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家林 《考试周刊》2010,(28):170-172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探究实验”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模块中典型的探究实验之一。本文作者引导学生改进课本中用“比值关系”进行的对比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改进实验目的,自选实验器材,制定改进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教材中“钠与水反应”实验是这样编排的:用滤纸把钠表面的煤油吸干后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本人觉得此实验有如下不足:①反应现象虽然很剧烈,但不具有趣味性;②生成的氢气不易收集。针对以上不足,我对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改进一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加一组实验。用刺有很多小孔的铝箔把钠包住,再用镊子夹住,放在试管口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如图1。  相似文献   

3.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实验过程,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得到某些结论的过程.教育实验中收集的资料要具有客观性,这是最根本的要求。所谓客观性,是指收集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可靠的。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防止“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指由于实验对象意识到自己是被挑选出来从事某项特殊工作的,因此产生某种光荣感,而改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现象。教育实验中“霍桑效应”对资料的影响是间接的,也是长期的。前者表现在它是通过实验对象的心理与态度的作用来影响评价外显行为资料的;后者是因为它往往在实验开始阶段就得以产生?因而影响到实验全过程的全部评价资料。不难发现一些同志,特  相似文献   

4.
“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林俊杰、伍承主编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第33页中,有一则关于“氮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的实验.该实验目的之一是掌握“氨的制备和性质”.我们按此做了“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结果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其一,全班24个实验小组无一组收集到氨气(试管倒放水中无水柱现象),其二,大部分大试管冷却后,反应产物氯化钙周边玻璃出现裂纹或破裂,大试管无法再用.仪器损坏严重,其三.氯化钙难清洗.针对上述不正常现象,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用碳酸铵、醋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代替氯化铵,用干燥试管收集氨气.用浓盐酸润湿过的小烧杯直…  相似文献   

5.
喷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对新编初中化学课本中氯化氢气体在水里的溶解性的实验——“喷泉”实验的装置作了一些改进(如图),增加了“泉”喷的时间(可持续四、五分钟),而且能避免因漏气而造成实验失败,同时实验的器具在农村中学也容易找得到。实验操作过程: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和500毫升的医用盐水瓶用排气法收集氯化氢气体,待满后分别用塞子塞紧。在盐水瓶中塞上插入一个2毫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视定量实验”,从而更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作者利用智能手机的光线传感器来定量测定淀粉酶活性,在课堂上收集定量实验的实验数据,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生成的有毒二氧化硫气体要逸散到空气中去,造成环境污染。为减少污染,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1.按附图安装好实验装置。2.取下集气瓶,收集满氧气,用涂有凡士林的毛玻璃片盖好。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放  相似文献   

8.
1实验教学中的发散探究 【探究课例1】利用相同原理改进不同装置 2探究教学中实验改进探究 【探究课例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改进在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P50)“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编写中引入了用注射器来做“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1实验教学中的发散探究 【探究课例1】利用相同原理改进不同装置 2探究教学中实验改进探究 【探究课例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改进在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P50)“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编写中引入了用注射器来做“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1996年秋)第一册第226页“实验八硝酸的性质”中要求制取并收集一氧化氮.在学生实验中,必须将烧瓶中空气和氛的氧化物的混合物排尽后方可收集一氧化氮,排出的氮的氧化物污染实验室空气,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改进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操作方法是照图将一个气密性好并排尽空气的塑料包装袋扎在导气管上,用止水夹关闭通往收集装置的导管,发生装置中的氮氧化物和空气的混合物排人塑料袋中,待排尽后关闭通往塑料袋的止水央同时打开通往收集装置的止水夹开始收集NO气体…  相似文献   

11.
电石与水反应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主要操作部分,该实验有两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即使用饱和食盐水,反应也较激烈,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跑掉;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泡沫外逸,影响实验的进行。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器收集实验用气体,使实验室增加了一种“现成”的集气瓶,它具有材料好找、制作简易、操作方便、无污染、收集的气体可长期存放,特别适合分组实验和分次实验用等优点.一、材料与制作找输完液的空输液瓶(视需要选用大号或小号)和一次性输液器若干.洗净后,输液瓶盛满水,再截取输液器(接输液瓶端)适当长,按图(-)接成连通器装置,便可收集气体.二、使用1.一般实验可直接在输液瓶中进行.如氢气还原氧化钢实验,可把烧红的铜丝迅速伸进倒置的输液瓶中,与其中收集的氢气反应.2.按图(二)接法可提供流…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课本第55页[实验3—7]中有这样一句话:“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否则会发生危险,为什么?”课文旁边的注释写道:“因为刚检验过纯度的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还没有熄灭...  相似文献   

14.
在“新陈代谢概述”一节中 ,穿插了“酶是生物催化剂”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酶的催化作用。本实验以“小麦”作为材料 ,但对于城市学校来讲 ,购买小麦种子困难 ,同时不是当年的种子萌发率极低 ,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 ,用小麦芽做的实验 ,效果差 ,对比度不强 ,很难让学生心服口服。所以 ,为了方便教学 ,我用“绿豆芽”代替“小麦芽”。绿豆芽取材容易 ,发芽率高 ,不受时间、温度的限制 ,是做本实验的好材料。方法是 :同样取 5 0粒绿豆的芽 ,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 10mL蒸镏水碾磨过滤 ,收集滤液备用。在事先…  相似文献   

15.
《肺和呼吸》一课有让学生“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实验。 放入燃烧的火柴进行比较。用装满水的杯子倒扣在水槽中,用吸管向杯中吹气,从而收集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待用;  相似文献   

16.
上好化学实验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看好老师的演示实验在初三的化学课程中,老师要给同学们做许多演示实验。例如,在“氧气的制法”一节中,有四个演示实验。前三个实验说明,加热氯酸钾可以放出氧气,加热二氧化锰并不能放出氧气,但使二者均匀混合后,只要稍许加热就能迅速地放出氧气。最后一个实验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这些实验虽然看起来简单,却使你认识到,什么物质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得到氧气,如何鉴别和收集氧气,什么叫催化剂及其作用等一系列的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例1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8.
贵刊1995年第1期刊登的“用浓硫酸做白磷自燃实验”一文,我认为它有不妥之处。因为所谓自燃,就是物质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而前文之所以利用浓硫酸来做这一实验,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溶水“放热”使白磷干燥、升温这一原理。既然是利用浓硫酸溶水放热来使白磷干燥、升温,那么本实验已经超出了“缓慢氧化”这一范围,实际上是变相的“加热”。所以,我认为白磷的自燃实验不能用浓硫酸来做。在实验室没有二硫化碳的情况下,可用氯气来做白磷的自燃实验。具体方法如下: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氯气,在一干净的燃烧匙中放人米…  相似文献   

19.
“淀粉酶对淀粉水解的作用”实验中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斐林试剂要临时配制.且实验后试管不易清洗;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唾液难以收集等。针对传统实验设计中的种种局限和不足.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如增加对比装置、采用本迪森试剂代替斐林试剂、提前收集唾液隔天使用等措施,解决了当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5“线性回归”与“划归思想”对物理探究性实验中的方程拟合具有指导意义 物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单独列为一个一级主题,足见其对科学探究的重视.而科学探究七要素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体现在具体的操作中就是:收集数据、填写表格、作图,然后拟合方程.拟合方程的过程要用到线性或非线性一元或多元回归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