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至上”为遵循,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价值追求,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以资本为主导的资本逻辑;以“共同体和平发展”为遵循,坚持合作共赢的新型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主体主义的对抗逻辑;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路向,超越了西方现代性文明优越的霸权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合理扬弃,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本质,列宁在探索经济落后国家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时体现了现代性的理念。从理性精神、资本的逻辑、进步的观念三方面分析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现代性,并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以此为鉴大力建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建构起实践方法论和人的功能理性层面上的实践逻辑,并实现了实践逻辑的现代性转化。在实践中,中国道路更加强调顶层设计的能动指导。改革开放40年,中国道路的实践更加注重夯实"五位一体"的实践顶层设计力转化;强调党的领导核心的实践领导力转化;贯彻人民主体力量的实践依靠力转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智慧力转化。依靠民众,集中民力,发挥民智,把握客观规律,坚持中国道路实践逻辑的现代性转化,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对“现代性”概念作具体论述,但其“现代性”思想内蕴于其整个社会发展理论中,具有历史性、总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文章试图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出发,用资本逻辑、历史和全球性的观点来透视“现代性”的逻辑及流变,在分析、借鉴和反省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科学阐释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超越,阐明其建构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路径,从而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新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一种“扬弃”的方式,历史性地开拓出一条以驾驭资本逻辑为显著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性地构建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全面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以资本为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超越贫富两极分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超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与自然分裂对立、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超越对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生动演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以哲学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实践论上始终坚持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践逻辑的特殊性,在本质论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特质与创新驱动发展,在方法论上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价值论上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性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如何建设美好现代性世界”的时代之问,呈现出具有“中国式”特征的现代性理念,为建构美好现代性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根源于资本的增殖逻辑,资本逻辑的泛化必将造成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资本增殖逻辑的展开过程与西方现代性的进程是同步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实质上也是西方现代性的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方向,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有着适合中国自身的现代性模式,克服了西方现代性弊端,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为基础,反映中国现代化性质与特征的现代性。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只要我们能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创建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模式,从而就能避免西方式的金融危机在我国重演。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不仅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批判,更建构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模式即社会主义的现代性,而中国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构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它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的超越和突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视角下探索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也是现代性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现代性超越。应在现代性视域下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不是一个既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可以有多种内涵,在本质上具有可选择性。正因为现代性具有可选择性,现代性也才具有了存在的合法性,现代性依然可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哲学原则之一。可选择现代性本质上是一个具有辩证发展逻辑的现实存在,其辩证发展逻辑在本质上表现为现代性的差异性和时代性。现代性的差异性是指现代性本质上是可选择现代性,现代性的时代性是指现代性具有与所表征时代相一致的绝对性。中国道路的哲学确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现代性两个基本特征的诠释,即可选择现代性奠定了中国道路的现代性前提,中国新现代性表征了中国道路的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