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家长只知道逼孩子刻苦学习,孩子也很听话,很刻苦,但成绩总是上不去。家长们为此十分苦恼,孩子成长得也不快乐。我所遇到的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极深:  相似文献   

2.
家长要注重从生活小事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孩子的许多事情在家长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然而这些恰恰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小事孕育着孩子的品德,家庭教育尤其要注意积“小德”以成“大德”。家长要做个有心  相似文献   

3.
孩子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产生心理负担,是完全正常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卸下思想上的包袱。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首先要理解孩于,然后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疏导。下面谈谈我对两件事的处理方法,和家长们交流。在第一天的家长陪伴半日活动中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户外活动后,老师准备发糖了。我带孩子去洗手,回来时看见老师正拿着一个小布熊亲旁边小朋友的脸,一个一个亲过去。我的孩子立刻不高兴了,生气地噘着嘴。我心里很明白,连忙问他:“怎么不高兴了?”孩子委屈地说:“老师不喜欢我。…  相似文献   

4.
也许孩子抽一支烟,玩一次麻将,旷一次课,打一次架,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小事与大事有着内在联系,孩提时的行为与成年时的品质有着某种关联。人都是由小孩子长成的。我这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成天接触的是孩子,还与各式各样的家长交往。一个深刻而又普遍的现象是:凡家长重视孩子小事的,一般孩子的行为都比较规范,学习也比较自觉。反之则往往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以下列举一些很小的小事。偷偷拿家长口袋里的钱孩子们因种种原因会需要钱,或要买零食,或要买玩具,或要去玩……总之,他们有需要,就向家长要。家长随便给,就会助长孩子不劳而获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一谈到作文,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头疼,家长头疼孩子写不出作文,孩子愁怎样写作文。的确,作文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那么怎样轻轻松松写出作文,结合教学工作,本人就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一、细心观察生活,注重积累生活素材,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作文,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细心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从小事中发现闪光点。记得我班程思涵同学在《成  相似文献   

7.
一味地要求孩子表现得过于顺从,凡事没有主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这对孩子今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独立自主的个性。"小事"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平时从小事中学着自己拿主意,如买文具、挑衣服等。而当遇到"大事"时,家长也应首先给孩子提供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方面,孩子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或者,“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放在这里最恰当不过。因为,节约意识是在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实中,一些家长  相似文献   

9.
1郾坚持表扬为主家长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微小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表扬,使孩子产生一种愉悦感,多次反复的表扬会促使孩子巩固优点,产生自豪感,从而会做得更好。经常性的表扬,会使孩子亲近你,使家庭充满了幸福与欢乐。2郾减少唠叨在生活中,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大事、小事整天唠叨,唠叨过多孩子非但不听,反而会产生厌恶心理,脾气会变得暴躁,容易引起家庭不和。3郾保护自尊家长一定要爱护孩子的自尊心,万万不可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家长讲话切忌信口开河,不可讽刺、挖苦、张口就骂,更不可动手就打,这种言行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意志的强弱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幼儿良好意志的培养,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吃不了苦,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只有从小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意志磨练,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游乐场里玩儿,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孩子们见到玩伴非常开心,而家长们也能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家庭,谈谈孩子。在那里,东西方的育儿差异通过一件件小事就能反映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孩子爱翻包”恐怕是许多家长司空见惯的平常小事。但是多数家长不能从这种现象中,分析出孩子隐藏着的有价值的需要。有的家长甚至从不好的方面去想,表现出一种厌恶、斥责的态度。而这位家长却是能从“女儿爱翻包发现了她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对同一件事情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你的话,就一定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作为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家长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我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他们当然会嫌我们唠叨。建议家长朋友们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如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  相似文献   

15.
看起来这些都是小事,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写字,什么都可以迁就些。但是,智多星提醒家长,这些小事都属于习惯范围,是家教的一部分。来,让我们一起培养孩子阅读、写字时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有的家长反映,入园都两个月了,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可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总不太高兴,怎么办呢?其实,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别太担心,你可以这样做:●尽量启动孩子的快乐记忆,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幼儿园里什么最好玩?”“老师为什么奖你小星星?是不是你做得很棒?”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里愉快的情景,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还可以与孩子订一个协议,如每天让孩子讲一件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每天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位新朋友。让孩子带着“任务”积极投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当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能一味哄骗或责备…  相似文献   

17.
灯下走笔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因为小,因为常见,或者因为忙碌,我们常常会忽视了对这些小事的思考,忽视了这些小事在教育中的价值。“灯下走笔”这个栏目,就是要鼓励大家关注这些小事,并抓住这些小事去思考、去感悟,让这些小事闪烁出思想的火花,折射出教育的哲理。杨和平老师这一组随笔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有心,终会有所发现。——编者  相似文献   

18.
王锋 《教育文汇》2011,(2):24-25
班主任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孩子犯了错误都请家长,学生、家长对此都很反感。家长之所以怕被班主任“召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因为小,因为常见,或者因为忙碌,我们常常会忽视了对这些小事的思考,忽视了这些小事在教育中的价值。“灯下走笔”这个栏目,就是要鼓励大家关注这些小事,并抓住这些小事去思考、去感悟,让这些小事闪烁出思想的火花,折射出教育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有两件看似小事,但却涉及到教师职业行为的事件引起了我的不安。我想在每月末全体教工参加的园务会议上提出:一是有位家长反映的“不高兴”的事,他在孩子午睡起床时来接孩子,只见教室门窗开着,他提出孩子是否会着凉,但教师说按规定必须要开:另一件事是我听家长谈论幼儿园老师总是向家长“摊派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