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依靠民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民的认识,新时代实现了人民至上的理论升华.高扬人民至上的伟大旗帜,在理论上要精准把握人民至上的性质和内涵,在实践上要全面落实人民至上的政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坚持人民至上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石,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基础,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依靠,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走好群众路线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方法。这五个方面内容既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核。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要树立系统性思维,整体把握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核。  相似文献   

3.
“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恢弘历史进程中,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她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赓续传承,有利于筑牢长期执政根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贯彻落实“人民至上”价值理念,需在回答“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中厚植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理论维度上看,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传承,是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从价值维度上看,这一理念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剂。从实践维度上看,这一理念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5.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成具有学理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包含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科学思想体系,明晰新时代党在治国理政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路径,才能有效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民至上话语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表达最鲜明和系统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至上话语逻辑的坚持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始终。在“为谁说”的话语主体上,马克思主义崇高价值理想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描摹的延展,聚焦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价值;在“说什么”的话语内容上,党对人的关切从人的出场到人的发展的实践展开,凸显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主题;在“怎么说”的话语考量上,党对人民话语的把握从话语认知到话语传播的构建,完善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形式;在“怎么做”的话语要求上,党对人民话语的总体把握从价值之“是”到价值之“态”的提升,深化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实践。当前,全面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话语逻辑,对于总结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提升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水平,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史也是党对人民至上思想进行探索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先后围绕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利益和人民美好生活等主题对人民至上思想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立场。从思想渊源看,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华民族重民美德分别为坚持人民至上奠定了理论基石、供给了文化基因;从现实意义看,坚持人民至上能够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凝聚民心、汇聚民智、集聚民力;从实践进路看,坚持人民至上要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旨归,进而紧紧依靠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9.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历史伟业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创造新的伟业的内在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解决时代赋予的主要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方位扎根人民、全过程求教人民、全身心服务人民和全领域依靠人民,实现了民心民意的赢得和民智民力的汇集,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具体体现为,始终把党的各项工作植根于人民之中,根据人民现实需要进行政策和策略调整,并把人民的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新时代新征程中,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贯彻群众路线与党和国家实际工作相结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与为民族谋复兴相促进,才能有效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0.
11.
越冠英 《教育导刊》2001,(23):39-41
三元里小学座落在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侧。学校在实施整体改革中,本着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充分发挥三元里历史人资源的优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带动了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协调发展。我们在创立育人系统工程中,办出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取得了显成绩。近年来,学校不但顺利通过省、市两级的省一级学校复评,而且被评为广州市明示范校园、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市青年明号单位,至今还一直保持着区先进单位、精神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学校《不忘历史,激发学生爱校、爱乡、爱国的感情》的系统工程实验获广东省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学教育,是将传统的“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的科学教育。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实施这种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良好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教育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以人为本”是指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为人的本性发展服务的,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对象、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标志的。教育以人为本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以学生为本。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个别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成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考")是别于"学校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他们同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自考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优秀传统,是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自考是穷国办大教育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应遵循邓小平关于"办学校"与"自学"两种办法的思想,使自考进一步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精神.通过对物理系学科建设及系室发展的回顾,旨在探索专业建设的思路、寻求以人为本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系‘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初始形态”。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是“以人为本”思想在西方国寥的表达形式。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超越以往人本主义的抽象性、虚幻性,科学地指出了实现人文关怀的现实途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最新表达。  相似文献   

17.
能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立足本国实际的正确探索方向和坚持实践第一、用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旨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全党思想,坚定中国共产党开创和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出了一个成熟政党与国与民的责任态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本为《礼记》之普通一篇,在宋前并未受到特别关注。二程始表彰《大学》,称之 为“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朱子进一步为其作传,《大学》一跃而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朱子承袭程子将古本《大学》之“在亲民”,改为“在新民”。而王阳明《传习录》第一条即是对此改法的质疑。但现代学者在讨论朱、王《大学》今古本之争时,多收紧在“格物”、“致知”、“诚意” 等条目。虽偶有提及“新”、“亲”二字,但亦止于蜻蜓点水。惟在徐复观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那里,新、亲之辩上升到重要的理论高度被加以认真检讨。本文拟重新追溯“新”、“亲” 之争的思想谱系,并将以徐复观、牟宗三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家德治思想的解读,置于这种思想光谱之下加以检视,藉此揭示不同时代的儒者之不同诠释进路,同时进一步阐发儒家“新”、“亲”之辩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本"理念下的教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明晰"人本"的教育理念及取向是"以人为本"教育实践展开的重要前提。"人本"理念强调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对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具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成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应以人的具体性、差异性为出发点,淡化教育的标准化、符号化和理想化,从划一性教育走向差异性教育、从符号化教育走向自然化教育、从预设性教育走向生成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