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宪法惯例是宪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宪政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因符合宪政精神、实际操作需要及某些优良政治传统而被公众接受和认可,成为重要的不成文宪法规范,主要起着补充和完善成文宪法的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宪法惯例能促进宪政实践,及时适应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宪政内容,完善宪政运作机制,培育民众的宪政精神,对实现真正的中国宪政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韡 《文教资料》2005,(36):200-201
宪法惯例问题长期被中国法学理论界讨论。本文试图集中力量从宪法惯例产生的原因来证实中国宪法惯例的存在,并对中国的宪法惯例合理与否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中国宪法惯例提出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鉴于宪法惯例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已大量存在的事实,有必要构建我国的宪法惯例制度以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在对英美国家宪法惯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成文宪法国家也可以有宪法惯例。我国现有的宪法惯例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良好的政治生活局面有利于宪法惯例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相似文献   

4.
宪法的可诉性与违宪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至高无上,是国家的根本法,但日常生活中总被我们忽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本文从最高院8.13司法解释入手,讨论了宪法效力的强弱两种形式,即宪法的可诉性和违宪审查制度。提出了宪法的生命在于运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6.
首先通过对学术界关于宪法能否成为判决依据的诸种观点的分析及其审判实践中宪法地位现状的考察,指出了宪法长期以来不能成为判决依据的原因,然后,在比较法的视野上探讨了宪法的适用制度,阐述了确立宪法审判依据地位的意义,同时为完善我国的宪法适用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判断我国是否存在宪法惯例以及有哪些宪法惯例,应当以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中国宪法学研究只有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才可能生长出有生命力的中国的宪法学理论。本文试从宪法惯例的概念及其特征、宪法惯例的形成及其在成文宪法国家的客观存在、宪法惯例的作用等出发,阐述宪法惯例在中国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确立中国宪法惯例的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
宪法惯例是宪法学研究当中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对于如何看待英国的宪法惯例的性质,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是否存在宪法惯例,如何在我国的政治与法律的语境下正确地认识宪法惯例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着广泛的讨论空间。宪法惯例本身不同于公意或政治道德,具有同成文宪法规范相同的法律权威,但其效力并非通过司法,而是通过“授权报复”的机制得以实现。而判断一条宪法惯例成立与否,则须依据心理标准和行为标准共同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宪法适用是指以宪法规定为标准对宪法争议进行评价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结论活动。宪法必须适用,否则无法规范现实。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宪法适用问题研究起步较晚,在关于谁可以适用宪法、宪法能否间接适用等宪法适用的重要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上存在分歧,至今未达成共识。进一步加大宪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力度,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宪法适用理论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宪法适用制度,是我国近期宪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创新是对美国传统宪政体制的突破,它要求一次“宪法革命”。这些革旧布新是对政治权力和各种利益的再分配,利益和权力的重组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宪法危机”。在美国法治至上和程序至上的宪政体制下,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国会和最高法院及有第四权之称的美国新闻界在“宪法危机”之中为各自的权力和利益博弈。为解决危机,美国政府各方在宪政体制提供的“谈判”的机制下以“斗争促团结”,相互协商和妥协,为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寻求“共识”,最后在宪政的轨道上化解了“宪法危机”,促成了“宪法革命”的实现,确立了美国现代宪政体制发展的方向,为美国找到了一条宪政体制下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是违宪审查制度的思想根源,而民主则存在着堕落为群氓政治的危险。民主并不适用于经济领域,应当被严格限制在政治领域。在自由与民主之间必须保持张力,并使民主定位于自由主义,从而转化为宪政民主。这样,民主为违宪审查提供合法性基础,违宪审查确保民主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法治实践中很少真正启动违宪审查程序的现实,探讨必须赋予公民违宪审查启动 权,通过实体和程序性规范的保障,达到维护法制统一,保障人民权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国现有的宪法审查制度中,抽象审查占据重要的地位。宪法抽象审查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奥地利1920年宪法,首创了宪法法院负责实施法律之合宪性审查,但直到二战后宪法抽象审查才在欧洲大陆国家被继承开来,德国现行宪法确立了联邦和州两级宪法法院专门审查法律法规的合宪性的模式,法国确立了由宪法委员会进行的宪法审查模式,并且在审查机制上呈现出一种与具体案件裁决无涉的独有特色的抽象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5.
对比2007年《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与1989年《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指出了新《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如何降低诉讼收费从而为普通公民更容易接近司法正义。概述宪政的含义,分析诉讼费用的降低与宪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司法审查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简称WTO协定 )中被多次提到 ,虽然WTO协定没有规定各国应制定统一的司法审查制度 ,但司法审查制度在各成员方履行WTO协定义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7.
波兰通过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和1985年的《宪法裁判所法》引入宪法审查制度。1989年波兰社会制度发生转型,不过宪法审查制得以保留,但是宪法审查的性质和功能已发生根本转变。1997年波兰通过现行宪法,新宪法成为新的制度背景下宪法审查制的基础。基于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两部《宪法裁判所法》及其宪法基础的分析,以此揭示波兰宪法审查制在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宪政实践中,国家权力应在依宪运行的同时,切实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走向人本化的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死刑审判制度之检讨与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司法程序原理的角度讲,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公开、单方控制以及形式化等机理性缺陷,从而造成了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化难题。目前理论界对于死刑复核程序改革的研究缺乏一种总体上的理论进路和框架,研究具有分散性,结论缺乏系统性。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必须以正当程序理念为目标指引,在正当程序理念和制度框架内,探寻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变革的可行性方案。为此,必须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三审制改造,同时严格死刑案件的程序要件,以构建死刑案件审判的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