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对问责结果后续管理的"一票否决制",只是惩处师德失范行为的权宜之计,建构并完整实施师德问责体系,才是治理师德失范行为的根本之策.为分析师德问责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影响,对1548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德问责中的问责主体、学校(连带责任客体)对师德问责的重视程度、国家师德政策(问责内容)的具体性、问责结果及其后续管理对师德失范行为有显著影响.要完善师德问责体系并减少师德失范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合理设置问责主体、提高学校对问责的重视程度、增强问责内容的可操作性和保证师德问责结果及后续管理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行为失范,与教师受不良风气影响、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热情受挫、教育观念落后、职业道德滑坡以及师生关系紧张等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可以通过完善健全教育法规制度、引导教师坚定职业信念、全面了解学生、完善教育素养等措施来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行为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4.
师德教育曾经是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唯一治理模式,后来演变为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治理模式之一,但其始终是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基本或首要治理模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师德教育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且往往沦为工具主义、理想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温床”。工具主义、理想主义和形式主义师德教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会分别通过认知偏差机制、情绪无感机制、意志伪善机制导致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基于此,为防治师德失范行为,提出建设学校伦理实体,将伦理道德决策纳入师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倡导参与式讨论与实践,将教师共情置于师德教育方法的中心;监测并调控学校伦理道德氛围,优化监督、问责、惩处的师德管理举措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把教师的职业功能定位在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答疑难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小学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角色。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品德高尚的人。但是,在教育行业里,仍然有很多中小学教师失范的案例报道。本文将列举出最具代表性的几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师良好的师德和表率作用,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塑造学生心灵的基础,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将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中师德失范的现象屡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如,教师因学生做错题而罚抄课文,因迟到而惩罚学生打扫卫生,甚至进行罚款处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近10年关于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整理发现关于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概念界定、成因分析、类型、策略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上的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存在研究方法较单一、概念界定不清晰等问题,亟需下一阶段完善与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现实表现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湘潭市和湘潭市郊区各选取一所学校,其中一所为市属重点学校,一所为普通学校,选取这二所学校中的所有教师并在这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历来重视对国家公职人员道德情操的培养,教师作为公务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完整的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制度,包括规范化的教师准入和发展机制、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参与制度、完备的教师师德评价内容、人性化的教师师德评价方式,以及科学的教师师德惩戒制度。整个教师师德问责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理念先进、主体多样、制度完善、程序公平以及问责惩戒点低、处罚力度大等特点。新加坡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启发价值,我国应当重视国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完善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对教师师德问责的严厉度并建立完善的教师准入及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教师进出机制,以此保障我国师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积极性"、"拥有新知识、积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积极性"方面存在明显的职称差异,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本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应加强对教师"严谨治学"、"公平对待学生"、"提高科研水平"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吉安市9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从教师个体的认知、体验、感悟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特性表现,提出建设中小学师德师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立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具有排除司法审查的内部行为和准行政管理行为的两重性质,具有行政性特征,故在公立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程序中应当适用正当程序。通过理论推演,厘清了公立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程序中应适用的正当程序要素,并将其分为权力规范和权利保护两个维度的15个指标。通过解析教育部直属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程序文本,发现存在正当程序的基本要素不齐全,两维度的程序建构相比正当程序要求差距较大,程序文本公开不足,程序文本理性思考不足,程序性权利较少被承认和保障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双向平衡,实现合理基础之上的高效便民两个方面,构建公立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13.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以贯之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考察十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进展,本文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整体偏好,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行为表现认同度较高,但师德宣传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对教师传播正能量、家长对教师校园安全防范认同度相对偏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和师德行为表现,在学校所在地和办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教师职称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教师教龄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师德教育对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最大,师德考核影响最小。建议应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为基础,注重分层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形成德性自觉;以符合受众群体需求逻辑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师德宣传方式;以重申道德命令和法治思维,加强师德治理;以保障教育公平,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学校办学水平,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一职业自诞生以来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与其他行业差别很大,不仅要求对本职工作的专业程度,而且要求为人师表及言行举止皆为人之楷模。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作为教师,就要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没有扎实、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师德行为的具体要求。为了了解教师师德现状,我们结合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开展调查。调查以座谈形式进行,参加座谈的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本文结合师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正当前,由于师德的缺失,有的教师价值观错位,道德沦陷,导致其行为违背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还是丰富师德内涵、提升师德境界的内在要求。那么,新时期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呢?下面,笔者结合玉林市福绵区各中小学校实际,谈谈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做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作为传承知识文明,培养社会人才的导师,其职业道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维度存在的问题,洞察其深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为人师表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的多种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408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收集教师对北京市师德建设的建议,并利用Nvivo11.0对其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教师们对当前师德建设的建议相对集中在内容建设、制度建设与提升路径三个方面。师德建设的内容方面:师德标准定位,师德标准内容,师德标准取向;制度建设方面:标准规范化,程序合法化,主体多样化,对象集中化,方式多样化,结果实效化;师德建设的路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培训,发挥领导作用,内外部环境建设,加强榜样引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层面颁发的中小学师德规范(准则)内容,设计涵盖国家与社会、学生、专业、个人品质、同事和家长六个伦理维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对B市15,925位教师的师德水平进行测评,展现了区域内师德发展整体水平,呈现了教师在六个不同师德维度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类型教师在不同师德维度发展的差异性。建议以师德规范为圭臬,建构教师、学生、家长测评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年度“常态化师德发展水平”数据库;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促进师德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师德评价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