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民流动趋势也在不断变化,这些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农民成人教育的六个转向,管理者只有以科学的农民成人教育为指导,才能使农民的流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教育既是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下,推进农民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作用。但农民教育体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基础教育目标错位、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成人教育发展较为滞后。因此,需要从多方面重构农民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创新农民素质教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和创新农民工继续教育,通过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教育;农村劳动力要有序、高质量转移,也需要农民教育;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更离不开农民教育。在江苏省金湖县,我们看到前锋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不等、不靠、不要,利用有限条件,以当地农业的结构调整为指南,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模式的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引导农民发展“双高农业”“生态农业”,以创建绿色文明家园为目标.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为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致富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走出了一条教育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农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农村、农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城市化的视角出发,根据农村地区教育现状,提出城市化背景下快速发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全面,农村教育价值主张不一致等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地位以求全面发展农村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现代化探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廖菲 《教学与研究》2000,(12):25-30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利益问题,流动问题,以及素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利益问题是基础.流动产生新的质素,成为农民变革的动力.传播、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农民创业教育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农民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内容与农业现代化需要相脱节、教育方式缺乏弹性、实施过程缺乏系统性、农民参训动力不足等问题,有必要创新农民创业教育机制。立足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民自身特点,整合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实用性、层次性、整体性特点的农民创业教育机制,是农民创业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效开展并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存在传统农村教育观念陈旧、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等核心问题;分析了我国农民教育具有农民群体素质的快速提升亟待加强农民教育、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急需加强农民教育、和谐农村的构建呼唤加强农民教育、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加强农民教育等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广大高素质的农民。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办学组织、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农民实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农民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杜学诗 《职教通讯》2011,(15):40-44
农民成人教育的发展阻碍重重,教师资源与硬性设备的缺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中等职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将农民成人教育融入中职教育可以资源共享,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新型农民教育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振芳 《成人教育》2012,32(6):66-67
新型农民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开发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力资源高度,通过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从而使农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民教育的缺失与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民教育在功能上、培训方式上、办学形式上都存在着缺失现象,农民教育的应有作用没能充分发挥;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民教育缺失加以矫正,对促进农民教育走上正确轨道,发挥农民教育对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定划分富农标准的过程是中共对中国革命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土地革命的中前期,中共没有一个统一的富农划分标准,各革命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各自作出解释,不仅标准五花八门,更存在不当和错误;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中共大批领导人的努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查田运动的过程中,制定并颁布了比较科学的富农标准,为以后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在任弼时等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共的富农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富农标准的确定,是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的前提,也是中共事业兴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返乡农民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再就业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成为妥善引导和安置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以及创业的重要途径。创业要有技能,技能必须从培训抓起,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做起,而为广大返乡农民工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则有赖于成人教育自身的繁荣发展和积极参与。但是具体该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又成为困扰大家的一个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与农民收入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中的首要难题,严重制约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以及我国农业及社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通过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发展效益农业,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正确选择,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是入世后我国农业的主要课题和中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富裕中农是属于中农而与富农密切相关的一个阶层,富裕中农的理论是对农村各阶级更细致、更深入的划分和研究的成果。对富裕中农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富裕中农的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6.
论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矛盾的加剧和人们利益冲突的白炽化,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频频自杀的社会消极现象。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从明确生命的可贵、提升人格的尊严、凸显人本的价值、注重抗力的增强等方面入手,探寻了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视角下农民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可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但当前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对此,必须大力宣传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工不公平境遇的社会伦理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的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相似文献   

19.
略论农民工代际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农民工自身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代际转换问题。第二、三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在流动动机、从事的职业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研究农民工的代际转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生产方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的建造和完善,更要重视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要通过发挥政府的纽带和带动作用,立足于社区产业发展和居民技能提升,多渠道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难题,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治理与农民生活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农民向社区居民的最终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