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敬忠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59-60,71
本土音乐就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我区少数民族众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把我区各县的本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对我区民族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方式对黔东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可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音乐课程建设中彰显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承德地区高校在积极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价值的同时,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优化和整合,以及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特色化音乐课堂的打造。以期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创新路径的探究,突显出承德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相信在我们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会健康茁壮的成长着,发挥出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对本民族(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作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实则承担了文化自信发展战略下如何让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走出国门,继而走向世界的重任,据此,本文分析文化自信发展战略下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文化宝贵的财富,也体现了人们群众对生活的渴望,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高校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阵地,应发挥自身优势,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扬下去。文章主要从民族民间音乐概述出发,探讨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不容忽视.民族音乐不仅使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他们了解并热爱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的:(1)注重课堂导入;(2)注重培养想象;(3)注重知识拓展.  相似文献   

7.
周永梅 《课外阅读》2011,(12):289-289
“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新课标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我们好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过时了,不好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学生冷漠,教师无奈,让民族民间音乐陷入困境,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珍宝。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实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9.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等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锦 《华章》2007,(10):98-99
在西方音乐的冲击下,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传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而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现代音乐创作的源泉.要完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就要确定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放置.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来自生活,源于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音乐教育的核心要素。积极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的内容,其目的不仅在于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幼儿民族意识的形成,更在于幼儿民族审美观的构建,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也可以扩大幼儿的想象空间,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家园共育,具有较高的情感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种,这不仅是当地更是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瑰宝。如何合理、有效地将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引入校园,让学生能够以耳濡目染的态势感受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常态化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对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种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这些音乐品种进校园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度的加大,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习己成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音乐教育正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的一个共识.很多高等院校都结合各地的实际作了积极的探索.把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地方的音乐瑰宝深入的了解,使其获取民间的音乐养分,让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素质,扎根地方,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栽体,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民族文化的传统,更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山西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地方高校应针对学生对山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需求,树立民族民间音乐教育观念,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重视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内容的教材建设,创建多元的教学方式,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机地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特色。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音乐沟通、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并且高于我们的生活的特色音乐,在民族交流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扬,本文特此来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等方面,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民族音乐并且大家共同来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7.
流行音乐是现如今音乐发展的趋势,高校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关注度和投入度也远高于其他音乐形式。不仅仅是高校大学生如此,年轻人中也存在着"重流行,轻民族"的严重倾向。民族民间音乐渐渐式微,民间的传承人渐渐减少,很多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都面临着消逝的危机。高校作为音乐研究和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对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力量无可厚非。因此,本文将通过以花儿为例,去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创新。为民族民间音乐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魅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冗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为了提升高师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综合素质,民族民间音乐课成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为唯一一门综合我国各民族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课程。虽然近年来逐渐重视起民族音乐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教育体系依然以欧洲音乐院校为主,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上投入的精力较为欠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艺术反而得不到重视,这极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起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构建新的民族音乐课堂让我过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淳 《文教资料》2020,(7):116-117,90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必修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作者以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教学尝试,提出针对该课程教学实施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各民族大团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形态,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高校必须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将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舞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问题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