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颅内段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及与供血血管相对位置的显微解剖关系。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乳胶红的成人尸头20个(共4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在40侧尸头标本中颅内段面神经均由小脑下前动脉分枝供血。②小脑下前动脉在内耳门前走行在面听神经之下的为19侧(47.5%);走行在面听神经之后的为8侧(20%);走行在面听神经之上为3侧(7.5%);穿行在面听神经之间4侧(10%);走行在面听神经之前6侧(15%)。③小脑下前动脉与面神经接触率为65%。结论:颅内段面神经血液供应来源单一,并且小脑下前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与面神经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侧丘脑不同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表现。方法:根据临床和解剖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左侧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区梗死以右侧偏侧型感觉障碍为主;左侧丘脑结节动脉供血区梗死多表现为丘脑性失语和神经精神障碍;左侧丘脑旁正中动脉供血区梗死表现为意识障碍、凝视麻痹等;左侧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梗死主要表现为象限盲。结论:左侧丘脑不同动脉供血区梗死可导致各具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相似文献   

3.
1 椎 -基底动脉系的解剖双侧椎动脉的起始 ,右侧是从主动脉弓分出的无名动脉分出 ,左侧椎动脉是由主动脉弓分出的左锁骨下动脉分出 ,都在上行过程中从颈椎第六横突孔内上行 ,至第二枢椎出横突孔绕过环椎进入颅内 ,发出第一分支为内听动脉 ,进入内耳 ,发出第二支为小脑下后动脉 ,供应延髓、小脑下部及后外侧部。发出第二支后即双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 ,在桥脑腹侧上行。基底动脉上行过程中分别发出许多分支 ,供应桥脑。可有三组血管 ,分别为中央旁动脉、短旋动脉、长旋动脉 ,分别供血桥脑腹侧实质、桥臂及桥脑背外侧。其中从基底动脉中段…  相似文献   

4.
运用神经反馈方法对注意力不集中干预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但是现有的治疗系统大多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训练者治疗效果不明显。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供训练者选择的脑电测试方法和传统测试方法,并提供了脑电训练方法和传统训练方法,以实现对不同训练者实施不同训练方法,使注意力训练达到更优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两群海马     
董丽燕 《小学生》2010,(4):37-37
功能: 集中注意力,协调左右脑,增加脑供血,培养空间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一部分,是由于脑内血管广泛硬化致脑供血障碍和脑的慢性病变。临床治疗难以根治,大多以控制症状发作,延缓病情进展为主。笔者自1998.8~1999.7月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6例临床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45~50岁,病史0.5~5年,均符合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在40~50岁;②持续固定或日益显著的出现脑功能减退的各种表现(头痛、头晕、头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利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技术(TCAE)注入人工栓子以阻塞动脉、阻断病变区的血供达到栓塞病变,观察其即刻效果和2年后效果.结果:本组栓塞后即刻有效率为90%,栓塞2年后有效率为80%.结论: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一定要选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监测血清脑钠肽水平下,短期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为常规组和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超声心动图情况,并监测BNP水平。结果:治疗7d后,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常规组(81.7%vs61.6%,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组(51±6)%vs(46±5)%,(P〈0.01),且血清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498±209)pg/mL vs(642±318)pg/mL,(P〈0.01),血清脑钠肽下降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及血清脑钠肽下降均强于无效者(P〈0.01)。结论:在血清脑钠肽指导下短期应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有助于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因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广泛使用 ,对于那些血管内治疗效果不好或栓塞治疗后出现合并症的患者 ,外科治疗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现将治疗指征、手术治疗方法等相关因素综述如下。1 治疗指征1.1 血管内治疗未获成功的患者 (弹簧圈或球囊不能放到动脉瘤内 )。1.2 动脉瘤部分治愈、残余颈部再生长。1.3 大或巨大动脉瘤栓塞后加重的占位效应 (尤其在前循环对视路产生的压迫 )。1.4 已栓塞动脉瘤弹簧圈的占位效应 (动脉瘤的严密填塞 ,结合瘤内血栓形成可对供血动脉产生占位效应 )。1.5 弹簧圈突出到供血动脉或弹簧圈移位到供血动脉 (导致该动…  相似文献   

10.
魏强 《班主任》2011,(4):43
教师经常要抬头写板书以及长期伏案工作,颈腰椎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引发颈椎疾病,而一旦长期发展下去,还将出现脑供血不足等情况,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由于站立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和法安明在脑梗塞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脑梗塞患者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 (简称尿激酶组 ) ;小剂量尿激酶加法安明治疗 (简称联合组 ) ;传统疗法 (简称对照组 )。治疗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前各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联合组 >尿激酶组 >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联合组的卒中继续进展及再梗塞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法安明联用能有效阻止血栓进展 ,减少再梗塞 ,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疗效显著而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时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的术后护理.方法 2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7例介入手术术后患者,2例手术12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1例致大面积梗塞而死亡,1例瘤体再次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避免弹簧圈弹出的治疗技术使以前无法介入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可能得到根治,有效的术后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治疗组60例采用辛伐他汀20mg,每天1次口服;血脂康治疗组60例采用血脂康600mg,每天2次口服。8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辛伐他汀治疗组与血脂康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和B超变化情况,另选择同期体检证明为正常的健康者7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总有效率(93.1%)与血脂康组(90.3%)相似(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和血脂康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明显改善(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改善优于血脂康组(P<0.05或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与血脂康治疗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但辛伐他汀治疗组与血脂康治疗组两组治疗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是治疗高血脂和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之一,且副作用少,安全性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18、CD54粘附功能及其表达变化与急性脑梗塞(ACI)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8例ACI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CD18、CD54含量与脑梗塞发生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表达。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CI患者CD18、CD54表达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梗塞面积、部位关系不大;ACI患者CD18、CD54表达在7d内均可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d后表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CD18、CD54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D18、CD54参与脑梗塞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可做为诊断脑梗塞、评估预后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例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效果及疗效相关因素。结果:9例患者死亡3例,重残2例,中残1例,生存良好3例。结论:脑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颅腔内各部位的压力不平衡。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后脑疝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脑疝发生后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藻酸双脂钠(PSS)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成分变化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藻酸双脂钠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观察14d。对比分析二组治疗前后脂蛋白(a)、血脂、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藻酸双脂钠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及血清TC、TG、LD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对脂蛋白(a)无影响;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P〈0.05).结论:藻酸双脂钠可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起到降低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改善近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舒血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观察舒血宁组(2 0例 )、对照组 (18例 )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 ,硝酸甘油用量 ,静息心电图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 :舒血宁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 ,降低硝酸甘油用量 ,改善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 5 ) ,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舒血宁治疗uA ,效果肯定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cilazapril in vasovagal syncope treatment. Method: eighty-six cases of VVS patients found positive in TTT tilt were medicated with 2.5 mg cilazapril daily for three months and followed up by TTT. Results: seven cases quit due to cough or unexplained reason; 79 VVS patients had no more fainting spells; 75.95% of TTT results of patients changed to negative after 3 months therapy. The before and after cilazapril treatment average blood pressures (taken in lying position) were 121/73 mm Hg (1 mm Hg=0.133kPa) and 120/76 mm Hg respectively (P>0.05); and mean heart rates were 68.63±12.37/min and 70.13±13.15/min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changes (P>0.05). Conclusion: Cilazapril wa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VVS; did not affect 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as safe; and had little side effe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变化状况,评价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其合并用药情况分为无合并用药组(A组,8例)、合并使用降压药组(B组,12例)和合并使用治疗脑梗死口服药物(C组,20例)3个组,对所有患者连续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14天,在患者用药前和用药结束后3天内分别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3个组别,组内比较时,患者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时,除了B组与C组患者用药后的舒张压、A组与B组患者用药后的肝功能A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比较,患者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影响甚小,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阈下干预前后IAT效应的对比,验证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结合阈下劝说技术对于被试内隐智力观改变的有效性,并得出结论:内隐智力观可以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加以改变,且改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