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通过广泛的文献研究,本文作者发现,2004年度针对外语写作及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2)对写作评价的研究,其研究的热点是写作错误反馈的方法。(3)针对语篇的研究兴趣依然不减,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4)学者们开始关注对纯语篇的探讨,这为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纠错性反馈在写作中发挥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研究者针对纠错性反馈的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对其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准确性仍然没有得出确切的答案.文章从三个方面回顾了关于纠错性反馈的研究——纠错性反馈的有效性、不同反馈策略的有效性、反馈对不同错误类别的有效性,并指出其对未来研究和二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叶萍 《高教论坛》2006,(4):79-81,96
写作历史性地被认为只是口语的记载,是一种为记录和传播口语而出现的现代发明,并长期被排斥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边缘。这种偏见因而造成了二语习得研究对写作的忽视。事实上,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形式,是与口语输出同样重要的有效交际行为,能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减轻面对面交际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并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内化。网络电子邮件的出现更突显了写作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写作来促进二语学习应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发挥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双语思维是其特有现象,而且母语思维在写作的各个阶段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在目前广泛采用的成果教学法中,学生的母语思维受到了限制。我们应在深入分析二语写作过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的不同过程中充分利用母语思维的假设,发挥母语思维的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母语迁移是学习二语写作必须认知和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化多种语言交汇使用的今天,二语写作现象十分普遍,于是研究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就变得十分有意义。现有的一些权威母语迁移理论偏重于语言迁移的研究,然而母语迁移对于写作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还涉及到写作态度、能力、素养(文化)诸多因素。因此,我们要对二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准确界定其内涵,全面把握其特点,才有利于正确指导实施二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借助“写作化”新概念和图式理论探讨了非母语写作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作认为,非母语写作化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中英主体写作化的对比和中英本写作化的对比。其方法是:通过直接讲授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写作化图式;通过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帮助他们激活相关图式;通过指导阅读帮助他们强化或补充这种图式。  相似文献   

7.
母语是学习者在没有建立任何别的语言系统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第一语言系统,而外语则是在母语系统已经牢固建立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第二语言系统。学习者的母语在外语课堂上究竞起到什么作用,发挥什么影响,一直是广大外语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借助心理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对母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能写会说"定位为专业的核心能力,各措并举强化写作训练。为了进一步推进写作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写作实践教学新模式,我们率先在黟县屏山村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在特定环境中深入生活,参与劳动、采访、调查等多种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底层、贴近心灵、贴近应用进行写作,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写作能力,作品的真实度、艺术性、感染力、说服力和文本的规范意识都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语义关联与二语写作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语义场理论、关联语义学及二语写作的特点,推导出二语写作心理流程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切实有效的二语写作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数据的分析,作者发现,基于语义关联过滤为核心的二语写作心理流程模型介入教学,对学习者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在逻辑性和篇章连贯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Decades of theoris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have hardly created coherent theoretically profound and practically relevant understandings of writing instruc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insights created by bringing personal meaningfulness into the realm of writing pedagogy. Briefly revisiting the mainstream landscape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theory and, more specifically, addressing aspects of (im)personal academic writing and publishing,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notion of wor(l)d writing, which implies the intimate interconnection of writing and the writer’s individual and social identity. Recognising the role of linguistic forms,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socio-political situatedness of writing practices, such a perspective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these elements and going beyond them by bringing the self of the writer into the writing practice. On this basis, we argue that language and literacy education may be enhanced by acknowledging the little-explored wonders of writ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as an act of composing and narrating the word-world of the self-other.  相似文献   

12.
Process writing has been commonly recognized by scholars as an effective writing strategy and widely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The stages of process writing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overseas core articles in this field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combined with a cognition angle. Implica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teacher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
母语迁移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其在二语写作中的表现较为突出。通过英汉语对比,分析了中国学生二语写作中在词汇和语法两方面的母语迁移现象,同时对回避和过度使用等其他母语迁移现象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作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对学生写作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母语习得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基于母语习得理论,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年大学生外语学习,提出大学外语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以期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思路的转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25名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其英语写作动机的类型和专业差异,探索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方法策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且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英语专业大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无动机维度和"摄入调节型"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与英语专业大学生相比,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动机更加被动,受外部因素的控制较多。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英语交流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也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容易在选词、语法等方面出现错误,以及母语负迁移问题,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语料库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探索程式语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材料中程式语的提取、课本中程式语的使用情况分析、命题作文写作中程式语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外语写作能力的心理结构,回顾了图式理论的运用情况,并在外语写作能力心理结构的分析中发现,正是外语学习者大脑中存储的各种语言图式(其中主要包括文本图式、语段图式和语句图式)才把外语学习者所学到的有关写作的一些外语语言知识和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该发现揭示了图式在写作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图式理论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在写作能力的教学和培养上,除了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和练习之外,还应促进图式的生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9.
母语迁移在外语教学中式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尝试从语言的“标记性”、情感过滤因素和认知策略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的成因,并认为英语写作中可以合理地运用母语来促进写作。由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中的准确性是传统写作教学的重点,而教师为达到真正的写作目的,又不能忽视写作的交流功能。教师指导初、中级学生作者从读者角度,而非语言角度参与到真实的写作交流中。教师可通过体裁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教学活动和多元组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恰当评估,使二语写作能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