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表示饮食的词汇构成的英语谚语或成语很多。《走遍美国》的教材中就有“a piece of cake”。它的意思不是“一块蛋糕”,而是“容易办到的事情”。下面再列出一部分这种类型的谚语或成语,供同学们欣赏参考。  相似文献   

2.
豆豆新书架     
《新作文》2004,(11)
新书推荐《古诗名句一本通》《谚语一本通》《成语一本通》诞生地方湖南省少年儿童出版社豆豆荐语这是一组集“拼音、注解、插图、例句、典故”于一体的少儿系列丛书。读此丛书,开心长智,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之外,它还可作为我们的资料用书呢!★《古诗名句一本通》中国曾是诗的王国,我国古代诗歌是人类文化瑰宝,此书所收名句更是其思想语言精华所在,它们或富于哲理、或写景优美,或抒情感人,读后能让我们获得思想启迪和文学熏陶。★《谚语一本通》书中所介绍的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  相似文献   

3.
你见过盖楼房用的现成的材料———预制板吗?建筑工人建筑好墙和梁后,使用预制板很快就盖好了,省工省力,真方便。在我们现代汉语词汇中也有这种现成的造句材料———熟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是汉语语汇中的精粹。它结构紧凑,修辞丰富,生动形象而有表现力,成语中记载着许多故事典故,蕴含深刻,概括力强。因此,用成语来表达较深刻较复杂的意思,可使文章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同时文章的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谚语”是人们在口头上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一种现成的话。如…  相似文献   

4.
所谓“熟语”,就是指常用而结构定型的短语或语句,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关于成语,中学生对它非常熟悉,在此不作赘述。本文仅就熟语的其他几种类型作些简要分析。一、惯用语惯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口语性很强的固定短语,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构上具有固定性,但固定性又不很强的特点。惯用语可以增减或改换词语,如“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个软钉子”,“耍花招”可说成“耍花样”、“耍手脚”。2.意义上具有形象概括的特点。惯用语具有比喻义和引申义,它的实际语义是字面意义的“升华”。惯用语用来表情达意时,则具有形象概…  相似文献   

5.
例说熟语     
何为熟语?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它大多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口头语言的结晶,它约定俗成,只能整个运用,不可随意变动其结构。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成语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里不再说。D一、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二、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吃萝…  相似文献   

6.
民间谚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并口传的、反映人民日常生活、斗争经验、聪明才智的定型化的语言艺术结晶。科学和哲理是它的灵魂,丰富的诗意是它的翅膀,二者的巧妙结合使它跨越时间、空间到处飞翔。对于民间谚语的基本特征,从古到今,有诸多论述。《尚书·无逸》说:“俚语曰谚”。《礼记·大学》释:“谚,俗语也”。注意到了谚语的通俗性特点。《说文解字》曰:“谚,传言也,从言,彦声”。《说文解字注》:“谚,无非前代故训”。认为谚语是前代人留下的具有教训意义的话。杜文澜《古谣谚》引《说文长笺》说:“传言者,一时民风土著议论也,故从彦言;若鄙俚淫僻  相似文献   

7.
资料卡片     
谚语、格言、歇后语的区别谚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用通俗易懂的话反映某种道理的语句。它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一般用成对的语句表现思想、说明事理,劝告、启示人们应该怎么做,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格言是一种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精练而深刻的语句。...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听写儿个关于‘路’的成语、谚语或语句。”方老师发出了指令后,同学们一个个都习惯地拿起了笔,抬起了头。“路遥知马力;欲速则不达;一步  相似文献   

9.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句子反映深刻的道理。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强扭的瓜不甜”等。惯用语的特点是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义。比如“背黑锅”的深层义是“比喻代人受过”,“穿小鞋”的深层义是指“使人暗中吃亏”,“敲竹杠”是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 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 运用的定型短语。汉语语汇中,相 当于词的“预制构件”除了成语之 外,还有惯用语、歇后语,以及谚 语、简称等。人们一般统称为熟语,而成语是熟语的主要部分。那么,如何确定成语的范围呢?这就需要找出成语与其他熟语的区别。成语与谚语(群众中间流传的简单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与简称(较复杂的事物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了的称谓,如“政协”、“四呼”、“旅游”、“安理会”)的不同较为明显。本文着重探讨成语同惯用语、歇后语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成语除有结构定型的特点外,就是它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来运用的,因此,一般不能只从各个词的意义总和中去理解成语的意义。如“良药苦口”字面义是:好药(能治好病的药)是苦口的。但这个成语的整体义是比喻有益的劝诫或批评往往比较尖锐难听。再如“胸有成竹”是“心里有谱儿”的意思,而不是说“胸中有竹子”;“破  相似文献   

12.
历岗 《小学语文》2008,(9):53-53
问:如何区别俗语和谚语?答:俗语是流行于民间的、定型的通俗语句,包括谚语、但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谚语富有的国家,源远流长,人民喜闻乐道,积淀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谚的古解,汉·许慎《说文解字》:“谚,传言也,从言,彦声。”是为谚的音义。据段玉裁注载玄应引古注,是“传世常言”之意,是为谚的文本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给谚的定义是“谚者,直语也”,“廛路浅言”。音义文相合,道出了谚语兼有民间口语性的“座路浅言”和古籍经典性的“传世常言”的丰富内蕴。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俗语涵盖着民问多种语类,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时语以及口头常用的一些成语。时人多把谚语直称为俗语,是因为在上述五语中谚语的语龄最悠久,俗话的特点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谚语是一种固定的语句,即在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含有某种道理的现成话,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之一。它所包含的道理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和对自然斗争经验的总结。人们为说明某种道理,不仅在口头上引用它,往往在文章中也引用它,或者用它作论点或者用它作据,以增强说服力。通俗化的风格是谚语在口头上广泛流传的需要。谚语的创作目的和意义,就在于用它来传播经验说明道理或规律,或讽喻、或教训、或告诫。谚语在一般情况下是为面对面讲话选用的,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容听话人用较多的时间去玩味理会,这样,要达到表达思想内容的目的,谚语的自身具备通俗化口语化的风格就十分重要,因为它有助  相似文献   

15.
试论格言     
格言,作为一种富有哲理的精辟论断,作为一种简练而精到的语句,至今闪烁着光辉。报章杂志上时有引用,以说清道理,阐明问题。它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和为人的准则。它或被铬刻于衷,或张贴于案头,当作“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照亮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格言素被群众所喜爱,这正说明它与谚语、成语、名句等具有同样强大的生命力。把它视为陈  相似文献   

16.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的一种固定的语句。它的性质和成语、谚语相似。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yǐn)语,就好像是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就好像是谜底。两个部分之间有个停顿间歇(书写时用“———”表示)。有时解释部分干脆不说出来,让听者和读者自己去体会、猜测,所以叫“歇后语”。它还能分成两类:一类是“喻义歇后语”。这类歇后语的特征是:前一部分为比喻(有的也引用传说故事或历史故事),后一部分为说明。两部分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意义联系,或是形象推理,或是逻辑(luóji)推理。如“芝麻开…  相似文献   

17.
《庄子》书中九十余条成语,或源于《庄子》寓言故事,或来自《庄子》原文词语,或出于《庄子》语句紧缩,或本于古代典籍词句,或原于古代历史传说,或取自古代俗语、谚语.质言之,可谓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想象奇特,幽默悲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历史维度剖析《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有助于汉语成语史的深入研究。以习用性、定型性、完整性和表意的双层性为成语的判定依据,统计得《淮南子》成语331条,其中源自先秦或同时期更早文献的成语211条,源于《淮南子》的成语120条。引申沿用类《淮南子》成语经直接引用、换字法、减字法、凝缩法、节录合并法、捏合法、调序法或综合法等八种方法构成,原创类则通过截取语句、改换语素或语序、添加语素、简括故事或浓缩语句等五种方式在后世被改造为成语。《淮南子》成语的演变以形式演变和语义演变为主,前者包括成语内部语素和语序上的变化,后者包括理性意义的演变和色彩意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王士吉  陈现云 《考试》2004,(10):4-7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新增加的一项内容。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越谚》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谚》是清代范寅写的关于越地方言词语和谚语的著作。它以记录口头俗语为目的,对于越地方言词语、歇后语、惯用语、成语、谚语均有大量记载,是现代了解越方言和越文化难得的重要语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