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自我是近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个体的不道德行为会对其道德自我意象构成威胁,这种情形即为道德自我受胁。处于道德自我受胁的个体,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缓解或消除受胁状态。道德自我受胁的启动范式有四种:行为回忆启动范式、行为想象启动范式、词语启动范式和短文启动范式。道德自我受胁后个体可能采用的应对机制:有认知途径(道德推脱)、行为途径(道德补偿、清洁行为、受苦和忏悔)以及最近提出的距离应对。将来,道德自我受胁的研究应当注意启动范式的实验效度,可以考察应对机制的适用条件、道德自我的文化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道德自我反映出个体道德心理的成熟程度,构成道德形成的内在根据。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道德自我呈现出人生定向性、主体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特质。通过个体精神、意志中功能的发挥,道德自我达成个体德性完善之实现。  相似文献   

3.
当现代社会普遍在批评“道德滑坡”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与它的现实实践之间存在很多的相悖。道德标准在变化着,社会很多方面不道德的因素也在影响着个体道德的行为,对于道德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应该辩证地看待今天的道德与不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精神主旨,以"内圣外王"为人生坐标,追求德性和"道德自我"的精神建构与价值实现,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核和个体生命价值理想主题.道德自我的建构与价值实现兼具伦理自然主义与道德理性主义相统一的特征;通过道德实践奉献于社会以及通过修养提升个体人格,是道德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各领域不断有不道德新闻传出,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销售人员为研究被试,选取员工道德推脱为主要研究变量,从组织管理的层面出发,探讨道德推脱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发现:性别、工作年限对道德推脱有显著影响;员工道德推脱水平与不道德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中,运用他的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伦理研究,把社会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首次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分析了道德的两难处境,对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大量“非道德”和“不道德”因素。“非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非道德因素对道德的渗透、异化,甚至是直接取代;“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有违道德基本精神的道德灌输和悖离道德基本原则的道德欺骗。“非道德”和“不道德”的遗德教育容易模糊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学生的逆反、戒备和敌视心理,不利于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确立道德的道德教育观念,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羞耻感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自我形成以及道德行为中产生的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情绪体验.中西方对于羞耻感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羞耻感的含义更为宽泛且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行为自我控制羞耻感.作为道德自我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个体通过趋利避害、模仿学习、主动自我建构而习得的道德自我受到羞耻感的直接影响.因此个体就必须要正视羞耻事件的情境及自我道德观念,自查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从前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标准.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过分遵服于规则、创造力下降等一些负面影响.在教育实践中,羞耻感的教育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9.
R.尼布尔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在他的杰出代表作《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他从基督教伦理现实主义这个视角,对社会问题及政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研究,严格区分了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指出不道德社会产生的固有根源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和消除社会不公正的主要资源有:宗教信仰、人类理性和社会强制,这对我们今天客观地认识社会不公正和怎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缺乏权利保障的道德本身是不道德的,缺乏道德权利的道德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为适应当代中国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引进传统道德文化中缺乏的道德权利观念,致力于建构一种以尊重个体的道德权利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个体的内在需要,是指向自我的生存,更是自我自由与自律的确证。道德的主体性特征要求我们转变德育观念,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当与学生建立对话交流关系,增强课堂的现实感与生活感,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道德自我"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涉及道德自我的缘起、道德自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道德自我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同一性理论、性格类型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卢文格的发展类型理论.当前的道德自我发展理论主要是从认知角度出发构建的,实际上道德自我是心理和行为两方面的统一,今后需不断深化道德自我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小学教师道德困境在理论层面界定不清,这影响了现实生活中教师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采用类型分析的方式,依据教师道德困境的起因源头与超越过程等维度,指出教师道德困境存在着“不道德”“非道德”“冷道德”“高道德”等四种类型,进一步分析这些道德困境可以相应地归因于成人主义的横溢、工具理性的扩张、社会冷漠的裹挟、文化传统的钳制等.廓清思想认识、实现制度保障、把握超越次序是超越教师道德困境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道德失调是指个体在道德情境下,当其认知、情感或者行为与道德准则产生矛盾时所体验到的不舒适的、负性情绪的过程。损人情境是一种道德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个体做出了违背道德准则的不道德行为,个体也会因为其行为与道德准则相悖而体验到消极情绪,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很多论者认为是追求一种"高标德育"所致,本文试图结合近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范跑跑事件",重新看待道德高标和道德底线,从而进一步阐释道德高标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教育意义,以及学校德育实践中如何合理利用这种道德高标,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对道德规范、道德现象的独立批判对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批判力的形成,是个体提升自我的道德教育水平,将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道德品质的自觉性前提.然而在我们的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其结果引起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失落,德育的导向作用被削弱,个体的道德智慧难以生长.长期以来,文化传统中权威至上的思维模式、泛政治化的德育学科设置、教师责任意识的薄弱和专业化素质不足等因素,造成了道德批判力在大学德育中的缺失.从当前现实的实际需要,大学德育应该明确道德批判力培养的意义,创设有利于道德批判力形成的育德环境,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成熟的道德批判力,从而能够正确地去应对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仰化是道德的高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对道德的崇信,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的特殊情感。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民大众利益基础、道德对个体与社会所具有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意义是道德得以被人们所信仰的深刻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并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道德内化的主体张扬过程就必然内含着道德创新机理,从社会方面看,即要给个体道德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权利;从个体自身方面看,个体只有具备相应的道德建构能力,才能有力推进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自律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它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持续性与反复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的特征。道德自律的培养应从道德认知、道德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教育能力等几方面入手。道德自律又是我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道德自我和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认知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较为忽视情绪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情绪心理学和品德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对学生的道德自我认知、道德自我情感和道德自我调控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