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质量管理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层次,外部管理涉及高职院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主体关系;内部管理则是多主体之间相关利益在高职教育中的调整与分配.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界定、人才培养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分析与改进等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效果的价值判断应关注“顾客要求的满足程度”,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是管理效果评价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是高职教育整体质量的有效保障,是高职院校有效管理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动力。但是高职院校在绩效评价实践中存在重视不够,评价主体混乱;盲目照搬,"高职"特色缺失;定位不当,评价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研究,借力高职院校评估,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挖掘绩效评价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剖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认为其存在评价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评价主体单一、参与度低,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评价组织机构不健全,评价制度不完善等5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社会与市场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不一致性,许多高职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未能真正把握职业教育的属性,背离市场内在需求,导致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不协调.因此,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本文主要从高职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模型,较全面地阐述了该模式的创新与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职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企业、院校和学生3个主体,其三方的协调管理是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核心内容。从顶岗实习管理的系统性出发,引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的系统理论,结合梳理总结的当前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高职毕业生顶岗实习系统化及其协调管理的指标体系,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标准化制定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生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职教育规模超常规扩展的情况下,高职学生质量也成为高职院校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评价高职学生的质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事关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决定在其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能力本位".因此,本文着眼于"能力本位"这一角度来论述高职学生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马力  曹雨清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89-95
紧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从业质量、推动高职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诉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应遵循以能力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从师德师风、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个维度,落实"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  相似文献   

8.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质量建设的主体工程,战线长、差异大、层次低、市场适应性差、评价指导机制功能不全,是区域性综合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应在收缩专业战线、整合专业功能、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弹性、活化专业机制、促进专业协调等方面谋求建树。  相似文献   

9.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高职教育质量是相互作用的价值概念。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所在。当前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没有对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进行直接考量与评价,因此,从服务资源条件、服务绩效两方面建立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将其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中的子体系,采用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和实证评价方法,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建立服务能力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高职改革的需要,文章在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学生资助工作是平衡高职院校育人生态的重要杠杆,而"扶志"又是精准扶贫的薄弱环节.基于资助育人的精准度不高、工作机制不完善、功能发挥不到位、对象群体画像不清晰的困境,应从工作精准度、体制机制、受助群体等多个维度,进一步阐释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念与实践价值,本着"立德树人"使命和"学生为本"理念,深度挖掘以发展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模式路径的可行性,从理论研究、系统完善、落实需求、协同力量、规范管理等角度,探索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动态完善与效能评价,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转型提供路径指引与理念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的类型,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具体目标还不够明确、涉及面不全、方法和手段有待于改进.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设,有必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不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完整、科学、协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和机制:缺乏完整、科学的专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专门课与专业课及其他各门学科之间、学校各部门、理论与实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差,学校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不够.这些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综合能力评价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和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对"评什么"、"是什么"、"参照什么评"和"怎样评"的考量,本文首先论证了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能力评价指向的内容,和这一评价的性质、特点,继而基于这些特征、指向,对这项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实施方式进行重点设计,使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实现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依据价值哲学的视角,高职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价值的状态.高职教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高职教育的属性和规律与作为主体的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需要和利益之间的一种效用关系.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是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从自身的需要或利益出发,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对高职教育的价值及其程度进行判断的精神活动.评价标准是价值评价的尺度.实现高职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是:主客体明晰化原则、实效最优化原则和系统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朱倩  吴慧媛 《教育与职业》2021,993(17):83-87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历史使命.从现状来看,高职院校面临着"三全育人"协同联动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困扰.为此,探索高效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立学校、家庭、政府、企业、社会"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与科学合理的育人成效评价机制,对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政策旨在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协同治理高职教育的现代教育格局,其中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第一责任主体.而当前高职院校存在习惯依附政府,被动应付政府评估及没有充分利用外部评价,主动委托评估意识不强等办学现状,需要依法合规办学,做好政府简政放权的承接;主动接受评价,做好社会第三方评估的合作者;狠练质量内功,做好高职教育领域的运动员,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点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关键内容缺乏维度;二是专家队伍缺乏信度;三是评估结论缺乏效度。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职业化的理性回归:(1)确立"第三方"评价体制。所谓"第三方",必须是与评价活动的委托方和被评价方没有利害关系的独立"第三方",具有独立的公信力。(2)重构多元评价体系。首先,高职办学质量的评价理念和措关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结合现状,得出了部分院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认知不清、科研与教学工作存在冲突、管理不够完善、教师无法承担科研任务等,这直接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建立互通机制以完善科研与教学的管理体制、建立协调的教学和科研评价机制及组建团队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进行评价是提高数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评价缺乏一套既适合高职特点又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与评价系统.在对江苏部分高职院校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特点,构建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评价标准与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