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自省是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是自我德育的主要心理手段,最终服务于道德人格的形成。道德自省的四大决定因素(道德自我意识、道德知识、道德目标、道德情感)对于发挥道德自省的潜能,提高自省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促使个体频繁、有效的进行道德自省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娟 《江西教育》2022,(15):42-43
"体验分享式"学习,是一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符合当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倡导"体验分享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强化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累,还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结构的建构,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知行脱节是当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学校德育与学生学业生活二元对立式的疏离。坚持道德教育与学业生活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道德转向主动的道德学习,涵养学生的学业道德。学业道德可以开启学生的道德自省,助推其学业发展,提升其成长幸福,从而引领学生过一种道德的学业生活。学业道德也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增长点,为此,学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以彰显学业发展的道德力,建设学习型班集体以释放道德教育的学习力,创新评价体系以实现学业发展与德性生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开始应用导研式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研究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应用意义,具体论述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促使学生自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最终走向自觉,是扭转学生依赖性太强的根本举措。首先,我们应在学生入学时就强调:严于律己是助己,自省自强自觉更利己。同时,更要在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学生养成自觉成长和自我管理的习惯,努力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增强自我控制力,并引导学生不断追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但对于低年段学生而言,容易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缺乏情感参与、事不关己的游离状态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尚未形成自主构建道德情感的能力。在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问,借助绘本故事,唤起学生道德情感的自省;通过探问,引入游戏,触发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悟;通过追问,联系生活经历,深化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这样能够促进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高效化,提升学生的融入感,使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活动单导学"是复习课的一种新型模式."活动单"是课堂活动的方向盘和路线图."活动单导学"式复习课坚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实施"活动单导学"式复习课,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中的自省是指对数学学习过程、结果、方法的评价与反思.自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应通过设疑,唤醒学生的自省意识;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自省更加深刻;适当放手,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省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道德叙事:德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是对世界的诠释,是人们引导自己的启明之路.故事与道德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故事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参考模式,故事让抽象的道德教育更加形象具体.叙事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性的途径,学生可以从书本、媒体、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中学习道德知识,更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以及自已对自己的经历的自省过程中做出道德的判断.叙事法为多种价值观冲突提供了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教师要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发展核心素养。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主题、话题与问题的统一,议题、情境与活动的统一,目标、思维与价值的统一,以更好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学生感悟与建构。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有了发展的空间,促使人们对信息技术进行了设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存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应用信息技术.初中生正处在叛逆阶段,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因为学习的枯燥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影响自己的后续发展,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为学生打开幻灯片课件的窗口,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教师为学生打开思维导图的窗口,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思维,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为学生打开社交软件的窗口,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智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形式单一,气氛沉闷,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设法构建趣味化道德法治课堂,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实践智慧,探索大千世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小学道德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去构建"童趣课堂",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塑造人健康的人格、灵魂,把人放在首位,关注个体的拓展、培养、塑造.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其一,重道德规范的宣讲、政策的灌输,轻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时下,有些学校大搞“形象“工程,对德育工作只讲形式的轰轰烈烈,而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和丰富内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躬身自省,去深刻洞察道德的本质,去体悟道德的真谛,忽视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这种道德教育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德育“,学生被动接受了政策的条条框框,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积极展开科学策划,组织学生展开主题探究活动.通过汇编型活动、演绎型活动、创意型活动等促使学生积极展开主题探究,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弊端与教育的本质层面上,阐述了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还就接受式学习方式实施中探究问题的提出、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以及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探险究式学习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引导他们通过参与活动加深体验,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发现式储存和践行式提取,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转化为道德认识,成为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7.
张葵 《亚太教育》2024,(4):105-107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并基于学生身心特点,明确项目式学习主题设计;围绕学生心理倾向,创设项目式学习真实情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实施项目式学习探究展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素养提升,进行项目式学习多元评价。以此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自省性.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身经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迷惘岁月的戈尔丁,在其寓言式的经典巨著<蝇王>中,描述了一群受过文明教育的儿童,一旦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便肆无忌惮,相互倾轧、残杀,演出了一幕幕嗜血大战.戈尔丁在书中表达了"人性本恶"的基本现点,作者对人类的看法虽然不符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其把批判社会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促使人类自省,则显得更理性、更冷静也更有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过程(不仅指狭义的教育过程,还指德育的学习过程)未能深层干预学生行为背后的"价值范式",是导致学校德育实践中"知行脱节"、德育实效低下等诸多"顽症"的深层原因之一。实现"双环式道德学习"是其重要的一种解决路径。所谓双环式道德学习,是基于行为后果及行为矫正之间单环学习基础之上,再触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范式",从而实现第二环深度道德学习的德性生成过程。实现双环式道德学习的重要基石是触及并完善学生行为背后的"价值范式",根本法则是以"情意"之融合体为切入口,核心诉求是促使自然生命状态向精神生命状态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