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又名中国对外出版集团)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它是中国书刊对外宣传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又名中国对外出版集团,是我国专门从事书刊对外宣传事业的最大的出版发行单位,其前身是建国之初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外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中国外文局也迎来了自己50岁的生日。回首50年,外文局及所属外文期刊做出的成绩里,既有几代外文局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更饱含着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 1950年月1月1日创刊的英文版《人民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种对外宣传刊  相似文献   

4.
“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并不意味着仅仅出版更多的外文书报。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外传播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文局最早的前身,就是与人民共和国同时诞生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作为庆祝外文局50周年的序幕,已定1999年6月22日在局“会友礼堂”举行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盛会:“国际新闻局老兵座谈会”。自从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发出后,海内外的反应十分强烈,信件、电话、传真、电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庆祝中国外文局对外宣传书刊出版发行事业创建50周年,6月22日上午,国际新闻局老兵座谈会在外文局会友礼堂举行,在国际新闻局工作过的130位老领导和老同志们出席了座谈会。一大早,局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恭候在大门口、大厅旁,热情接待外宣战线老前辈们的到来。8点半左右,老兵们陆续地来了。他们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八五期间中国出版成就展”上,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又名中国对外出版集团)的展台,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是一家以出版、印刷、发行外文书刊为特点的大型出版集团,出版包括32个文版的7种杂志,设有11家出版社以及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外文  相似文献   

8.
2006年初《对外大传播》开始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共同主办《新闻发言人栏目时,发表了新闻局局长郭卫民的专访文章《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对外大传播》再次采访了主管新闻发布具体工作并主持过数十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郭卫民局长。  相似文献   

9.
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像一句广告语。但读者耐心看过之后,一定不会再有这样的印象。因为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出版的多种外文期刊和外文图书,的确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中国外文局是集采编、翻译、出版、印刷和发行于一体、专门从事书刊对外宣传的机构,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在中国出版外文刊物最早、最主要的机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有时也称中国对外出版集团)诞生50周年。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1950年1月1日创刊的《人民中国》(PEOPLE‘S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后出版的第一个对外宣传刊物。它首先是以英文半月刊的形式出现,对外报道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对外政策,以增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次年,针对苏联东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方读者的思维模式和当今世界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了解国际市场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借用外脑,策划一批符合外宣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对外图书选题,7月31日至8月6日,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召开了2006年度“对外出版选题策划会”。此次会议共邀请到10位外国专业人士,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墨西哥、英国、美国7个国家,涉及英文、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4个语种。他们都是所在国家图书出版和销售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对中国的了解也都远远超过一般的西方人,有的从事中国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已长达30余年。大会期间,外国专业人士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内容涉及国际图书市场分析、图书发展趋势、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之比较、国外读者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图书装帧设计、中国图书在国外书业流通领域中的地位、中国图书的市场份额、外文局现已出版的外文图书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内容。大会演讲之后,外国人士又分组到中国外文局各出版发行单位,就中国当代文化、中国文学、汉语教学、儿童读物、中国国情、中医中药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本刊选取大会外国专业人士主题发言的精彩片段和各出版社交流心得中的亮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7日,2015年美国书展在纽约贾维茨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以"感知中国(Reading China)"为参展主题的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凭借其制作精美的多语种图书、国际化的展台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出版商和读者的关注。作为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专业性对外出版发行机构,中国外文局携带了865种图书参加本届美国书展。其中外文图书总数达817种,涉及英、西、法、阿、德、葡、日、俄、韩等9个文种,占其参展图书总量的94%,占中国参展外文图书总量的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14,(5):F0002-F0002
正4月8日,2014年O伦敦书展开幕,中国外文各国读者的关注O局以精美的多语种图书、个性化的展台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国际出版同业和。此次书展,外文局共携705种图书参展,英、法、西、俄、日等10个文种的外文图书占参展图书的90%,其中英文(含对照)图书573种,其他语种(含对照)图书58种,题材涵盖当代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汉语教学、中医保健、儿童、工具书等多个类别,全景式地向世界说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2006年开始,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将组织定时定点、由新闻发言人出面的新闻发布会。为此,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推荐, 在2006年伊始,《对外大传播》紧锣密鼓地走访了上述三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两天的采访,收获颇丰, 从宏观论述到微观事例,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在我那本以《友情》命名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横幅黑白照片,顶上有一行端端正正的毛笔楷书“国际新闻局老人联欢会,1991年3月24日”。照片里的63个人,济济一堂,歇顶者比比皆是,满头银发的也不乏其人。他们都笑容可掬,看得出来正处于精神最佳状态。坐在前排中间的是当时年已八旬的局老领导刘尊棋,和他同坐的都是当年一起工作过的战友,有编辑、翻译、记者,有外国改稿专家,有跑印厂管出版工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14,(9):F0003-F0003
正近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了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十年来已发展为国家重要的外宣理论研究基地和思想库。此次出版的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全球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对外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外文局旗下五家出版社近几年对外数字出版转型实践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70多年来对外出版的发展历程、国内国际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现状、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提出大IP运营模式、有声读物模式、在线教育模式、知识服务模式、出版+技术+渠道(资本)模式、人才引领模式六种对外出版转型模式,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强力创新引擎。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中国对外出版集团北美考察团一行8人,本着“了解当前北美书刊业出版发行情况,改进外文局书刊对外宣传工作”的精神,于1994年7月14日至8月1日,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在19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美国最大出版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阅读世界的“狂欢时代”。中国出版业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世界当代文学被大规模和系统地翻译引进出版,而今天,对世界名著的翻译很难再超越那个时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何让世界通过引进书籍这种最常见、最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中国对外出版人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从法兰克福书展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还有连续两年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下文同)主办的出版选题策划会,都可以看到中国出版人对外出版的追求与梦想一直像火一样燃烧。 为此,在2007年7月29日-8月5日,本刊一路追踪“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亲身感受到外国出版商正在怀着渴望“阅读中国”,而中国出版人也带着追求与梦想,积极了解国际出版界的需求。为此,本刊采访了近十位国际出版业专家和学者,以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以其鲜活的互动内容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