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评价理论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是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张美芳(2005:125)研究了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认为译者在翻译原文的评价意义词语时往往带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的对等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文基于Martin&Rose的评价理论,从态度系统的情感维度出发对比分析宋词《雨霖铃》五个英译文中情感评价意义的实现情况。旨在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衡量其英译文的翻译质量,从而为翻译作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雨霖铃》本唐教坊曲名,因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而盛名.本文试从该词牌的起源,词格、词作概况以及其在宋词史上鲜有问津的状况等三个方面出发,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究,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前辈于漪老师在《语文的尊严》一书中曾经深情地谈道:希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她也希望语文教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便充满喜悦与敬慕之情。我想:我们从事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在语言文字组成的美妙乐章中,我们如何一次次于无声处拨动学生的心弦,如何润物无声地浸润他们的思想,如何于无形中延展他们的思维,多年来,我一直不断探索,试图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天,我就以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4.
蒲宗礼 《陕西教育》2010,(12):62-62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杨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相似文献   

5.
柳永《雨霖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等编注的《唐宋词选》①中,对《雨霖铃》有这样一段批语:“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柳永由于仕途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城,和他的恋人在长亭分别。作者把他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这首词里……”  相似文献   

6.
覃芳 《中学文科》2005,(4):23-23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离别名作《雨霖铃》。(投影:题目、作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诗人通常会利用恰当的意象将所抒之情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若能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典型意象,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试着用此方法来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9.
《雨霖铃》两个英译版本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雨霖铃》两个英译本的比较,使读者可以从中看出诗词翻译的难度之大以及对译者的要求之高。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工作相当困难,需要翻译家学既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有很高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进行再创作时即要从译者的角度出发,也要在诗者的立场上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雨霖铃》是柳永的一首代表词作。全词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试从情景交融、层层铺叙、声情哀怨等方面对该词的艺术技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宋词分为两大派别:豪放派和婉约派,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首推柳永。《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是婉约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一朵芬芳四溢的奇葩。该词上片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虚写想象后的孤独寂寞,全篇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景凄美,其事缠绵.  相似文献   

12.
张和风 《学语文》2003,(4):14-14
一、新课导入:(打开录音机,播放歌曲《别亦难》。歌曲一结束,开始上课。) 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同学们一定觉得耳熟吧?歌名叫《别亦难》。这首歌曾风靡一时,现在还被  相似文献   

13.
吴青 《文教资料》2014,(22):41-42
作者就自身在兄弟学校借班上《雨霖铃》的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资料查阅、教学设计(导语、教学过程)、课外延伸三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4.
《雨霖铃》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者继承了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多种离愁别绪的文化意象,创造了一种凄关的意境,抒写了冷清秋里的离别情。  相似文献   

15.
抒写离愁别绪是婉约词的常见题材,柳永的《雨霖铃》从多角度铺叙,抒情深切、委婉,曲尽缠绵之意,堪称杰出之作。下面,笔者浅析一下《雨霖铃》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16.
张曼 《学语文》2003,(3):56-56
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本自一宗。圣人诗词,融洋洋天地于笔端,绘大千世界于纸上,妙谛自传,流于后世,千年不散。夜阑人静,执一卷词在手,咀嚼再三,齿唇留香。今读柳七之《雨霖铃》,心境又是不同。  相似文献   

17.
《白马篇》曹植的诗歌.是建安诗歌文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白马篇》是曹植前期作品的代表,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的爱国英雄。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基于音韵学理论,从语言音韵角度,聚焦考查柳永《雨霖铃》及其与许渊冲英译本音韵的共性及个性。研究发现:第一,音节结构上《雨霖铃》及英译本韵腹和韵核使用中英相近的发音字母以保持最大程度的音韵相似性,运用响音性原理感性认知诗歌情感表达;第二,《雨霖铃》的韵脚及其许渊冲英译本的韵尾在音韵上符合各自的音韵规则,具有错落有致的音乐美。第三,柳永《雨霖铃》及其许渊冲英译本音韵节奏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20.
文人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的格调。想追求功名利禄的柳永被宋仁宗一纸批文打入“冷宫”,开始了他坎坷的一生。正是因为柳永少年时就混迹于烟花柳巷中。所以他的诗词内容多以风花雪月为主。词中的男女主人公恩恩爱爱,爱恨离别。后期的创作中,范仲淹把柳永带到西部边塞,给了他人生当中第一次经历苦难风霜的洗礼。在范仲淹的点拔下,再加上柳永的天赋,柳永成长很快,最终成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