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提出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观点,至今让人受用不尽。然而,我们却鲜有用“拿来主义”的眼光来审视这篇杂文本身的,本文试就文中三处内容做辩证分析,以期做到“占有,挑选”。一、关于几位“大师”《拿来主义》第一段写道:“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根据课文注释,我们得知1932年至1934年间,美术家徐悲鸿、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杂文的一面旗帜,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师。杂文大家夏衍在《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新观察》1982年第24期)中,说他自己写杂文“先学鲁迅,后来是学绀弩,绀弩的‘鲁迅笔法’几乎可以乱真。”当我们把鲁迅先生的杂文《灯下漫笔》(高中语文第三册)与聂绀弩的《我若为王》(第二  相似文献   

3.
一、杂文的含义、分类及作用我国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对杂文作了探讨,它包括了“典、诰、誓、问、览、略、篇、章……”,这显然是多种文体的概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指出:“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鲁迅在这里所说  相似文献   

4.
鲁迅杂文的诞生和被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然而,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众所公认的定义,还是相当困难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而已集》以后的杂文集于,鲁迅大体上都是这样编辑的。在写完上引一段话的第二天,鲁迅又说:“我从在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鲁迅杂文“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传统的“理趣”原来说的是诗的范畴。沈德潜在《说诗醉语》中指出:“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俱入理趣。”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鲁迅杂文的“理趣”,渗进入现代的“幽默”;而鲁迅式的“幽默”之中,也饱蕴着“理  相似文献   

6.
《拿来主义》是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杂文,它说理形象,深刻,文笔辛辣、犀利。尤其是讽刺艺术相当高超。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用漫画式的笔调简练传神地勾勒出滑稽可笑的形象,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媚外。例如:①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着“发扬国光”。“捧”字活画出国民党反动派在洋人面前非常虔诚、毕恭毕敬的丑态,“挂”字既勾勒出画展的特点,又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恬不知耻、以媚外为  相似文献   

7.
《灯下漫笔》是收在鲁迅的杂文集《坟》中的一篇,自然是杂文了。什么是杂文? 我们今天的看法,杂文是从散文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可是鲁迅在《 且介亭杂文·序言》中却另有解释,他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 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 ,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以《坟》为例,鲁迅称之为“杂文”,却并不认为 是一种文体,他在《题记》和《写在〈坟〉后面》中一再说明所收系“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 西”,是“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不…  相似文献   

8.
杂文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早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它就作为散文家族中的一员而载入古籍,所以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它象一簇秀色可观、锋芒可扪的刺玫瑰,曾经沐浴着时代的雨露,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凌霜斗雪,笑傲苍穹,以其独有的风姿开放在我国姹紫嫣红的古代文苑中。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一九三五年在《且介亭杂文》的《序言》中写道:“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对于这一段文字,一般都理解为鲁迅先生为杂文这种文体下了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其中“不管文体”四个字,则理解为杂文的写作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文体限制,既可写抒情杂文、叙事杂文,又可以写政论、短评、书信、随笔、序跋、讲演、寓言、传记、日记、悼文、问答、速写等体式的杂文。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欣赏鲁迅杂文,人们往往按“文艺性社会论文”的定义,推导出形象说理的原则.然后就按这个原则去鲁迅杂文中寻找形象,能找出形象的就说形象如何如何,找不出形象的就说“含有形象因素”.一般而论,对文学作品(包括鲁迅杂文)从形象入手进行分析是应该的.问题是对“形象”这一概念不可做狭窄的墨守成规的理解,对鲁迅杂文形象的探求尤需如此.鲁迅的杂文是文学的正宗,是一个时代文学的高峰.欣赏鲁迅杂文,不能用我们惯用的尺子去衡量.瞿秋白关于鲁迅杂文的定义没有错,但它的内容太宽泛,应当给予更为具体的解释.文学艺术的形象是个复杂的问题,以小说而言,有以人物胜,有以情节胜,有以意境胜;以绘画而言,有工笔画,有意笔画,有变形画、我认为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勾划灵魂上.他刻划灵魂的过程.使文章形成一个别开生面的意境.因此泛论“形象性”就不能准确地指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漫谈杂文     
杂文是一种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灵活多样,议论性和文艺性有机结合,而以议论为主的文学体裁。鲁迅先生说过:“‘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言》)我们一般所说的杂文,并不是这种按年月编辑的各类文章汇集的杂文,而是指在五四新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12.
杂文浅谈     
杂文是“五四”后新创的文学样式,还是“古已有之”的文学体裁?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杂文……是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有人说:杂文是“古已有之”的,因为鲁迅早就在《且介亭杂文集·序言》中指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的杂文,不是“五四”后才产生的新文体,而是古已有之的,问题只是古代没有杂文这个名称而已。不过,我们说的古已有之的杂文,与鲁迅当年解释过的“古已有之”的“杂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文创作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形象。这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光辉创造的“类型”形象战斗力的美:一、通过对“落水狗”、“叭儿狗”等“类型”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这类形象出现后客观上产生的不屈的战斗力的感人的美;二、通过对“吃人血的蚊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的分析,论证了此类形象显示了不可抗拒的战斗的力,和感人的艺术真实性的美;三、通过对“二丑”、“革命小贩”等形象的分析,论证了渗透在此类形象身上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产生的正义的战斗力的美。要之,这类形象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揭穿那些卑劣、无耻、反动事物(人物),是战斗中不可少的阵线,而且标志着鲁迅先生自“五四”开始后二十年间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个方面的光辉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文创作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形象。这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光辉创造的“类型”形象战斗力的美:一、通过对“落水狗”、“叭儿狗”等“类型”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这类形象出现后客观上产生的不屈的战斗力的感人的美;二、通过对“吃人血的蚊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的分析,论证了此类形象显示了不可抗拒的战斗的力,和感人的艺术真实性的美;三、通过对“二丑”、“革命小贩”等形象的分析,论证了渗透在此类形象身上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产生的正义的战斗力的美。要之,这类形象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揭穿那些卑劣、无耻、反动事物(人物),是战斗中不可少的阵线,而且标志着鲁迅先生自“五四”开始后二十年间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个方面的光辉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15.
杂文是需要幽默的。构成杂文幽默的“超越”心态,是作者的一种较高境界的创作心态,也是吸引读者的杂文艺术魅力之一。现就这种“超越”心态及其表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夸张变形—超越现实真实。杂文是有形象的,但杂文中的形象和小说不同,它是一种漫画式的形象,特别具有夸张变形的特色。这种夸张变形意在突出形象的某一特点,从而和杂文所要阐发的事理相吻合。鲁迅杂文中的著名形象,很多是一种超越现实真实的漫画式形象,如“叭儿狗”形象:“虽然是狗,  相似文献   

16.
杂文小识     
杂文 ,古已有之。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凡有文章 ,倘若分类 ,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 ,那就只能按作成的年月 ,不管文体 ,各种都夹在一起 ,于是成了‘杂’”。狭义的 ,仍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叫做“讲小道理 ,或没道理 ,而又不是长篇的 ,才可谓之小品 (杂文 )”。古时各种文章的总称为“杂文”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这和鲁迅先生广义说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月刊》1986年第11期上发表了秦国同志的《〈且介亭杂文〉的“且”字读音辨正》。《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在“报刊文摘”栏里摘要转载。秦文说:“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zu),方合书名原意。”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zu),不合书名原意。”鲁迅写作这些杂文时,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北四川路,即所谓“半租  相似文献   

18.
浅谈鲁迅杂文的形象化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杂文艺术特色的研究方面,不少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鲁迅杂文中的形象塑造——如“媚态的猫”、“落水狗”、“叭儿狗”、“乏走狗”、“苍蝇”、“蚊子”、“山羊”等不同的类型及其特征的研究上,但对于鲁迅杂文的形象化手法却研讨不够。笔者认为,诗歌的丰富想象、小说的描写技巧和戏剧的动作化语言是鲁迅杂文形象化手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拿来主义》通篇是对文化遗产问题而言的,主要是针对外来文化。过去的教参上常把“送去主义”说成是“卖国主义”。新教材使用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参仍沿用此说。我以为是不妥当的。理由如下:鲁迅所批判的“送去主义”都是“送”什么呢?“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指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古典艺术展览;“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指著名美术家徐悲鸿等在莫斯科举办中国书画展览会,“切合苏俄正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简言之,是送中国古…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是现代杂文大师。冯雪峰曾说瞿秋白的杂文可以和鲁迅的杂文相比拟,又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光芒”。在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瞿秋自的杂文创作和理论主张,对巩固、扩展、丰富和壮大鲁迅开创的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传统,起了重大的作用。人们在论述瞿秋白的杂文时,大多局限于他在一九三一九三三年之间的杂文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