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思维是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生态思维的视角审视教师学习共同体,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关系存在。关系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灵魂,关系决定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属性与状态。不同的关系构成了不同的学习过程,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样态。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系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学习主体的互补关系、认识取向的合作关系、活动样态的协商关系、身份认同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图书馆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特点入手,分析生态文化视域下的学习组织新样式,从学习型图书馆与馆员学习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阐述图书馆全员学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堂: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是一种"学习共同体",而且应当是一种突显学习的社会性、自主性和生活性特征的"学习共同体".然而这是课堂的理想类型,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体制下,课堂则至少可以是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张金简 《考试周刊》2022,(38):76-80
随着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目标的逐步深化落实,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积极构建学科层面的学习共同体,带动学生在共同体身份和视角下开展深入的知识学习与实践研究。通过构建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并优化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学环节和教育实践,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协作意识、培育沟通能力、强化主动参与学习,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力。文章基于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培育学生学习力为教育目标,从概念界定、教学问题、应用价值和基本思路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多种学习共同体视域下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基本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格教研是借鉴微格教学的主要理念与技术手段,将用来"学习教学"的微格教学发展为"研究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微格教研视域下,体现和重视的是教师的合作、实践,而这恰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关键不谋而合。藉此,我们思考,在微格教研视域下,应当如何进行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笔者以此展开论述,探讨当此境况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具体策略,期于具体工作有指导、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实施成长型思维视域下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加以解决。成长型思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训练出来的。学习共同体是合作和互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组织,它和合作小组存在区别,构成要素有:共同的目标愿景、价值和情感基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持续深入的合作互动、合理的评价。在实践中,以成长型思维口头禅为指引,围绕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既有的学习共同体的界定存在着概念含糊、边界模糊的问题,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学习集体(班集体)、合作学习小组的关系有待辨析.通过相关概念辨析,可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如下: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真实任务为核心,师生、生生之间持续的、深层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与精神追求.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组织与实体,更是一种意识与精神.  相似文献   

8.
刘炜 《中国教师》2024,(3):11-14
“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与思政教学一体化具有内在联系,其育人内涵与价值体现在课程改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包含意识共同体、场所共同体、学者共同体、阶段共同体和形式共同体。在教学实施中,要做到激活价值意识,形成主体能动互补;构建互助关系,实现核心价值思辨;突破实践空间,促成教学领域延伸;深化纵向衔接,加强一体化设计整合;拓展生活圈层,唤醒道德内隐体验。  相似文献   

9.
魏会廷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110-112,115
构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尚存在着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氛围不浓、合作机制缺乏等问题。因此,在教师合作文化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注重合作的自然性、合作目标的全面性、合作对象的多样性、合作过程的深入性、合作的超时空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共同体是我国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其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反映了实践层面对学习共同体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本文分别从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四个方面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进一步廓清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自身的重要属性,分别是内在要素的杂糅性、愿景的共同性、活动内容的学习与探究性、活动目的的发展性、活动方式的参与与合作性、活动途径的沟通与分享性、活动保障的内化规范性、建设类型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