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时代,我最讨厌这个「阅」字。当做学生的搜索枯肠、苦思瞑想写出了自以为得意的作文交给老师满怀希望得到老师赞扬的时候,当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上周记和盘托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帮助的时候……在你的作文、周记、作业的末尾,却只出现一个「√」和龙飞凤舞的「阅」。这无疑是一盆冷冰冰的水,当头泼下。这样「阅」往往使学生感到不悦。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有老师感概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的确,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已不再像以往主要是通过老师获得,传统的说教对学生,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显得收效甚微。如何让思想教育更易被学生接受,使思想教育更富有实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包装”可以让老面孔出现新形象,也能使老方法有新内涵。“包装”周记让学生写周记是许多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老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但随便地写在一个本子上,用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的周记就…  相似文献   

3.
下课了,我刚走出教室,就听到身后有人喊:“老师,等一等。”我回过头,只见几个同学拿着本子追了过来。“有问题吗?”“不是的,我们想请您给我们写几个字。”“写字?”我愣住了。“老师,是这样的,我们听说您的字写得非常好,我们想请您给我们签个名。”几个同学用恳求的声音说。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学电视上的追星族,竟然把我当成明星了。“好。”我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我话音未落,“呼啦啦”从教室里又拥出一群手拿笔记本的学生,叫嚷着:“老师,给我签一个。”“给我也签一个。”……怎么办呢?我有点为难了,每人签一个…  相似文献   

4.
39张字条     
刘莹 《班主任》2008,(10):37-37
和许多班主任一样,我也有让学生写周记的习惯。我认为让学生写周记的意义就在于,学生能在写给班主任的周记中表达喜悦、兴奋、决心,或是发牢骚、吐苦水,甚至发泄愤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学生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只有在周记中学生才没有把老师当外人。只有这样,我才能体察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我刚当班主任时,每周有十二节课,本来时间就不够用,再改周记简直占用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于是我巧妙应对,批改周记时,比较好的写“优”或“良”,差一点的批“中”,没眼看的写个“阅”字就算批改完。这是我给学生和自己双双减负的“杰作”,这样持续了一年多。班长陈翠娟每一篇周记都写得工工整整。在一篇周记中,她担心自己的梦想太高远,难以实现。我第一次在“优”之外写了两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想到,  相似文献   

6.
“露”老师     
听班主任说,有一个“露”老师要来我们班实习。我想,“露”老师长什么样儿?她应该很漂亮吧,就像早晨的露珠,透明的……没想到,童老师领了一个又黑又高的老师进来,她自我介绍说姓陆,“大陆”的陆。陆老师每天搬张小凳子坐在后面听英语课,还不时拿笔在本子上写啊写的。我有时偷偷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8.
星期一的中午,黄老师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改周记,她突然叫道:“朱宜歌,你过来一下!”我心中不安地走了过去,谁知黄老师说:“你的这篇周记写得很好,请修改打印。”  相似文献   

9.
周记的革新     
周记几乎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在使用的方式。学生每周一记,老师每周一批。学生写得多了,写得厌了,就当成了一种负担,老是抱怨找不到素材。真是没内容可写吗?与学生沟通后,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担心周记本会被同学翻看,他们都不敢放心地把心里话写在上面。问题找到了,办法自然也就出来了:学生改“每周一记”为“每周一信”,直接交给我;我的评语也以回信的方式直接交给学生。如此一来,我每周都要回几十封信。形式的改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的“周记”已不是纯粹地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给朋友做心对心的交流;这样的“评语”也少了空…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让学生听写“渺小”,并给“渺”字注音。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普遍是这样:渺miao小。当我在“miao”上画圈时(代表错误),有学生拿着本子上来找我了,说:“老师,你不是念‘miaoxiao’吗?我这样注音,怎么是错的呀?”我一听,原来,学生没弄明白“渺小”是两个上声的字相连,“渺”应念阳平,而在注音时,还是应该写“miao”才对。我一解释,学生点点头,拿本子去订正了。  相似文献   

11.
刘超 《中国德育》2012,(10):70-70
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留下这样一段话:“老师,您知道吗?周记的评语是我们最期待、最渴望的东西,每次周记发下来,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细细品味那段文字,享受您的关心,那种感觉真的很幸福。我们请求您,不要只扔下一个‘阅’字,那样只会让一颗火热的心瞬间冰冷……”  相似文献   

12.
宛海社 《辅导员》2009,(19):50-50
为了把“三省教育”开展得更加深入,“三省”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巩固“三省”教育的成果,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写“三省”日记(有时是写周记)。作为学生日记的第一读者,也从中分享着学生在践行“三省”中的苦与乐。那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日记,让我欣喜,让我惭愧,让我感动,让我思索……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要面对四十多名学生,怎样才能把握每个人每天的心灵脉搏?跟每个人都当面谈心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选择了“联系本”。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联系本,这个本子是老师、学生、家长进行平等交流的平台。每天早晨,学生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把想对家长、学生说的话写在本子上;下午放学之前老师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再把一天要做的事、作业记在这个本子上,晚上请家长签字;家长想对老师、孩子说的话也写在本子上。因此,这个本子既是联系本,又是三方交流心曲的平台。在这个小小的联系本上,有我对学生的爱、怨、关心、期待,有学生的困惑,有家长…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案例】坐在办公室里,无心地翻着手中的手机。看到一条家长发来的信息:“感谢赵老师,孩子今天似乎长大了许多……”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
  中午有事,我离开了学校。一起看班的老师就负责看管一下班级,但就在中午短短的时间里,班级两位学生发生了矛盾,甚至动起了手。事情发生了,看班老师只能先稳定两位同学的情绪,等我这个班主任回来再做处理。当我中午回来之后,听着看班老师的抱怨,“中午,你们班的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甚至打起架来。”听后,不由得气从心中来。我立刻找了个学生到班级把发生矛盾的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来,看着他们似乎挺有理的样子走进办公室,我的气似乎又一下子高涨了许多。不由他们解释,就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一样喝斥了一顿。火发完了,可看着他们都低着头,但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并没有知错的样子。当让他们相互道歉的时候,他们俩个相互看了一下,心中的火没有消,反而还有点加剧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大多要求学生写周记,很多教师在检查周记时往往只是把它当作普通的“作业”来查阅,或打个等级,或写个“查”字,甚至只签个时间。这样的检查冷漠无情,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反而有可能消蚀学生的创作激情。多年来,笔者把批改学生的周记看作是和他们的心灵对话,我总是以老师和朋友的双重身份给他们写下富有感情的批语。当学生为考试失败而伤心落泪的时候,我会写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当学生因努力没有成效而气馁时,我会这样写:不要泄气,我们一起再来,好吗请相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毕业班学生被一次…  相似文献   

16.
笔者看到贵刊2004年第7期上刊登了南师大鲍红梅老师撰写的《还课,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一文后,受到很大的鼓舞与启发.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一贯坚持让学生写数学周记.我的初衷也是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以文章的形式反馈给老师.相对于“还课”而言,数学周记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尽如人意.还课,就是让学生把课讲给老师、学生听,以便老师更大程度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激励全体学生能够真正接受、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也是弥补“数学周记”弊端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习惯     
教了12年书,批周记成了习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为了表现自己,也是为了凑够作业的数量,所以就一周让学生写一篇周记交上来。没想到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有给我提意见的,有向我倾诉的,有反映班级情况的,有向我讨教的。我当然得一一写评语:给我提意见的,我虚心接受;向我倾诉的,我得给他指明航向:有反映班级情况的,我一定是酌情处理:有向我讨教的,我即使是费尽心思也要给他个满意答复。就这样,我常常批周记到深夜,学生问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师,周记批完了吗?”  相似文献   

18.
我把周末写周记作业改为写“悄悄话”,让孩子敞开心扉,表达心声。刚开始的几周,学生都是写些无关紧要的事,慢慢地他们在感觉到老师的信任和真诚后,才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9.
受罚的老师     
我们班有个规矩:那就是默错了生字要把错的词抄五遍。可同学叫老师抄生字,你能想到吗?或许大家不相信,可这样的事确实发生了,而且还是老师自愿的呢! 这天,龚老师把日记本发了下来,我打开本子一看,我把“怒气未消”的“怒”写成了“奴”,龚老师在本子上写了一个样子“努”,我不认识这个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下午前两节是作文课,来了许多老师听课。可郑老师却让我们把文具都收起来,我觉得很奇怪:郑老师这唱的是哪一出啊?老师突然说:“我们这节课来玩一个游戏吧。”玩游戏!我心想,难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大字:“盲人和拐杖”,然后让我们这些坐在左边的同学到讲台上。我心想:肯定是让我们当盲人。果然,我猜对了,老师拿出一大把红领巾来,让同学给我们蒙上眼睛。“呀!太黑了。”当眼前一团漆黑的时候,我心里恐慌极了:这样能走路吗?摔倒怎么办?随后,老师又让坐在右边的同学给我们当拐杖,带着我们走出了教室。我的脚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