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如何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紧扣逻辑起点,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属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路径三方面,阐释影响推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三对重要关系,疏通研究的思维堵点;抓住逻辑主线,明确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任务导向”“育人育才的结果导向”“价值引领的目标导向”“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导向”四个基本遵循;明确逻辑旨归,从建立推进机制、构建育人体系、打造教师队伍等维度提出基本策略,为推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党百余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魂.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其逻辑缘由主要体现为现实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进行分析与凝练,不仅有利于赓续与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谱系,也有利于发挥党的精神谱系的资政育人功能,为塑造时代新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为贯彻"三全"育人的要求、变革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案。课程思政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行,高校多着眼于育人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手段等实践层面的改革,但缺少对课程思政教育原理与方法逻辑的思考。梳理德育史,赫尔巴特肯定了课程知识的育人功能,杜威重新定义了道德知识并提出间接德育的实践。以二者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基点,探寻道德教育发展的演进路径,剖析课程知识与价值教育的历史逻辑,分析课程思政的教育逻辑,最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生成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从育人理念上看,体现治理的核心精神: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从主体来看,多元主体组成育人共同体;从权力的运行向度来看,多元主体是平行的,通过协商共同发挥作用;从空间上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多个层级,更加注重体系建构和协同联动;从时间上看,具有持续性、动态性和反思性.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如下基本价值:为各领域的改革奠定制度自信的人心基础;为各领域制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发挥价值导向和政治保证作用;通过培育时代新人、现代公民为各领域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助推中国之制的优势转为中国之治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质量变革、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之需,是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构,体现了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观。文章从“教育本质、价值、实践”三重维度分析“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生成逻辑和实践逻辑,厘清“课程思政”的理论科学性、价值多元性及现实针对性,并从实践基础、实践要求、实践保障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6.
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和活动两种逻辑,职业教育课程逻辑体现学科逻辑解构和活动逻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合乎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应遵循课程目标强调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内容研究不仅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更要研究“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以此检视课程内容结构的现实样态,主要有知识逻辑型、儿童活动型和整合型三种课程内容结构类型,同时存在以教育功能消散为症结的知识价值迷失、学生学习活动松散、一体化设计缺失的问题。新课标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强化课程内容的育人功能:编制学科核心概念加强学科课程的育人逻辑,倡导学科实践以优化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形态,增设学习经验以精制学生主体活动的微观结构。课程内容结构化背后的育人逻辑是引领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即明确知识的教育立场是课程知识育人的逻辑前提,学科课程的实践逻辑赋予学生强有力的知识结构,主动学习是学生主体精神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高校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时代、世情、国情三种存在语境,构成了课程思政话语表达的外在动力.课程思政话语表达生成逻辑体现为:在贯彻立德树人中树立话语自觉、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中增强话语自信、在多方联动中强化话语保障.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将会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并在育人理念、育人方式、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在数学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是重要的课程化方式。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可从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实践三方面着手,历史逻辑可从历史人物、历史人事、历史事物三个维度构思。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科学化的行动路径:一是要提高认识,坚持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立场;二是找准关系,把握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三是准确定位,明确劳动教育在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四是深度教学,着力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0.
教师伦理与教育发展、教师生存及学生成才密切相关,对教师伦理的关切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推进。教师伦理作为一个重大的教育命题和时代课题,需要在历史、理论、实践的三重逻辑中深入探究其本质发展,阐明其丰富的理论样态,厘清其发展完善的现实路径。其中,在历史逻辑层面,以久远的伦理文化为思想渊源,教师伦理呈现出相应的历史流变;在理论逻辑层面,以文本为主要遵循,挖掘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的学术议题与概念基础;在实践逻辑层面,以育人为根本指向,并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基础上探寻教师伦理发展的实践路径。准确把握教师伦理发展的逻辑,对教师伦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史学习教育一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题材。站在建党一百周年历史节点上,厘清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对新时代高校实现党史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学生、老师、学校三方面主体,探讨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逻辑;借助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提出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三个维度,探索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可实施路径,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作用的发挥。规范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一种重要功能,它主要通过课程建设、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改变以课堂思政教育为主阵地的思政教育范式,建立一种新的非组织化的思政教育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环境即课程资源。“三全育人”之十大育人体系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各个因素的育人功能,将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作思政课程进行建设。二是交往场景即课程单元。交往场景是校园师生交往情境,一个场景即为一个思政教育的师生交往情境,类似于课堂教学中一个基本课程单元。三是交往过程即教育过程。师生交往过程通过思政教育意义阐释、师生互动等达成共识,落实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课程改革为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化学课程中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联系现阶段的课程教学情况,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育人目标及具体体现展开讨论,同时从政治认同、法治道德意识、发展观念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几点育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招生工作是为党选人、为国选才,招生育人有其政治、理论和现实逻辑.高职院校为什么要招生育人,招生育人是高职招生工作的教育本质回归;招生育人育什么,政治逻辑上育人以正、清、严,理论逻辑上育人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现实逻辑上育人以德、能、文;招生育人怎么育,从三重逻辑关系分析可以推理出三种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诉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推进向度等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内涵要义,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诉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对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推进向度等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内涵要义,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应协同“思政课程”发挥好育人功能,形成“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与“思政课程”显性育人相连接的“大思政”新态势。二者协同育人的特征是主体的全员性、过程的完整性和方位的立体性,逻辑基础是“思政课程”向思政教育提出挑战和“课程思政”为思政教育带来新思路,逻辑路径是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协同育人、非连续性教育与连续性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德育元素的有效挖掘、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凸显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和课程论逻辑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探索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和课程轮逻辑进而提出课程思政在德育元素挖掘、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改进课程思政评价三方面的有效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我国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是全方位育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协同作用的价值效应共同指导下,使体美劳教育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基于此,提出了落实体育课程思政、深化"三教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育人路径,解决了目前高职体育课程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育人功能不强、育人手段不足和育人成效不高等问题,为体美劳协同发展,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