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内引导学生自学,主要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兴致勃勃地进行自学,并通过自学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激疑引导:即在自学开始时,有计划地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看书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自学看书、探索研究。二、示范引导:即在新课开始后,教师先与学生共同学习一部分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其他内容。这种引导方法,适用于有两个以上互相联系的同类新课内容。三、问题引导:主要根据教材重点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看书与思考。这种引导…  相似文献   

2.
在课内引导学生自学,重要的问题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引导自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兴致勃勃地进行自学,并通过自学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激疑引导:即在自学开始时,有计划地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看书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景下再组织学生自学看书、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摘     
一、激疑引导.在自学前,有计划地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看书自学的强烈愿望,再组织学生看书自学,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9、9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2.让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设计(一)一、复习铺垫,引出课题让学生观察下列等式并说出结果:8÷410÷5100÷502÷3由于2不能被3整除,那么2÷3的商怎么来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二、讲授新课,进行学习1.学习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学生读题、分析、列式,然后教师演示讲解。2.学习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读题、分析、教…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上课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也就是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1.激发求知欲。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要求解决疑难的愿望。例如,在教学真分数、假分数分类时,教师出了一组整数除法题,如 1÷ 10, 5÷ 3, 3÷ 3, 3÷ 2, 4÷ 9, 9÷ 2, 8÷ 9。让学生思考:哪几道题能用分数表示商 ?…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新课,展开讨论 出示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板书学生的解法,并让学生说出列式的理由。 ①140÷2×5(归一法) ②140×(5÷2)(倍比法) ③140×5/2或140÷2/5(分数方  相似文献   

7.
<正>一看:每讲新课之前,都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开始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以使学生有目的地有重点地看书,以后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开始时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很浅显,这时,教师不但要给予耐心解答,而且要予以鼓励,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把问题提得深刻些。另外,学生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自学·引导·发现’教学法是以自学为基础,引导为关键,发现为目标,学与教相结台的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学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学习能力;它要求教师能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妇熟地驾驭课堂,做到有的放矢、机智果断。其课堂操作程序一般是:指导(导人新课,目标弓!导)一自学(初读教材,自学展示)一发现(精读精讲,自学探究,排疑解难)一应用一评价(评说,总结)。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1.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和专注性。学生要做到课前阅读教材,作业前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9.
一、案例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2: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18÷2/5。师: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计算。生1: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即:18÷2/5=18÷0.4=45(千米)。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  相似文献   

10.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引导自学法、探究自学法、转化自学法和发现自学法等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引导自学法由于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因此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学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学题开展自学活动,使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题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除法例4: 56.28÷0.67时,我首先出示自学题:①题中的除数是怎样转化成整数的?②除数扩大100倍,…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在教学“数的整除”一课时,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探究活动。上课一开始,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能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挑了10÷5=2,20÷3=6…2,1.2÷3=0.4,0.6÷0.2=3,6÷5=1.2,250÷5=50,13÷6=2…1,0.16÷0.8=0.2这样八道除法式子写在黑板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类。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大多数学生根据商是小数还是整数把除法式子分成两类,有的根据有没有余数分成两类,有的根据小数除法、整数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分成三类……真是议论纷纷,答案五花八门。案例二:以下是一例教学“圆的认…  相似文献   

12.
教学“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价钱是多少元?”(六年制七册第62面例6)时,一教师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后,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说算理。学生积极思考,列出了60÷3÷10、80÷(10×3)、60÷10÷3、60÷(3×10)阳个算式。讲评时,学生能说出60÷3÷10和60÷(10×3)的意义,讲不清后两个算式的道理。教师则肯定了前两个算式的正确性,而指出60÷10÷3和60÷(3×10)毫无意义,是错误的算式。  相似文献   

13.
钱露 《文教资料》2005,(31):84-85
学习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新知的“自主生成”,而新知的“生成土壤”又建立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容易失去精彩“生成”的瞬间。案例: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复习部分:1.口算320÷804200÷20480÷40600÷200680÷20说一说:600÷200、680÷20是怎样想的?此时,一个学生说:“我认为600÷200可以这样想:6个百除以2个百等于3;还可以这样想:把600÷200看作6÷2来算,等于3。而且这样算简便。”此言一出,所有的学生都齐刷刷地把头转向该生,随即又转向老师,其中有几个口中也开始附和:“我也是这样想的!”。“是这样吗?可不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4.
于都县车溪初中自1983年以来,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四步、四课型单元教学法”这一课堂教学经验。这项试验首先是把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看成一个整体来安排课型。分为自学课、引导分析课、练习课、归纳小结课:在课堂结构上,又把一节课分为自学 引导分析 练习 小结四步来进行。在这一程式下,灵活安排四种课型和四个步骤,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整体。这种教学方法注重了以下几点:1.数学教学的有序结构和整体功能;2.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3.学生主体因素的发挥;4.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及时的反馈调控。 各课型实施方法简介如下: 自学课。综合全单元,列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在教师指导下课内自学。要求学生能粗线条地掌握本单元知识,初步认识基本概念,掌握公式、定理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得到6/7÷2=6÷2/7=3/7(米)后,随手又出了两道算式:5/7÷2和3/4÷6,问:“这两道题谁会做?”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于是教师只好让他“试试”。谁知,当这位学生刚刚写出“5/7÷2=5×2/7”,教师便“请”他回了座位,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因为,教师断定这位学生在“胡扯”,5不能被2整除,怎样随便改成相乘呢?于是剥夺了他的“发言权”。随后,我  相似文献   

16.
案例1:我曾听过一节分数除法的教研课,课堂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9/10÷3/5=?,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到前面所学的“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解决这一新问题。却未料,有学生举手解答:9/10÷3/5=9÷3/10÷5=3/2。师问为何这样算,  相似文献   

17.
[出示题目]x×1/3×4/9=1/6,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解答。 经过紧张而热烈地探讨,学生想出了三种方法。 ①x=1/6÷4/9÷1/3,把连乘改为连除。因为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既然一共有3个因数,就用积依次除以其它两个因数。  相似文献   

18.
本册教材中的应用题,既综合了前几册应用题的特征,又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新课结束后,把它们的内在关系加以整理,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编选适度的练习进行复习很有必要,下面谈谈我的设想。 (一)梳理基础知识 1.说说下列每个算式各表示哪些意义?并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24÷4 24×4 24+4 24-4 引导学生将常用的表示数量  相似文献   

19.
张永莲 《青海教育》2008,(12):31-32
所谓“两学”,是指课前自学和课内自学;“一教”就是教师的点拨、引导;“一补”指知识的巩固、强化。在这四个环节中,每一环节又分为“课前预习——课内检查预习;学生自学——组织讨论;质疑问难——教师解难、评议;巩固练习——总结、深化”八个基本教学步骤,从而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发现为手段,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始于生疑,终于释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自学存疑,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课前主动学习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诱发他们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前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提供自学实践的机会。新课开始,鼓励学生自由地、积极地读书,扫除字词障碍,圈画出自己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