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的消耗大户,现有的能源已经无法在满足与建筑市场的需求,这也使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建筑行业对于节能意识越来越强烈,将更多的节能技术措施充分应用到建筑电气设计中,不仅减少了能源的过度消耗,还确保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有效缓解了能源短缺的状况,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面,本文针对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探讨,并针对建筑电气中所存在的问题,提相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浩波 《科技风》2011,(11):160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供需矛盾近年来越来越突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为此,如何通过"节能减排"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每位电气设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住宅生活用电作为电力消耗的重要部分,其节能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当前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新能源的开发短期难以缓解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尽力做到节能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重点.同时由于能源的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已经将能源问题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5%~40%,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建筑节能列为节能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当前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新能源的开发短期难以缓解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尽力做到节能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重点。同时由于能源的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已经将能源问题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5%-40%,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建筑节能列为节能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各国都将能源的利用当做人类生存中的重要问题。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已经逐渐呈现出枯竭的势态,长期下去,我国必然陷入无能源可用的情形中。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将这部分能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规划,那么就能够有效地延缓能源的消耗。当前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建筑的节能采暖与通风措施,并且将其当做重点的工作任务,促进城市朝着节约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中。然而建筑业建设始终都在消耗着能源,目前为止建筑业已经成为能耗大户,要解决能源消耗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节能技术,来调节能源短缺问题。节能住宅是最受人们关心的问题,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水品提高息息相关,它对建筑师提出了住宅设计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项大事,工业炉窑即指利用工业生产中所需的燃料燃烧或电能源产生的热量将物件冶炼、焙烧、烧结、加热等的热工设备。工业炉窑自出现之日起就是消耗能源大户也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在大工业城市,我们远远就能看见直矗云天的工厂的大烟囱和绵绵不绝的滚滚的浓烟。下面笔者就工业炉的节能减排措施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是不能够缺少的一种设备,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的高需求,但是该种设备对能源的消耗比较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中,大部分的能源消消耗都是由暖通空调的消耗造成的,这与绿色建筑的理念相违背,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本文就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能源的巨大消耗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城市道路路灯作为电能消耗的主要方面,受到城市建设的关注。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加强城市路灯节能节电改造是减少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举措。具体分析了道路城市照明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阐述了无极灯的工作原理和节能效益,为城市路灯的节能节电改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9)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夜生活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亮化和路灯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夜间出行安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营造美观时尚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高度关注城市亮化工程以及路灯节能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能源危机也逐渐成为钢铁企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节能已经成为了必然,它不仅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从钢铁企业电气的各项设计入手,减少企业能源的消耗,降低不必要的耗损,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行业领域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均表现的极为突出。对于我国而言,作为能源消耗的大国之一,国内所开发的各类能源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中的能源增长需求,因而就需要依赖于对国外能源的进口,这显然是阻碍自身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需求与消耗的集中行业之一,如何实现对其能源消耗的合理控制,此项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也因此使得其具有极大的节能潜力。针对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是典型的立足于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产业,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已经不可回避,绿色施工技术便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根据自己施工过程经验就如何落实更好绿色施工技术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有效的节能方案能够实现原材料消耗的节约,减少人力消耗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面也不例外,目前存在的高耗能问题也亟待解决,为了使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达到环保降耗的综合指标,本文对目前我国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高耗能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此原因提出了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侯宁 《科技风》2013,(17):201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节能,尽可能的控制电气的能源的消耗,选用符合国家节能的标准配电设备。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国策,而且为了鼓励节能行为,国家还针对节能提出了很多的扶持政策。目前,很多的中小型化工厂都进行了电气节能设计,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能源。笔者针对中小型化工厂的电气节能设计做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节能环保和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矛盾问题,供热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所以这一行业也成为了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的对象,对于很多供暖单位而言,在供暖当中采取有效措施对煤炭的使用数量进行全面的控制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主要分析了依靠在用锅炉给煤控制装置技改技术降耗,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同时还能够做到能源的节约,开发新的电气能源就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本文就电气的节能措施以及电气新能源的开发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煤炭资源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能源指标之一,对于这一次能源的消耗而言,除了能源本身本质存在着差异和影响之外,对于矿产资源的选取、开发也显得十分重要,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关系到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切身利益,而且更是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煤炭大国,不仅是煤炭储量大国,更是一个煤炭消耗大国。就目前的社会发展而言,我国每年的煤炭资源消耗约占据能源总消耗的七成左右。这对于煤炭资源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洗煤设备的安装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6)
随着节能理念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深入,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减耗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性的发展方向。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电力资源供应方式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能源消耗问题非常严重,这方面问题已经收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将节能减耗理念贯彻落实到火力发电厂的电力资源生产中能够有效降低发电环节的资源消耗问题。火力发电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便是锅炉,优化锅炉的使用效能直接决定了火力发电的节能效果。本文便从目前的火力发电长的锅炉使用入手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的建筑施工中,节约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渐渐成为主流。节能技术的应用,*-r~2有效的解决建筑与能源之间的矛盾。而且节能技术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工程建筑施工等方面都能大大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因此,节能理念和技术是建筑工程节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我国今后的节能建筑业做一铺垫,而且也为国家节能环保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