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世界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出身名门贵族,他本人是个伯爵,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他一生,都在对俄罗斯的现实生活和俄国人———包括贵族和下层人民,不断地观察与思索。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他谴责贵族,意识到地主占有土地是农民痛苦的根源;他也反对革命,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晚年,他抛弃了自己的贵族特权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这引起他与家人的矛盾。在1910年11月,一个寒冷的冬夜,80多岁高龄的他离家出走,不幸病逝于途中的一个小火车…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位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成绩卓著的艺术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俄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托尔斯泰一开始步入文坛就抓住了沙皇俄国的基本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 聂赫留朵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晚年创作的小说《复活》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忏悔的贵族形象。一方面,通过他在法庭、在监狱、在乡村、在彼得堡的所见所闻,愤怒地揭露了沙皇俄国法律、经济、政治等种种不合理、不人道的现象,体现了托尔斯泰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对现实不可调和的态度。另一方面,又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精神探索,露骨地宣扬托尔斯泰主义,暴露了托尔斯泰可笑的一面。列宁尖锐地  相似文献   

4.
生命有永恒与短暂之分,弃绝人身幸福,追求伟大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才能使生命超越肉体的消亡而获得永恒。这种生命价值观使托尔斯泰最终确立了为人类社会寻找一条通向幸福之路的伟大理想,也成为他一生为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为了这人间天国的建立,托尔斯泰向世人开出了以爱为核心,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和不以暴抗恶的社会改良方案。但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矛盾与冲突,以及思想的局限又让托尔斯泰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中,最终以出走来与这个充满了罪恶的、建立在广大农民的痛苦与贫困基础上的世界决裂,继续他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探索,以一生来印证他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终获得了生命的不朽和永恒。  相似文献   

5.
俄国文坛上有三位著名作家,他们都叫托尔斯泰。生于1817年的阿历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是诗人兼剧作家,著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及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和《沙皇鲍里斯》。生于1828年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成就最高,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国读者是十分熟悉的。书中通过历史事件、家庭关系及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深刻地反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远远超出了俄国国界,达到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如同其他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矛盾,并且越到后期越尖锐,终于导致了他弃家出走、病死异乡的悲惨境地。他的不可调合的世界观的矛盾,当然也明显地表现在一生的文学创作上面。恰如其分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地分析他世界观的矛盾性及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探求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对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列夫·托尔斯泰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对其毕生的文学道路作出公允的评价,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①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一岁半的时候,托尔斯泰的母亲去世。他的早年教育,主要是来自父亲。父亲爱读书,尤其是传记和诗歌,儿时的托尔斯泰常要求父亲念诗给他听,然后他跟着朗读。②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托尔斯泰及其兄妹由姑母监护,由莫斯科迁到了喀山。父母早逝、家道衰落使少年时期的托尔斯泰一度感到精神的孤独,他开始接触大量的哲学著作,思索命运。  相似文献   

8.
叶楠  李云峰 《学语文》2006,(2):14-14
19世纪未俄罗斯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民众反抗沙皇残酷统治的斗争时有发生。作为深受民粹主义影响,有着深刻入世情结的俄国文学家高举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对现实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革命者进行热烈的歌颂,一时间俄罗斯文坛群星闪耀。屠格涅夫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对进步贵族知识分子、没落贵族、“多余人”、民主主义者、革命者等各种社会角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受先进思想影响的普希金,是徘徊在进步和落后之间诸多俄罗斯贵族的代表。作家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和本阶级面临的矛盾处境,并通过他笔下人物命运的抒写,深刻地思考着贵族阶级的处境:自我意识觉醒,渴望挣脱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对人性自由的束缚,同时又不愿放弃沙皇专制制度下贵族阶级的既得利益。文章从崇高美的角度,分析普希金作品中的人物为满足情欲、权欲的畸形行为及人生悲剧,揭示人物欲望悲剧蕴含的追求人性自由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又出身贵族,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个令现代人无比羡慕的“精神贵族”,但最让托翁深恶痛绝的正是这个.他想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能说明精神贫弱,思想空虚.  相似文献   

11.
王梅菊 《文教资料》2014,(19):10-1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宗教对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他,才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思想,但"托尔斯泰主义"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在其一系列观点中都可以找到宗教意识渗透的明显痕迹。1899年完成的《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它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其独特的宗教意识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从自己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秘密出走。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10天后,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又孤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贵族地主阶级的荒淫、冷酷、不人道,是19世纪俄国社会之原罪,而贵族地主通过自身道德完善、爱人如己,则可赎回自身及本阶级的罪恶,这是托尔斯泰的原罪与赎罪意识,也是他一生痛苦的思想探索和精神内省的结果,并且贯穿其整个创作。原罪意识使他在创作中清醒、真实、不加粉饰地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赎罪意识则是他对消除社会丑恶,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不可简单地否定。  相似文献   

14.
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为灵魂建一块高地,才能俯视尘世、从容自信,不流世俗。”托尔斯泰正是为自己建起灵魂的高地,才顶住了沙皇的迫害和文坛卑鄙小人的污蔑,放弃了贵族生活,从豪华的庄园搬迁到偏远的乡下,  相似文献   

15.
《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果,被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情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小说通过卡秋莎·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其他“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的描写,对沙皇时期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和整个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作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揭露。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被压迫、受凌辱的下层妇女典型。她的一生经历了“生”———“死”———“生”三个阶…  相似文献   

16.
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列夫·托尔斯泰是最复杂的文学家之一。他是个有名望的贵族,却维护农民(奴)的利益;他反对专制制度,却又宣扬“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列宁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托尔斯泰是“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因而也是十九世纪最后四十年间“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种复杂性,在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中反映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17.
伊·谢·屠格涅夫 (1 81 8年—1 883年 )久居国外 ,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齐名 ,是 1 9世纪俄罗斯作家中最早享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之一。屠格涅夫极其敏感 ,具有超越其他作家的感悟力、洞察力和预见性。是他首先用“多余人”这个名称概括了俄罗斯文学中贵族的一类典型 ;他看出农奴制必然崩溃 ,第一个出来为贵族唱出一曲哀怨动人的挽歌 ;他是第一个真实描写 1 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生活中刚刚出现的平民革命者新人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 ,都会在文坛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引发巨澜 ,招来褒贬不一的反响 ,…  相似文献   

18.
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6省市使用)第1卷第11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中外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常识知识,其中有判断世界名著《复活》的作者是阿·托尔斯泰还是列·托尔斯泰,有些考生容易答混。在前苏联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中有三个托尔斯泰。一个是阿历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1817—1875),俄国诗人、剧作家。生于贵族家庭。著有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沙  相似文献   

19.
小说《复活》中宣扬了“托尔斯泰主义”、“道德自我完善""精神的人”压倒“兽性”的人.批判沙皇专制制度,表达农民的愿望与要求.他怀着美好的理想,寻找改革俄国黑暗现实的道路,托尔斯泰反对当政的暴力行为、强权统治和邪恶的政治势力.托尔斯泰思想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政治体制、历史传统以及诸多复杂背景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0.
近代俄国文坛上,有三个叫做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家。一、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俄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他写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尔多》和《沙皇鲍里斯》,还有讽刺沙皇官僚的讽刺诗《波波夫的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