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辛 《教育》2022,(7):62-63
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幼儿园地处京郊文化名镇,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我园挖掘和利用本土独有的地域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如我园传统美食园本课程中极具劳动教育代表性的"小小火勺王"活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园社合一的劳动教育,满足幼儿社会适应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实践研究是明智之举,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探索之一。故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学习新课改精神,深入研学“全收获”理念,以此来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规划拟订,以及课程结构明晰等,并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幼儿各项游戏学习之中,在具体劳动实践和劳动游戏学习评价等过程中增强幼儿劳动意识,从而实现劳动素养提升,为孩子未来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让教师、家长在“全收获”理念中提升教育水平,使教育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杜朝晖 《家教世界》2023,(36):20-21
<正>为了让幼儿动手实践,磨炼幼儿的劳动意志,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我园立足黄山地区的园本化资源,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发了幼儿园“动手做”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了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彰显了我园“劳动育人”的幼儿教育本色,促进了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为农村学前教育注入重要的发展指引和深厚动力,农耕民俗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农村幼儿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土壤,有利于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实践。为便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明晰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必要性,基于文献梳理和具身实践,观察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并在实践中发现当下存在家、园、社重视度较低、教师实践能力弱、课程构建浅显且乡土特色不突出、幼儿低质参与等困境。对此,基于乡村振兴、劳育等理论与农村教育实际提出对策,以期为实施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村幼儿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并为提升其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开始重视本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章试从生活教育理念出发,联系"布艺"园本课程的构建实践,尝试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园本课程构建过程中厘清核心价值取向、厘清资源与幼儿学习的契合点、厘清行动推进的实施路径、厘清评价载体的操作,从而为教师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幼儿园虽然受限于硬件条件的不足,但却拥有户外广阔的自然环境,农村环境蕴含着无比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价值,如果能有效运用这些自然资源,那么就能使其在园本课程中对幼儿的亲近社会、积极探索、乐于表现等社会性发展提供可能。本文就农村自然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运用途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89):192-193
大自然是活教材。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有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村自然资源,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周围这些资源倍感亲切,同时这些资源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价值。我园的市级立项课题就是《幼儿园美术课程园本化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我们在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中大胆融入农村自然资源,结合丰厚的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8.
孙卓君 《早期教育》2011,(11):29-31
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走“农味”之路成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农村幼儿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农味”课程成为办园的特色,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园根据幼儿的兴趣,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研究开发园本课程,帮助教师树“三观”建“三构”,优化课程目标,均衡设计课程内容,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下水”“引水”“活水”等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新时代为视角重新审视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劳动教育也开始得到重视。基于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本文认为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有利于幼儿获得求“真”式劳动精神、拥有明“善”式劳动人格和习得赏“美”式劳动情感。基于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可将食育和自然纳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并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有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周围的这些资源倍感亲切,同时这些资源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价值。我园的十二五立项课题就是《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幼儿与大自然的亲近,结合丰厚的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大胆融入农村自然资源,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11.
杜朝晖 《天津教育》2023,(30):176-179
<正>劳动教育是促进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载体,也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利于促进个体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的提升。“五育并举”理念的提出,为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必须认识到构建增强幼儿劳动意识园本课程的重要性,将园内的劳动活动和幼儿园实践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调动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帮助他们形成劳动意识。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活动背景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而农村中的自然资源无疑是这本"活教材"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页,农村的春夏秋冬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资源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拓。基于园本课程"亲家乡"的实施,我们尝试带领幼儿走向周边社区,走向田间地头,开展一系列与乡土资源互动的实践探索活动,让园本课程回归生活、回归自然。2016年秋天,我们组织幼儿去帮助当地农民拾豆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在幼儿教育整体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区域间、幼儿园之间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是各幼儿园特色发展并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过程,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进而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农村园本课程是落实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政策、构建特色园本课程、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让教育贴近幼儿生活。农村幼儿园应该着眼于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寻找幼儿最熟悉的生活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园如果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打造园本乡土特色课程,就能使幼儿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课程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5.
张云霞 《学周刊C版》2019,(8):170-170
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实践主题活动,能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家园沟通,共同教育和参与的目的。不仅使幼儿园课程乡土化、多样化、个性化,也为后期整理、编排园本课程提供大量素材,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使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16.
幼儿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自身生命的整全成长,“成长教育”园本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之一。“成长教育”园本课程以强健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能力、塑造幼儿的心灵为目标,旨在通过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和回归生活等基本手段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体验和探究环境。为确保“成长教育”园本课程的科学建构和有效实施,幼儿园当建构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蕴含了系统的幼儿劳动教育思想。当前,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存在意蕴失衡、意识窄化、形式异化、体验表浅等现实误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回归劳动本体价值观,树立全人教育目的;为幼儿创设劳动机会,深化幼儿劳动经验;重塑幼儿主体地位,发挥自主能动性;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联动家、园、社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8.
汤丽红 《家长》2022,(1):108-110
随着社会的和谐平稳发展,社会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在国家推行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游戏化教育是当今各大幼儿园重点的教育研究方向,有利于明确课程游戏化的各项要求,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所需要的知识,并将其与园本特色进行有机结合,使课程的趣味性全面提升.本文将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进行梳理.将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乡土资源即本土化的教育资源,是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能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资源。针对当前"现代化""城市化""成人化"等倾向给幼儿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挖掘农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出发,提出充分利用乡土资源——黏土的优势,优化和改进城乡幼儿素质教育,逐步形成幼教领域富有特色的泥塑教育的乡土园本课程构架。  相似文献   

20.
<正>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决定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自然教育思想旨在充分维护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增加生活实践经验。在开展课堂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时,充分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是一项重要举措。而课程资源不局限于教材或者相关的辅导资料,还包括丰富而多样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幼儿园内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群体在参与亲自然项目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律动,感悟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