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秀才无才【案例】从前有个秀才 ,书倒是念了不少 ,可就是不懂得怎样用 ,往往乱用一通 ,导致笑话百出。一天 ,有个人的丈母娘死了 ,请这个秀才写篇祭文 ,他就从书本上照抄了一篇现成的祭文 ,交给了人家。结果 ,可把老丈人给气坏了。原来 ,秀才抄的那篇祭文 ,不是祭丈母娘用的 ,而是祭老丈人用的。人家批评这个秀才把事情弄错了 ,他还死不认账 ,说 :“我写的祭文根本没有错 ,是你家人死错了 ,要是死了老丈人的话 ,祭文不就对了吗 ?”【点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主观…  相似文献   

2.
曾有这样一则古代笑话,讲的是一位秀才因写不出文章而被折磨得抓耳挠腮,痛苦万分,其妻见状,挖苦他说:“作文有何难,我们女人生孩子,说生就生了。”秀才一听急了,辩解道:“你们妇人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作文肚子里却没货。”笑话总归是笑话,但在博人一笑的同时,也给人以启示:那就是写文章必须“肚里有货”才行,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说白了,就是写文章必须充分占有材料。   那么,我们又怎样积累材料呢 ?从大的方面讲,材料的搜集和积累不外乎“活”材料和“死”材料两大类。   具体地说,“活”材料主要指通…  相似文献   

3.
标点趣闻     
从前有一个财主,靠养猪致富,可家里的老鼠成灾,他求道士为他家写一个神符,希望将猪养得如大象一样又肥又大,让老鼠都死干净。道士边写边念道:“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财主高兴极了,将神符贴在门上。因为当时写文章都不用标点符号,所以神符写成“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这天,一位穷秀才来访,财主就在他面前炫耀神符。秀才听罢,说:“不好,不吉利!”财主问为什么,秀才念道:“喂猪喂成象(像)老鼠,都死净。”财主明知是秀才故意气他,又不好说什么。时值下雨,家人来问财主说:“下雨天,是留客天,留不留秀才吃饭?”财主本来就无心留秀才,又在…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笑话中讲,有个人问自称熟读经书的秀才:“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那么这七十二贤人中有几人已经成家,几人还未成家。”秀才无言以对。那人便道:“《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那就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人问中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同一个问题:你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怎么办?中国人说:“给他一棒子,做掉他。”美国人说:“送他一个美女,让他意志消沉。”日本人却说:“怎么办?当然是和他成为好朋友,并加倍努力赶上他。”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从中折射的道理却是发人深省的:竞争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吗?笑话中的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只想着如何削弱甚至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来使自己超过他,这就是所谓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人们要说某人头脑不好,想法糊涂,往往会说"你脑子进水了"。这种说法很流行,用的人特多。殊不知,这一说法最早是由隋朝的侯白提出来的。《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州举秀才"侯白对越国公杨素讲的一则笑话,故事的大意是:杨素问侯白,现在有一个大坑,有几百尺深,你如果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想问樵夫的那担柴多少钱,就说:“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因为自己是卖柴的,就说了柴的价钱。秀才听了以后,想让他便宜点儿,就用“挺学问”的话给那担柴找了一堆毛病,末了说:“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走了。这则笑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话要看对象。现在,有些年轻的老师,跟学生谈话、授课、写作文评语等,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选用他们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的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的积淀去衡量学生,说些高深的话,以为他们接受得了,理解得了,岂不知,这就如同那个…  相似文献   

8.
女儿有一天挺严肃地问我:“妈妈,人都会死吗?”我说:“是呀,妈妈也如此。”女儿听了竟然哭了,说“我不要妈妈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了。”对于女儿的话,我并没有在意,还把它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但是后来,我发现女儿好像为此而有了心事。一会儿说,要是有嫦娥吃的那种“长生不老”的药,我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所有我喜欢的人吃。一会儿说,自己要是神仙就  相似文献   

9.
跨国幽默     
听笑话 你讲一个笑话,英国人会笑三次:你讲时他笑一一那是出于礼貌;你解释时他笑一一那也是礼貌;最后,半夜三更醒来,他突然发笑一一那是因为他终于懂了 讲同样的笑话给德国人,他会笑两次两次都出于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也弄不懂这个笑话 讲同样的笑话给美国人,他只会笑一次,因为你一讲他就懂了〕 犹太人听这个笑话根本不笑,他说:“这是个老掉牙的笑话,而且你讲错了。” 中国人听了会很生气,弄不好照你脸来一拳:“他妈的,你埋汰谁!” 一条鱼 在一个火车包厢里,坐着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这时,一个美国人端着一个装…  相似文献   

10.
正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秀才要写一篇文章,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来。他老婆在一旁说:"难道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吗?"秀才说:"你生孩子毕竟肚里有孩子,我肚里没有文章啊!"这则笑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要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肚"中有文。这个"文"就是指写作素材。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必须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一、学生"肚"中无文的原因所谓导"肚",就是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有个故事说,从前有四个秀才,都是吟诗高手.一天碰到一起,要做一首咏景诗,决定各吟一句,联成一首.每个人单独做诗就够好的,四个人合作岂不更好!秀才甲起句说:“阳春白日风花香”,秀才乙紧接说:“绿树浓荫夏日长”,秀才丙按作诗要求来了个转折:“长风万里送秋雁”,最后秀才丁结束全诗:“塞北江南尽银妆”.吟罢,四人得意非凡,连声自赞曰:“好诗好诗.”只听旁边一位老者吟道:“字字珠玑如断线,春夏秋冬不相连:此篇若能称佳作,李杜泉台亦唤天!”确实如此,四秀才的咏景诗咏的是什么景?地地道道的四不象,四句话把四时景色说全了,这要算好诗,李白、杜甫九泉之下只有徒唤“天晓得”了!  相似文献   

12.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14.
从前有个秀才,整日闭门读书,成了书呆子。一次,他家来了客人,妻子说:“你到河边去买二斤鱼来吧!”秀才来到河边渔船上,挑来挑去,也找不到刚好二斤重的鱼。这可把卖鱼人给难住了,只好偷偷把一块小石头塞进一条鱼的嘴里,这才凑够二斤重。秀才高高兴兴地拿着鱼走回家去。切鱼的时候,妻子扬刀一砍,刀迸金星,刀刃缺了一个口儿,一看,原来砍在石子上,气得直瞪眼,可秀才却高兴地说:“哎呀,原来鱼是吃石头长大的。”其实,妻子说的“买二斤鱼”,是让买点儿鱼的意思,其中的“二斤”,是模糊语言,并不是让不多不少正好买二斤鱼。秀才把它当成了精确语言,…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当时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一个今天看来类似笑话的真实故事——1949年初秋,一封紧急密信送到黑龙江省宁安县某村长手上。村长不识字,连夜挨家敲门找人来读,可村里识字的人太少了,更别说是读信了。终于,村长找到了一个号称秀才的村民。秀才看完信,很快就逃跑了。原来,这是一封追凶密信,信中让村长监控的疑犯正是秀才本人。那时,整个国家文盲占80%,学龄儿童入学率仅占20%。从新中国成立起到现在,五十  相似文献   

16.
周锐 《中文自修》2006,(12):61-63
在中文学校,爱尔安说了彼得的一个笑话,但这笑话是彼得的爸爸引起的。彼得爸爸去香港,给彼得买回一件T恤衫,上面有个骷髅图案,彼得很喜欢。买这衣服的时候,店里的人对彼得爸爸说,您想要给衣NED上什么字,我们马上可以办到。彼得爸爸说,既然到了中国地方,就印几个中国字吧。他就随便想了个词tschues,德语“再见”的意思,彼得爸爸要求照着这读音写成汉字。那店员想了想,给印上和tschues读音相近的“去死”两个字。  相似文献   

17.
品尝青橄榄     
微机课上,第一排同学的微机都出现了故障,一位同学连忙报告老师:“老师,死机了。我们这一排都死了。”老师问:“还有谁也死了?”许多同学都跟着嚷嚷:“老师,我也死了。”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还没死。”老师挠挠头:“怪了,全班都死了,你为什么没死?”——中国笑话下午,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教室,笑着说:“我带来了一种秋天的果实,想知道是什么吗?”听老师这么一说,大家可好奇啦!我们猜测着,可老师不是皱眉,就是摇头。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下,老师叹着气在每个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7,(2)
网上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人打车,见路边一个人在大便,遂问司机,司机说——那人在搞“行为艺术”。其实,这笑话反映的问题并非无中生有。“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是指采取夸张的手法,用人的行为来阐述某种理念的  相似文献   

19.
一古文论者将袁枚的《祭妹文》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王文濡《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在祭奠类文章中,这三篇不愧是经典之作,千古绝调。不过,这三篇并不都是祭文,其中,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在《古文辞类纂》中被姚鼐列在碑志类。其实说到祭文,自然让我们想到哀祭类的文章。哀祭类的文章不仅只是哀悼死者,也有祭告鬼神的。常见的哀祭类文章有诔、哀辞、吊、祭文等。它们虽然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诔”是专门用来表彰死…  相似文献   

20.
自选串串烧     
1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拜佛求“金”的路上,曾经在远离火焰山八十里外的一阴凉处小歇,四人闲聊了起来。八戒说:“这里热死了,俺高老庄可没这么热。”悟空也说道:“此地其热无比,哪比得上俺老孙的花果山?”唐僧叹着气说:“这地方人烟稀少,莫非有妖怪?”说时迟那时快,一阵风呼啸而来,接着,一场大雪过后,街道都披了一床蓬松的棉被。师徒四人顿时毛骨悚然,唐僧为了调节气氛,就说:“每人说一个笑话,我先说。我不知不觉走进了老屋,放下手中零零碎碎的东西,一个人站在空空荡荡的屋子中间。邮递员敲敲门,没人。他左右看了看,找到一条门缝,把信从门缝里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