学期请每个小朋友都来种一盆花,这盆花很特别,它不用培土,也不用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啊,这是我们可爱的校园——港闸区实验小学!""瞧,宇涵在观察日月广场的花儿!""快看,这是我在放风筝呢!"学生们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在校园、田野、公园实地拍摄的录像,一边欣喜地小声议论着。看完了录像,我面带笑容地问:"小朋友,在春天里你们有哪些新发现呢?"学生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抢着要说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镜头二:"小朋友,万物复苏之时,春暖花开之际,春天给我们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