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汉字音读源自中国的中古音,也基本上保留了中古音的读音,而现代汉语中一些汉字的读音却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的以y、w开头的半元音声母汉字,在中古音韵中可能有声母,因此形成了现代汉语和日语音读在无声母汉字的读音上的不同点。本研究表明,现代汉语的以y、w开头的半元音声母汉字,与它对应的可能是ア行音、ヤ行音、ワ行音,或是ガ行音,少数还可能是マ行音或バ行音。  相似文献   

2.
吴征  孙欣 《华章》2012,(13)
促音是日语中的一种特殊音节.本文在促音的一般规律基础上,通过日语音读词,训读词,外来语来分析研究促音的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3.
日语的汉字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音读词是根据中国汉音、吴音汉字的发音而形成的词汇。这类词汇在现代日语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现代汉语的发音与"汉音"、"吴音"的发音有很大的差别,使汉语汉字的发音与日语发音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但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寻。论文主要从拨音、长音、"イ"收尾音、口付き汉字、拗音五个方面探讨《日本当用汉字》中音读汉字与汉语汉字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结构严谨"是优秀作文的重要条件之一。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做到结构严谨呢?同学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即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相互照应。如开头设置了疑问,结尾就要给出答案;如开头以景物入题,结尾仍应回扣景物。  相似文献   

5.
傅海炎 《海南教育》2014,(12):25-26
多音字,又叫异读字,指一个"同形字"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和意义,包括异词异音和同词异音两类。据统计,《新华字典》里,约有百分之十的字是多音字,总字数约有700多个。一形多音字在不同的词中读音不同,意义也各异,需认真辨明、记清。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多音字的读音掌握不准,以至于在语言表达时,常常出现错误。多音字成了字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在中高年级词语教学中,多音字的教学,显得更为突出。小学语文的多音字大部分指一形多音。  相似文献   

6.
日语的促音大多出现在五十音图ガちたけ四行假名的前面,用小字的『つ』或『シ』来表示,有极少数促音出现在其他行假名的前面,例发如:『宫本光荣』(ゐめょさゐつぇ)中的促音出现在『マ行』假名『ぇ』之前.  相似文献   

7.
字词关系一直是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点。字和词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从先秦到清代虽然小学家们心目中"字"常常等同于"词",但在实际的运用中,都体现出"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单位。通过对"字"、"词"以及它们的对应关系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字"和"词"。  相似文献   

8.
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字理教学在中低年级侧重于字理识字,中高年级侧重于字理析词。笔者现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剪枝的学问》一课为例,谈谈字理识字与字理析词在小学中年级的运用。一、字理识字——"舞"字理识字的基本策略:分解组合、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一)"舞"字的情况分析"舞"字虽是课文的生字,但其音、义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因其笔画、部件较多,学生容易写错。  相似文献   

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教好课,必须写好教案,学生要学好课,也一定要写好“学案”。学案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是:一、自读(写明遍数,以朗读好坏为据);二、释字词(主要借助工具书查找课本上没有注释而自己不懂的字、词);三、文章评析(主要指文章结构中的层次与段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详写与略  相似文献   

10.
"圪"字在武乡方言中运用频繁,它以极强的构词能力组成一批"圪"字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象声词等。其中,由"圪"字组成的动词大多为双音节,形容词大多为多音节,表达丰富多样。"圪"字作为一个构词要素它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独立运用,位于词头或嵌于词之间以增强表达能力。文章就《汉语方言大词典》未见条目及词条虽已列目,但在武乡方言中有不同意义的"圪"字词作一汇释,并且对武乡方言中"圪"字词的特点作简要分析,以期对日后晋语中"圪"字词的研究提供部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12.
王学军 《文教资料》2010,(18):32-36
宋词中的异文主要有九种类型:(一)同音、近音字词替换;(二)同义、近义字词替换;(三)形近、形似字词替换;(四)文字添省;(五)词句变换;(六)不察原意改换字词;(七)次序变化、字词移位;(八)异体字、古今字等汉字变体;(九)避讳改字。宋词异文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创作过程中词人主动斟酌推敲,或接受他人建议修改而形成异文;传播过程中由于听错、唱错、写错、刻错等原因而形成异文;接受过程中后人根据自己理解或时代需要,主动对原来词作进行增补修改而形成异文。宋词异文艺术表达效果也呈现差异,大略而言可分为三类:异文有明显正误、优劣、高下之分的;异文意义相同或相似、差异较小、区别细微的;异文意义有别、皆可说通、各有所长的。  相似文献   

13.
正确使用“画”和“划”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史国东"画"音hua(化),多音字"划"汉语里也有一音读hua(化)。同为第四声,加上古汉语中两者曾做过通假字看待,因此,使用起来有时混淆。时下"笔画"和"笔划"不分,"策划"与"策画"并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教你猜字谜     
方位法当谜面中出现“上、下、左、右、首、尾、前、后、东、南、西、北、里、外、中、中央、心、内等方位词时,要特别留心,因为它们往往是表示一个字的某一部分。比如“花前”,谜意是指“花”这个字的前面,即“艹”。又如“国外”,要理解成“国”这个字的外边,即一个方框。“国内”呢,当然是“玉”了。现在来猜一猜“请字开头,谢字结尾”这个谜面,应该这样想:“请”字的开头部分是“讠”,“谢”字的结尾  相似文献   

15.
A.不定冠词的用法冠词是一种虚词,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它们必须用在名词之前帮助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物。不定冠词有a和an两种形式,习惯上只能用在单数可数名词之前。a应用于以辅音(并不一定是辅音字母)开头的词前,an则用于以元音(并不一定是元音字母)开头的词前。例:  相似文献   

16.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古人曾把文章的结尾比作豹尾,意思是好的结尾要做到短小有力,画龙点睛。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下面通过满分作文的"豹尾"进行分析和说明,介绍一些实用技法。第一招:首尾照应,篇末点题例1:(开头)花一样的年华,花一样的校园,我更为花一样灿烂的校园生活而陶醉!  相似文献   

17.
"结"的本义为"(系)疙瘩",其语源义托于其声符"吉",而"吉"与"结、打结"义无涉,乃为"介"的声借字,反映在书面上,形成了一批以"吉"、"介"为声符的异体字。在"结、打结"这个义位上,"介"逐渐让位于其假借字"吉",而作为音借字"吉"在声音上取得了表达"结、打结"的独立地位,并进一步孳乳引申,派生出一系列同族词。  相似文献   

18.
关丙卿 《现代语文》2009,(11):127-128
关于文章结尾,还是明人谢榛的话:"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笔者的解读,文章结尾应当是:有回音(呼应开头),清楚(观点思想斩截明确),有余韵(隽语警句,言外有意,引人想象,发人思考)。参加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评阅,整体感觉是:凡优秀的作文,都重视结局设计;而糟糕的结尾常常使得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识字任务较重,特别是中低年级,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出现的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也就越多,学生学习时极易相互混淆。教师要想把字词的意义讲消讲透,难度较大。在情境教学中结合字、词理解掌握,促使学生自主地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举一反三,大胆尝试创新想像。这对于巩固字、词由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玲娟 《现代语文》2010,(4):152-153
一篇好文章如果把开头比作"凤头",那么结尾就犹如"豹尾"。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