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而曹禺先生的创作则受到了其作者索福克勒斯的影响,所以,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部悲剧(指<雷雨>)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论曹禺话剧《雷雨》的悲剧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97-100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阐释<雷雨>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从悲剧构成上来看,它是彻底的悲剧作品,既是命运悲剧,也是爱情悲剧;既具有性格悲剧的要质,又具有道德悲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研究者在研究<雷雨>所受外国戏剧影响时,从妇女命运、妇女解放问题着眼,把<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或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人群鬼>作比较.其实从塑造"忏悔人物"角度考察,<雷雨>受易卜生<社会支拄>的影响更大.作家在塑造周朴园这一"忏悔人物"时,既借鉴了易卜生塑造博尼克的某些手法,又有所创新,使周朴园的忏悔更加符合性格发展逻辑,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
从“人”的角度看《雷雨》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雷雨>的接受史中,人们对作品的内容、主旨的理解纷争迭起,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也莫衷一是.这一方面源于<雷雨>本身的内蕴丰厚,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不同的时代语境的变迁.就拿几部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来说,1953年8月出版的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应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筚路蓝缕的奠基之作.在书中,他评价<雷雨>是"写一个绅商家庭的悲剧",这一悲剧是由"一种社会制度的残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1.归因的概念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难以理解的行为、事件和现象,因此人们总是不断地向自己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问答就构成了归因活动。所谓归因(attribution),从字面上看是指原因的归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归因指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文化现象等做出解释、说明的过程。狭义的归因专指心理学意义上的归因,即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维、推理等内部信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悲剧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伟大的作品对后来的众多悲剧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当代小说家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我们也似乎能找到一点这部悲剧作品的影子.本文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悲剧描写方面的一些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悲剧<雷雨>中,作者却描写了十分丰富的"笑",本文认为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本文意在通过对<雷雨>中不同人物的"笑"进行归类、比较,进而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性格塑造,为我们解读<雷雨>打开一扇别样的窗户.  相似文献   

9.
曹禺在<雷雨>、<日出>、 <原野>、 (<北京人>等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而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悲剧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对女性的绞杀和践踏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女性的悲剧说明一个必然:这是性别的悲剧,是生活在男权世界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10.
"悲剧的戏剧,悲剧的人生"代表这一悲剧特色的无疑是《雷雨》这部作品.《雷雨》带着它的悲剧色彩走向了世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戏份儿多少,都能够表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性格复杂而形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常常可见“教育教学”的连用,抑或“教育与教学”并列存在,那么,教育和教学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教育学已经将“教育”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并不是从非此即彼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狭窄的发生场域,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2.
孙丽丽 《文教资料》2008,(23):25-27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所以我国有很多悲剧作品仍然沿用古希腊悲剧风格.<雷雨>没有摆脱希腊命运悲剧的模式,其中的人物被赋予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们每一个人都逃离不了命运,被命运所牵绊.即使他们对待爱情再执着,理想再完美,再想妥协,可是命运没有给他们开启那扇希望的"窗户".  相似文献   

13.
李世林 《文教资料》2008,(24):14-16
繁漪和娜拉分别是我国著名作家曹禺<雷雨>和挪威的"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著名的两个女性形象.易卜生创造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对中国作家和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玩偶之家>中的新女性形象--娜拉,她的出走震惊了全世界.激起了无数妇女为争取个性而进行反抗.当她随着作品传入中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曹禺先生在其代表作<雷雨>中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觉醒的"娜拉"形象--繁漪.作为娜拉反叛精神的一种后继者和追随者.繁漪和娜拉不可避免地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如两人身上的新女性特质.但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就决定了繁漪不可能是娜拉的"翻版".本文拟从分析两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入手,从而让读者对这两位经典的反叛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家庭教育概述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家庭教育的概述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所谓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素质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从理论上阐述了素质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何为素质?从心理学角度讲,素质有广义、狭两义之分。广义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活动前应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的、精神的及社会的基本素质。狭义的素质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生理特征。作为有机体的人,其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打工"是广东方言,"打工文学"是指反映"打工"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剧作等各类文学体裁。广义上讲,"打工文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一些作家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它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打工文学"真实地记录了底层打工者的打工生活。  相似文献   

17.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封笔小说,也是其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对于该的悲剧成因,评论界多是从哈代的宿命论或是社会环境来讨论分析,绝少有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讨的.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裘德和淑的三个"我"之发展错位分析<无名的裘德>中正是"我"的错位造成了这一曲史上悲剧,以期对哈代悲剧研究做出新的阐释,帮助读者加深对哈代思想及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根据公民教育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对它受儿童欢迎的原因探讨并不够.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聊斋志异>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有近200篇;从题材类型上看.主要有对世俗人生的劝谕与启迪,描写爱情、婚姻,写神、仙、人、狐、鬼的传奇逸事和异事,写知己、友情,讽刺世道的不公,揭露官场的黑暗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儿童展现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并让儿童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20.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第一个作品,也是曹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同时<雷雨>更成为了我国现代话剧的一个典范性标志.<雷雨>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爱恨情仇矛盾交织,深刻揭示了旧社会阶级矛盾,以荒谬并有悖伦理的情感冲突为焦点,描写了各种思想压迫下被扭曲的人性,用家庭悲剧体现出了黑暗社会的阴暗.剧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对现代文学以及话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