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力为王,标准先行。标准是能力提升的“牛鼻子”,评价是能力发展的“指挥棒”,标准通过评价来提升能力。评价标准既是教师育人能力的“度量衡”,又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在高职院校,由于教师面临学校扩招、生源质量层次不齐等因素,其育人评价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老化、滞后等问题。只有依据国家标准化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着力破解高职教师育人能力评价的现实困境;依据高校教师的有关规定,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育人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育人能力评价标准,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与价值所在,良好的育人能力是教师完成育人使命的关键。现实中,教师育人时有缺场,存在"差序育人"、"靶向式育人"、"离散式育人"、"虚假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时下,重构以关怀为底色的教师育人能力是提高育人效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教师育人能力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指向教师全面育人能力的发展.新时代下教师育人能力内涵包括知识育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文化育人、和谐育人与科学育人六个维度.当前教师育人能力主要存在教师育人能力的异化与教师育人能力的僵化两个问题.因此,需要以德立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主学习,促进专业能力发展;教学相长,引导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4.
《学记》是先秦儒家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故《学记》被看作是教育理论的专著或者教学理论的专著。文章从另外的角度论述《学记》中的教师教育理论,从而证明《学记》是一部关于教师的专著,其中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给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学栋 《现代教学》2013,(12):37-38
当前的学科教学中,存在诸多育人误区,其中有一种比较流行又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姑且称之为“天然育人观”。该育人观认为,学科育人不要学习,不要研究,每个教师不学白会。这种懒惰的思想在一些教师身上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平时不积极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应急而“临时抱佛脚”,随便在学科教学上贴“育人标签”了事。这种观点,可以说是推进学科育人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必须纠正,必须让教师了解教书育人并非教师的天然本能,学科教学也并不等于学科育人,学科育人是要教师通过自觉、努力的修炼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师评价的重要挑战,是如何以育人能力为核心建立赋能增值的教师评价。这样的教师评价,应以提升育人能力为教师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目标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基于教师评价结果设计教师培养课程、发展路径,关注教师育人表现,推动教师专业自觉,建立"评价、培养、发展"的良性协同机制。从专业、动力、治理、协同这几个维度看,赋能增值的教师评价体系以专业育人活动为中心,推动教师发展体系运作,遵循育人规律,构建新系统,在治理理性与教师诉求达成共识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这是对高校教师新的更高的要求。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师育人能力,是应用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保障。本文从应用型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使命、育人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助力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联结师生的关键环节,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着学生的最终收获。课程实践活动的领域包含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教书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育人旨在促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会造成教师课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课程批判能力和课程建构能力共同构成其课程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使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才能唤醒教师课程实践的生命力,最终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教师公共形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理想中的教师的行为期待。《学记》中教师的公共形象是具有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学者,具有"化民成俗"的职业理想和教育关爱的君子,这对新课程情境下建构教师形象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中学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与中学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息息相关,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是大势所趋。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有新的内涵和价值,也有新的提升路径。通过探讨中学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之内涵、结构和价值,从而提出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的两大路径,以期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极其重要.大学英语教师对于课程育人价值的认知能力、思政元素的分析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实践的教学能力,共同构成其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当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存在课程育人的理念认识不足、思政教学内容有遗漏、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生硬等问题.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应塑造课程育人的理念,多角度挖掘并艺术地传递思政元素,善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艺术地使用教学语言,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应该对接测试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高校中的专业教师人数众多,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对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丰富思政教育理念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并不高,在理论素养、认知层次、教学水平、育人机制等方面面临现实困境。因此,结合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状况,提出从确立科学的认知理念、构建网络学习空间研学共同体、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健全保障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洁 《上海教育》2006,(12A):35-37
年级组和学科教研组是学校的两个基本单位,如果说学科教研组是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支持平台,那么学校年级组则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的支持平台。目前,学科教研组在教师研修中的重要作用已在逐渐体现,而年级组研修现状如何?[编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教师的素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主力军的作用,教师的素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对教师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这些要求与我们目前教师素质要求许多一致的地方,以及《学记》至今仍有的现实意义,说明教师素质具有历史继承性,是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和育人是其根本任务。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育人水平及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育人能力缺失现象严重,这并非教师个人因素所致。教育是一种需要具有激情与崇高精神的事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关注的是在自己和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需要关注教师情感教育,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上,从"知识导向"转向"育人导向";教学目标上,从"技能发展"转向"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师一般能力的特点,从提炼名师育人智慧、解读教师专业标准和回应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三个方面,遵循案例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育人过程与结果相统一以及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建构了教师一般育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情怀感染能力、教师人格示范能力、教育过程引导能力3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分解为敬业精神、理想信念等12个二级指标以及121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苏奕姣 《文教资料》2007,(12):151-153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它对教学的论述最为充分,教与学都离不开教师,《学记》中的教师扮演着尊者、学问家、引导者、研究者、学习者这些角色。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和塑造人,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表现方式不同。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教书和育人达到教育的目的。育人涵盖在教师教书的过程中,在"教"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的。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其核心内涵包括教育信念、教学智慧和教师的自我反思。育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9.
石丽娜 《海外英语》2022,(23):135-137
该研究着重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外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思政素养与思政育人能力的外部原因与教师思政素养发展的新方向,结合教师授业、解惑、育人的职业特点深度思考“课程思政”进课堂大背景下教师如何以思政素养提升带动教学能力提升,从而实现外语思政教学质量与教师职业发展共同进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师德育能力在微观世界关乎课堂育人质量,在中观世界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在宏观世界关乎立德树人、人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施进程。新时期,中小学教师高水平专业化德育能力已经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最深沉、最基础的价值支点和动力源泉。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时代性,承担着塑建学生道德生命、价值世界和伦理能力的育人功能。审视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德育能力,存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脱节的事实性弱化态势,造成深层次教育隐忧。基于教师专业伦理的资源供给、课程育人与教育性教学的时代优化、教师学习力与研究力的动力激活,应当成为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发展的纾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