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承转合”是诗文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僻海》)  相似文献   

2.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术语。“起”,开端;“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全文。‘峻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语文教学的起承转合,有人认为“起——明示目标,形成学生思维焦点;承——围绕目标,感知、理解、延伸、发展;转——强化双基,学生达成深化目标;合——智能糅合,由课堂辐射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展开;“转”,就是从另外的角度切入;“合”,就是合拢。  相似文献   

4.
“起承转合”本是近体诗的章法。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首联为“起”;绝句的第二句,律诗的颔联为“承”;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颈联为“承”;绝句的第四句,律诗的尾联为“合”。此法运用得当,且内容尚佳,就是一首不错的诗,反之,既使内容再好,若乱了章法,那诗是要大打折扣的。我们若把此法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当中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起承转合”原是旧时诗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泛指文章作法。“起”是起因、开头,是发端;“承”是事件过程,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变化,换个角度立论;“合”是对事件的总结,结束全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若能将每一课时作为一个整体,巧用“起承转合”技巧,“导”、“演”好每一环节,定能优化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分析,朱自清的《背影》起承转合,法度谨严,借鉴学习,对于提高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也很难。难就难在其开头就像唱歌“定调子”时一样,高了,底气不足,唱不上去;低了,放不开嗓子,唱不出水平。这也和抽丝剥茧一样.找对了“头儿”,丝就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因此,常常听人有点儿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我们不要畏难,不要气馁,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将工夫下在平时,字斟句酌,多想多练,并掌握一些作文开头的方法,那么,我们也能把作文的开头写得像“凤头”那样漂亮,那样引人入胜。下面我就把从一些经典文章和高号佳作中归纳出的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对作文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思考要如何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起承转合的情境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一忌,陈词老套 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称“在XX的领导下。在XX的支持和关怀下,在XX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月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了。  相似文献   

10.
王艳 《中国考试》2007,(5):8-10
古诗鉴赏历来是高三复习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极含蓄、凝练,表达又富于跳跃性,再加上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生疏,对创作背景不了解,而命题者又常常于关节处设题,致使考场上常常出现因一句卡住而满盘皆输的状况。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开头与结尾非常重要,有“凤头”“豹尾”之称。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诗文的朴真与恬淡通过其诗中的"神"字与"意"字跃然纸上。无论是陶渊明诗文中的"神"字,还是其中的"意"字,与译者而言,都是中古文化"神意"不可违的翻译对象。汪榕培教授运"起承转合"之译笔,使陶渊明之"神"、"意"历久弥新,"传神与达意"比肩而至。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文章开好了头.总能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欲望.并能从中得益,进而借鉴其中的“闪光点”,为自己的作文服务。也难怪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这大概也进一步印证了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唐诗三首》,由《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三首叙事诗组成。三首诗结构上都明显运用了“起承转合”的技法。讲清楚这一技法,有助于理解三首诗在结构技巧,情感表达上的精妙。运用此技法作文,能避免“平铺直叙”的文病。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作通常都有一个漂亮的开头。考察高考优秀作,常见的开头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学习力和"起承转合"的结合点,将"起承转合"写作手法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在语文课堂中结合起来,提炼出一种语文教学范式。其特点是: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序有效的课堂效果、多元灵活的学习方式。课堂实施中,通过"起",启发学习,引发学习力;通过"承",承接破题,凸显学习力;通过"转",探究重难点,培养学习力;通过"合",建构意义,整合学习力。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尤其是如此。好的开头,能为顺利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能让人一瞥晾鸿心随“文”动。前人常有“凤头”之说,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8.
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试律和律赋的作法中蕴涵起承转合之说的萌芽。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逐渐形成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是宋代的时文,主要包括试论和经义,其结构体制为十段文。起承转合四者基本齐备的说法出现在对包括破题、承题、小讲、缴结在内的冒题这一小的结构层面的评点之中。以起承转合结构与律诗四联配合是时文对诗歌最直接的影响。起承转合结构说在八股文中得到了强化。与律诗四联相对,八股文的四比之间构成起承转合的关系。律诗与八股文这种律文的同构关系使得自幼熟谙八股文的明清文人将律诗作为首选诗体,这是明清律诗兴盛的重要原因。无数文人染指最多的时文文体的日益规范化是起承转合结构说萌芽、形成、强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只要这一厚重的社会文化背景不消失,起承转合结构说无论在诗歌理论还是实践中,都不可能结束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开头举足轻重。从考生方面说,时间紧,压力大,如果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找到了合适的表达方式,文思的泉水就会汩汩而出,就有可能成就一篇好文章;从老师方面说,作文的题目和开头最先跃入阅卷者的视野,从而在他的头脑里形成“第一印象”,这一心理机制有可能左右他对整篇文章的评判。所以如何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尤其是议论文,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给他以强烈的理性冲击和情感震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议论文的开头靓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作者运用中国诗歌创作中的"起承转合"的基本理论,结合多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高考优秀作文的分析、归纳,得出了高考考生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开头怎样"起"开全篇提出中心论点;主题部分怎样"承"和"转",使行文摇曳多姿、变化有致;结尾怎样"合"拢、照应。本文对于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布局谋篇、经营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