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是现在直至未来的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认为:首先,我们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积极主动地促使二者关系逐步实现合理化。其次,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体制模式选择上是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混合体制。最后,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和建立健全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尽快解决日益严重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是当前必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威和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又对地方进行了合理的放权,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长期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概述了当前理论界关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基本思路,提出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本质,以此来解释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并提出从制度建设或法律监督等方面来降低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使中央与地方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是一个极为强调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对地方的监控措施上,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的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有宋一代,中央将大小地方官员的任命权抓住,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牢牢掌握。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在此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中央以顺从为主,而这也带来了地方官员治理中一意向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尝试及其启示刘亚玫新中国成立后,仿照苏联模式较为迅速地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在建国之初,对于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毋庸讳言,权力...  相似文献   

6.
“驻京办”现象反映了当代中国地方法制的若干特点。地方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特点:地位的从属性、地方利益的弹性、对中央政策的取舍性、地方单位对中央的博奕性。驻京办现象体现出当前中国地方法制的现实制度架构,即在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地方通过自己的权力运行策略形成了以“驻京办”等实践方式为特点的地方分权的非正式机制。目前的央地关系体制中对地方权力缺乏正式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中国纵向间政府“职责同构”模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国家的单一制结构形式以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独特的中央、地方关系的“职责同构”模式形成。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中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借鉴世界各国处理中央(联邦)、地方关系的成功经验,从中央、地方关系法制化,行政层级设定的科学化,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协调能力及强化地方政区权力机关的作用等方面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从而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利益关系达致最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理论上有过反复的探索,政策上有过不断的调整。秦灭六国后废封建行郡县,实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但秦权力完全集于中央,未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导致其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汉初增强地方权力,实行地方分权的郡国并存制,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可是矫枉过正,地方权力过大。从文帝起又逐步加以调整,至武帝时才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地方统治制度与政策,基本上摆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直至东汉末才又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蒋玉平 《新高考》2007,(9):36-39
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含义: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并绝对服从中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西部开发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背景下进行的。入世后,西部原有比较优势已发生变化,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西部体制资源优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是西部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建立西部体制资源优势的切入点。对西部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分权不是大势所趋,建立“双向制衡、合作发展”的中地关系也为时过早,只有依据市场经济规则,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制度化权力分享机制,才能既遵守WTO规则,又充分协调西部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11.
清末股份制企业的政企关系逐渐由政企合一模式向政企分离模式转变,但政府并未彻底放弃以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做法,传统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具有很大惯性,使清政府总是试图依靠政治权力直接约束资本主义企业,封建专制政治体制阻碍了政企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叉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各省不断调整关系的历史,也是中央权力与各省权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还是晚清中央集权体制不断衰弱的历史。总结这一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官立学校亦即"官学"是官府开办的学校,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级。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对设立的中央和地方学校学生毕业出路都很关注,并尽量采取措施解决办学中不可回避的毕业出路问题。从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宋元到明清各朝代的中央或地方学校学生,建立的毕业生考试测评制度主要是经过考试谋求出路,或为官或为民,在录用中皆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考试不符合要求者,则只能自谋职业。历朝所建立毕业生考试测评制度,依据测评成绩高低决定学生出路及任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命题。传统的、单一的行政途径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反而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走出这一法治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为了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我们应当以坚持“法律保留”原则为重心,不断完善相应的权限划分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对晚清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消长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王朝中央集权制危机始于太平天国起义。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渐崛起,渐成尾大不掉之势。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及地方督抚更是挟洋自重,扩展势力,俨然成为集大权于一身的地方军阀,地方独立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发展到庚子之悔。督抚公然抗旨,造成东南互保,划界自守的局面,标志看晚清外重内轻政治格局的形成。清廷在其统治最后的十年被迫实施新政,进行官制和军制改革,企图藉以重新集权,但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在权力分配及关系调整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业已长期存在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6.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中国西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凸现有两大原因:一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存在的外在压力。从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来衡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六大关系:财政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等,这种静态的理论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动态地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18.
清末,由于传统的专制型权力结构被动摇,地方督抚的外交权、财权、军权不断地扩大,最终形成了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方集团,这就加速了地方分权系统的形成,造成了王朝的体制失控。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统治采取的应急举措,在新政期间,随教育改革推行,涌现出大批新式学堂,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教学对象,学习内容,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大量涌现,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