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名词,表示“才能”、“才华”、“才干”或表示“有才能的人”;一是作副词,表示时间、范围、语气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副词“才”的使用较广泛,现举例说说它的语法功能。 (一)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如:①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珍贵的教科书》)②我抬起头,半天才憋出几个字。“叔叔,您……”(《雨夜》) (二)表示在新情况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嘛”是一个表示陈述或感叹语气的助词,它只出现在陈述句或感叹句中而不出现在疑问句中;一般说来,在陈述句中,它出现在句子的中间,后面用一个逗号隔开,在感叹句中,它出现在句末。如: (1) 不要紧嘛,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最好的医院了。(徐迟《地质之光》) (2) 军人么,服从命令是天职。(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3) 正因为柳岚文化差,才更应该让她上大学深造嘛!(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以上三句,(1)(2)是陈述句,“嘛  相似文献   

3.
《荆轲刺秦王》有几个句子不好懂,简析如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才;得:能够;报太子:报答太子。“有以”是难点。“有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凝固结构,与之相反的还有“无以”。前者表示“有什么可以用来”或“有什么办法可以”的意思,后者表示“没有什么用来”或“没有办法可以”的意思。例句如:“项王未有以应”(《史记·项羽本纪》),可译作“项王没有什么可以回答”;“吾终有以活汝”(《中山狼传》),可以译作“我总归有办法救活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全句可译为:“我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上发表的董继业同志的《谈古汉语中的反训词》(以下简称《反训词》)一文,立论颇不俗,于读者不无启发作用,然而亦觉有不尽善之处,借此文与作者商榷。《反训词》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词的词义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它本身存在着既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矛盾,它可以表示施事,也可以表示受事。在动作行为过程中,施事者可以使用这个词,受事者也可以使用这个词;从施事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词是这种意义,从受事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词是另一种意义,两种意义正好相反。”这里“施事”“受事”的概念有商榷余地。作为语法术  相似文献   

5.
文言介词“于”有许多用法,其中之一是在比较句中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将它所介进的事物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加以比较,以显示二者之间在性质程度上的差别。这就构成了“A X于B”这种格式。“A”和“B”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A X B A X水。(《荀子·劝学》)B ②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A X B(《孟子·公孙丑上》) 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A X B ④诸侯相亲贤于兄弟。(《战国策·秦策一》) A X B  相似文献   

6.
先秦汉语中 ,“其”是一个虚实相间、用法多样、使用频繁的词。它使用得最频繁的情况是作代词 ,充当定语 ,表示领属关系。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用法一般译为“他 (它 )的”、“他 (它 )们的”。然而在下面一些同样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用例中 ,却需译成“自己的”才较为贴切。(1)颜渊死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 :“才不才 ,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 ,有棺而无椁。”(《论语·先进》)(2 )子曰 :“善哉问 !先事后得 ,非崇德与 ?攻其恶 ,无攻人之恶 ,非修慝与……”(《论语·颜渊》)(3)孟子曰 :“爱人不亲 ,反其仁 ;治人不治 ,反其智 ;礼人不答 ,反其…  相似文献   

7.
冒号(:),是表示提示语之后的停顿的一种标点符号。所谓“提示语”,就是领起以下的话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无非是叫人注意,以便提起下文。提示语大约有以下四种: (一)演说词或者书信开头的称呼。例如,“同志们”、“××同志”等等。(二)文中引用语之前的“××说”之类。例如: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十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那个军人说:“我才二十八岁,你已经五十啦!”(高小语文第三册《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相似文献   

8.
漫谈标点     
提起标点符号,不少人会说它是“进口货”,其实不然。汉朝许慎编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一书中有“、”(音主)字,定义是“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意思是说:在文章中如有可以点读(dòu 逗)的地方,就用“、”字来标点,也就是在可停顿的地方就用“、”来表示,这个“、”字类似现在的逗号。《说文解字》中还有一个字是“√”字(有人称它横折),许慎解释说:“钩识也”。这个“√”字就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到“体”(aspect),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语法范畴。《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说:体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用添加前缀、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体’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而是表示所叙述的动作的类型和动作是否持续。”(第30页)《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词典》说:体是“对动词作语法描述的一个范畴(与时  相似文献   

10.
训诂学里的通假字是本身有其字,而作者因某种原因并不用它,只临时借了另一个与它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字去代替。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当时本已有表示“没有”义的“无”,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但作者并不用它,却用了一个与“无”同属“微”部的音近字“亡”来代替,借以临时表示“无”的意义,于是形成了“亡通无”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 ,除开和现代汉语一致的“时间名词作状语”的情况以外 ,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名词状语可以用来表示比喻 ,如 :“豕人立而啼。”(人 :像人一样 /《左传·庄公八年》) ;可以表示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如 :“失期 ,法皆斩。”(法 :依照法律 /《史记·陈涉世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 /《列子·汤问》) ;可以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面 :当面 /《战国策·齐策》) ;可以用来表示方位 ,如 :“陈良……北学于中国。”(北 :向北 /《孟子·滕文公上…  相似文献   

12.
在不少文章中,惊叹号已经不止是表示强烈感情或表示一个感叹句的终止了(见《新华字典》附录与《现代汉语词典》有关解释),它还有如下几种特殊的作用。1.表示事物的外形。如:“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刘白羽《长江三日》,中学语文教材第1册第12页)这里用惊叹号形  相似文献   

13.
“只有……才……”表示唯一条件,这种提法不完全对。“只有……才……”一般表示唯一条件(相当于逻辑书上所说的充要条件),有时则只表示某一特定的必要条件(相当于逻辑书上所说的必要条件)。例如: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文中,“是”字的使用频率很高,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它有种种不同的含义。 (1)表示判断。如:叔叔是个好猎手。(《打猎》) (2)表示存在。如:河埠上去是只容两三个人并  相似文献   

15.
<正> Szasz.F.在《RadiKale der,Ringe》一书后曾提出“讨论每一个子环都是Brown-Mc Coy根环的环”作为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如果它不含单位元,可以证明它是一个Brown-McCoy根环。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几点推论。下面将采用几个符号:“B-M环A”表示环A是Brown-McCoy根环,也写做“A∈BM”。“R_BM(A)”表示环A的Brown-McCoy根。“I△A”表示I是环A的理想。“∑(?)I_a”表示若干个I_a的直和。此外,还要采用一些别的常用符号。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演绎推理》篇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推理的过程必须正确,推出的结论才可靠:(1)鲁迅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2)《一件小事》是鲁迅著作;(3)所以,《一件小事》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文章解析说:上面这个三段论中,“鲁迅著作”在前提(1)、(2)里分别表达两个不同的概念,(1)里表示所有的鲁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代数》第一、二册过程中有以下两点体会.《初中代数》第一册1.11节(P36)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在这三个运算律中应再次强调这里的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在教学“加法运算律”时,《教参》中要求强调:运算律中的字母a、b、c分别表示任意的三个有理数,也就是它们可表示整数,也可表示分数;特别是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表示负数或零,并要求举例说明。《教参》中的要求无疑是对加深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大有好处的。在教“乘法运算  相似文献   

18.
“嗟”字是文言文中用得较多的一个字,正确地理解其意义和掌握读音,对于学习古典文学、古代史学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均有很大帮助。现就其意义和读音作如下探讨,以就教于前辈学者和同行。一、意义就意义而言,其用法基本上有以下两个方面,即作叹词与表示声音。(一)叹词:有单用和与其他词连用之分:1、单用:(1)表示感叹:如《易·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2)表示忧叹:如《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3)表示赞叹:如曹植《洛神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  相似文献   

19.
“叠音词都是单纯词”。这个判断对吗?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中指出:“‘联绵字’就是双音节语素,在这种语素里,每个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必得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成为一个语素,在书面上,表示每个音节的字自然也无意义,必得两个字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联绵  相似文献   

20.
在文言文的翻译中,连词“而”常被学生忽视。可是它又万万不可忽视。先看二例:1、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论积贮疏》)2、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游黄山记》)例一中的“而”译为“才”、“就”,连接“仓廪实”和“知礼节”这两个词组,表示条件关系,即在管仲看来,“仓廪实”是“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