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地深入应用,新型的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应运而生.本研究以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实践为依据,基于新课程、新学习和时空场景,制定覆盖全学段的数字化测量评价体系与机制,构建一脑五平台无痕教育评价系统,并探索出构建保障体制、创新无痕教学、数字空间设计、突出评价主体、融合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方铭琳 《中学教育》2022,(5):102-112
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未来学校成为教育热点,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多样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在厘清未来学校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描述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样态和着力点,并在坚守学校教育本质和规避技术决定论对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影响下,试图回答2025年、2035年乃至2050年,未来学校的未来及其组织变革的顶层设计和点状突破口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未来学校是信息时代学校变革的必然诉求,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求。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未来学校建设首先要从价值维度、时间维度、功能维度、空间维度出发明晰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未来学校建设的行动路径,包括以“立德树人”确定教育目标,以“科技赋能”推动教学方式转变,以“以人为本”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以“教育自信”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受疫情影响,全国教育系统启动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并涌现出了教育新样态和新形态。这为学校和教师反思与重构自身角色和职责,向未来学校转型提供了契机。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未来学校的办学空间将越来越智能化、教师将越来越社会化、人才培养模式将越来越强调能力发展、教育评价将越来越重视数据、教育管理将越来越依靠人机联合决策、教育公共服务将越来越关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种在线教育和学校教育双向融合新生态,将破解当前教育无法兼顾公平与质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和物质的总和,是学校人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学校精神的培育。一所薄弱学校与一所优质学校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不同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积淀过程,它必须用SIS理论树立学校形象,靠校长引领、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靠全体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体现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7.
"未来学校"是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在教育领域使用信息科技的先行范例。"未来学校"通过在教学中使用最新的应用软件,开发3D仿真学习情境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方法 ,培养师生自主创新能力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互助协作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也使新加坡走在了信息科技运用的最前端,为其2015年实现所有学校都能使用信息科技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是影响办学活力的最直接因素。基于当前学校评价体系存在的形与质分离现象,探析以评价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有效路径。一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校教育的“加工力”;二是要着眼于教师的育人能力,建立多维度考查教师贡献的评价标准,构建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三是要着眼于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合理引导、开门办学,让“五育并举”成为全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未来学校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未来学校对虚拟技术与真实教育之间的融合需求愈加迫切,个体对科技赋能教育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复杂。当前未来学校正在多元化发展,但其中也暴露出了科技赋能教育过程中的虚实融合问题。未来学校不仅应改善人机协同机制,实现精准赋能,还应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缓解技术压力。学校也应该重视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关注师生关系,保证未来学校在数字化背景下解决虚实融合的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202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品质的教育离不开高品质的教育文化。立足办学实践,厘清文化立校的核心理念,建构文化立校的表达体系,探索文化立校的实践路径,方可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以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梦”文化引领,发挥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守正创新,探索未来学校理念下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在管理文化、教研文化、课程文化、共享文化和评价体系五个领域提出了有效策略,搭建起学校文化发展的新模型,使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焕发新的生机,有效促进了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琴珍 《广西教育》2022,(28):19-22
本文遵循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学校的整体转型变革,以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山水教育体系的构建为例,从山水教育的育人之道、山水教育的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切入,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探讨学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区域山水文化中汲取养分,确立“教山水道,育卓然人”的办学宗旨和“五生”教育观,构建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赋能型评价倡导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教育实践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凸显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新时代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区域评价范式。通过协同化赋能、项目化赋能和数据化赋能等方式,赋能型评价既可以全面评价区域内某一学校或班级的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发展现状,也可以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与反馈,实现精准帮扶与改进,全面优化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系统与全球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需要一个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以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在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中,描述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特征和方法,以案例方式展现了向教育4.0过渡的16所学校的教育模式。这一《报告》对我国的教育决策者和学校领导具有五个方面的启示: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4.0的内在联系,达成教育4.0共识;利用新技术构建全新、动态的未来学校形态;构建创新创造、技术技能、人际交往和全球公民意识四维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学习范式、教育场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相关子系统的合作关系,提高教师的职业核心素质,加快融入教育4.0,迈向未来学校。  相似文献   

16.
谢永红 《人民教育》2021,(17):60-63
以校为本构建课程体系就是学校结合校情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国家的育人目标.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构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人本课程体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刚刚面世的"未来学校",以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及管理方式的三大创新对传统学校模式做了几近全面的解构。"未来学校"激进作为的背后,潜藏着未来教育改革的四个预示:企业支教的可持续性将凸现出来;大学将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原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时差将越来越短;围绕学校硬件的研究将再次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专业学业评价改革需要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导向,厘清小学教育专业学业评价的目的,以学生为本作为学业评价的出发点,彰显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借鉴国外学业评价研究新进展.小学教育专业学业评价改革的路径在于:多元互动式确立学业评价目标;关注学生对学业评价改革的诉求;注重学习内容与评价方式恰当融合;借助信息技术,重视评价信息统整;强化学业评价信息的反馈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学业述评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指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综合陈述与评议的一种评价活动。这一活动具有增值性、全面性、协商性及多元化四个基本特征。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学业述评,以促进学生适性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为保障中职学校学业述评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明确学业述评内容标准;以个性发展为目标,探索多样化述评方式;以观念转变为基础,提高教师评价素养;以调节激励为导向,营造开放宽松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优先目标。在推进国家课程的同时,各国纷纷建立和改进基础教育学业评价体系,统一学业标准,统一考试,综合评价,监测教育质量,引导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