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上海市工人化宫合力合作推出的大型话剧《中国制造》在上海、北京掀起一股狂潮。观众对演员的表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更因话剧揭示的主题而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国制造》犹如一部警世之作,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2.
王家卫的影片总有一种互动式的连续性。使我们在每部影片中仿佛都能读出那些相似的元素;纷繁复杂的情感纠葛、追寻与拒绝的悖论,小人物的命运。飘泊感,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童书作家、插画家弗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1968)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她出版于1939年的图画书《迈克和他的蒸汽铲车》(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以及为她赢得1942年凯迪克奖的《小房子》(The Little House)。她笔下那架可爱的蒸汽铲车玛丽,已经成为20世纪美国童年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那幢充满清新、温暖的怀旧气息的小房子,则已经成为正在努力与现代技术文明相妥协和抗衡的当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意象。而这两部作品活泼的用色、拟人化的主角、幸福圆满的结局以及怀旧的田园气息,也典型地代表了伯顿图画书创作的一些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欲的矛盾和悖论,是穆旦爱情诗歌代表作《诗八首》中深入剖析的主题。这一组诗集中表达了穆旦对爱情悲剧最全面最深刻的体悟,并以其冷酷的光芒在穆旦诗歌的夜空里灼灼闪耀。事实上,它传达的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谓的"爱的颂歌",而是悲剧命运之交响,是爱情迷梦的终结。不过,在解构了爱的神话的同时,它也给读者照亮了梦醒之后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5.
“你逃避不了爱情的,这是刊登在《巴尔的摩》报纸上的广告,他是这样找到她的……”一出场就是一双性感的红唇。故事,也从这两片红唇之间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风气需要治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臻于淡漠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好人。这种好人是不但重情义,而且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人。尤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这种好人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他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党员队伍的质量问题,他标志着共产党对人民大众的态度问题。他们的情感对人民大众,特别是对有困难,遇到灾难的群众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是检验真共产党员还是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小说《乡女、好人和坏人》是正面描写这个问题的作品,我以为很难得。虽然其中有一些技术问题尚待解决,但它作为艺作品呈现在读面前,我们不会去过多地指责它的毛病,而被它的人物和情节所打动。因为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需要好人呼唤好人的时代,需要抨击那些不管农民,忽视农村,毫无同情心的城里人,尤其是干部。  相似文献   

7.
吴华英 《世界文化》2012,(10):36-38
卡夫卡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孤独、软弱、胆怯、惶恐无依,一辈子都生活在父亲强权阴影下;几次订婚又退婚,最后终生未娶。  相似文献   

8.
正在观看舞剧的年轻男护士贝尼诺发现坐在身旁的男观众流下了热泪,那是作家马克。8个月后,马克的女友——职业斗牛士莉迪亚在一次表演中受伤失去知觉。在医院里,马克与贝尼诺再次相遇并成为朋友。贝尼诺在医院里照料另一位植物般昏睡不醒的女子——他一直暗恋的舞者阿莉西亚。每当马克经过阿莉西亚病房时,都会看到贝尼诺对阿莉西亚喃喃地诉说着什么。阿莉西亚被发现已经怀孕,贝尼诺因此被监禁。莉迪亚死了。贝尼诺因忍受不了与心爱的人分别而自杀。阿莉西亚醒来了。另一次舞蹈表演,两个活下来的人相遇了。阿莉西亚亲切而疑惑的表情似乎表明…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只是曾经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造就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现在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奥地利重要作家阿诺·盖格(Arno Geiger)于2011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流亡中的老国王》获得了同年由德国安养及止痛协会颁发的荣誉奖(媒体及公众工作范畴)。盖格于1968年出生,是当代著名德语作家,代表作有《我们过得很好》《别忘记安娜》《关于莎莉的一切》。曾获2005年的德国图书奖、2011年的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及荷尔德林奖等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学问与生命》一书中,史飞翔基于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以传统人文精神为主线,重新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解构、分析。长时间的阅读和深入思考,让他以研究者的学术眼光在文字中贯穿文化意识,并不时地融合思想史、学术史、西方经典、教育学等学科在其中以支撑,已逐渐走上了文化散文写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五一”前夕,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水与生命:影像世界中的三江源》摄影展开幕,其展期贯穿整个“五一”小假期。青海省省长宋秀岩、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杨伟光、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副省长吉狄马加以及中宣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外国驻华使节及首都各界数百位来宾,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相似文献   

14.
张婧 《世界文化》2013,(3):32-34
"只要我们还有生命,就还有这世界。"——题记2007年曼·布克奖入围作品《人们都叫我动物》是以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的:1984年12月3日凌晨,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设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郊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约40吨用于制造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人开始用西方人的技术画画,同样地西方人学习中国画技法的时候,彼此面临的挑战均是避免模仿或抄袭对方的某种样式。作为艺术家,无论其国籍、所用媒介抑或艺术样式,竭力表达的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和看待世界的观点。其间,便是一个自我定义的过程。韩绍光成功地在西方绘画工具和独特的中国意识之间创造了一种聚合效应,他机敏灵活地游行于抽象与具象之间,通过对于诸多文化元素的组合,成功揭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冲突,表达自己的提炼与洞察;进而,以作品彰显其表现手法的原创性和深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彭霓 《华夏文化》2000,(3):38-40
《养生主》是《庄子》内篇中的名篇。早在儿时,就对文中庖丁解牛,秦失吊丧等故事有所了解,然而其时的认识未免流于浅陋。长大之后,再三品读,便又多了些许未曾有过的领会,不禁为庄子博大、浩阔的思想所折服、震撼,尤其是他对生死独到的体察。  相似文献   

17.
郑晓江 《寻根》2013,(2):81-87
2012年,在微风送爽的金秋十月,我再一次踏上了赴祖国宝岛台湾访学的旅程,而且是率领四位博士老师共同前往。这一次主要是接受台湾大学生命教育研发育成中心主任孙效智先生之邀,参加由该中心、静宜大学、台湾生命教育学会于10月18日到22日主办的第八届生命教育学术研讨会,其主题是"自主灵性与大学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地需要绿色,失去了绿色,等于失去了活力,甚至面临生命的枯竭。保护大地的绿色,是历史赋予人类的神圣使命。为了大地的绿色,不知有多少人在废寝忘食地奋斗着。在鄂尔多斯,吴剑雄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一员,他通过自己的才智奏响了大地的生命赞歌。吴剑雄,一位值得钦佩的人。他把一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学的创新模式之一是部分或完全解构某一经典作品,移入当代观念,让某些传统小说要素脱离叙事程序。英国当代作家唐纳德·迈克尔·托马斯聪简·爱》的“续书”形式推出的《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以下简称《最后旅程》)便是这样一部回味隽永的力作。托马斯是凭借1981年出版、曾获“布克奖”提名的小说《白色旅馆》登上英国文坛的。  相似文献   

20.
许海娜 《世界文化》2012,(11):28-30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深刻的作家之一。他所处的19世纪俄罗斯是一个“成问题的时代”:传统的东正教文化信仰正在衰落,新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文化语境下,当时俄罗斯人普遍面临着一场生命神圣性逐渐消解的精神危机。陀氏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担当,用文学创作肩负起为人类灵魂寻求出路的重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在菩与恶、罪与罚的撕扯中历经磨难并最终复归神圣的“人神”形象,并通过他们传达了作者为人的拯救而“重建生命神圣性”的创作理念,也揭示了神圣对人类精神的意义,这对我们21世纪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