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政治课教学》2014,(2):1-2
2014年浙江将推出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根据初步方案,主要思路为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实现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更多结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压力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给高校更多的考试科目设置权和选择学生权。  相似文献   

4.
为突破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理区隔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新高考改革尝试引入灵活的科目选考制。研究使用改革试点地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现状,探寻科目选择行为背后的动机,探究科目选择与高考成绩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科目选考制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学生开展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学习,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物理科目的选择比例低且逐年缩减。学生考试科目选择行为背后具有多元化的动机,以学科能力和自我发展规划为选科导向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具有相对优势。与之相异,分数策略导向的科目选择反而会造成学生高考成绩下滑。鉴于此,新高考改革在赋予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涯规划与升学咨询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与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全国前4批21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模式,对选考科目的等级转换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利用历史数据进行验证,探讨5种不同实施方案的差异,为第四批和后续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稳妥推进改革进程、实现改革政策的平稳落地提供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2020年开始实施的高考选考科目要求“3+3”模式,有效解决了原有“3+3”模式存在的物理弃考问题,“3+1+2”模式则通过设置首选科目的方式基本解决了物理弃考问题。然而,“3+1+2”模式衍生出来的化学弃考问题压缩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个学科门类部分专业类科学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的选择空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则在整合两种模式选考科目要求的同时迅速解决了化学弃考的问题。三个版本《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的依次出台是一个选考科目要求不断优化、选考科目地位不断调整的过程。不断规范、优化高校的选考科目设置权是重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科学性的必要举措。然而,物理、历史、化学三门科目的地位得以优先保障,生物、地理、政治三门科目的地位亦相应地变相降低。具有强大“指挥棒”作用的高考会放大选考科目地位的差异,这就可能导致高校专业文轻理重问题愈加严重化、高中阶段文科教育愈加边缘化。  相似文献   

7.
8.
新高考方案包含了选考科目,而在各选考科目中,考生能力高低不同、试题难易不同,因此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那么它在摆平各科难度的同时,也会将各选考科目考生的整体能力差异抹平,因而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在讨论了几个典型的新高考方案中选考科目成绩不校准带来的问题后,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是使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同时还澄清和回应了几个有关校准选考科目成绩方面的问题和疑虑。本文认为,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的方案可以设计得很简单,包括在比例等级计分基础上只加不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实际情况,提出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的建议:采用基于假设总体的量表化方法对选考科目分数量尺进行调整,使各科目分数量尺依据同一个考生样组建立。这种量表化方法可以减少目前计分方法下不同科目依据各自考生群体进行科目内标准化造成的误差,从而增强不同选考科目成绩进行比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物理选考人数下降,适应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浙江省和上海市在高考试点改革中分别制定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文章结合当前物理学科选考情况,探讨了不同选科学生数量和选科成绩分布下,保障机制对学生选科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选考的人数,但对其最终效果则应审慎期待。新高考背景下,稳定学生报考意愿,保障高考选考政策顺利进行,需要统筹设计,多种措施组合发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高考为核心,开始全面推进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前共有14个省市进行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赋分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即固定等级比例赋分制、等比例转换法、标准分制。这三种赋分方式均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不同选考科目的相对可比,客观上对纠正学生过度偏科具有引导作用,但同时均难以回避考生群体水平差异所致的不公平,也都不能避免原始分正态化处理所致的分数扭曲。比较分析三种赋分方式的区分程度,原始分转换后的精确程度,结合不同省市考生数量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情况,参照三种赋分方式的特点,不同省市应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赋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揭示了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和实行自主选考两项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了文理分科和试行选考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实行文理融合以及自主选考的政策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考出现选考科目以后,高考总分合成愈发受到关注。由于未能解决不同选考科目分数的不可比性问题,不仅导致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受到不公平对待,而且对高中学生选科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一些高考方案实施遭遇阻力的根本原因之一。虽然高考各科目是测量不同构念的考试,但实证数据表明语数外三门总分与选考科目分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以语数外考试为锚测验,采用频数估计等百分位法,实现选考科目在合成总体上的量表化,使得分数具有可比性。研究表明,选考科目分数量表化,并以量表分数代替原始分数计入总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就在文理分科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同样是和高中学习紧密相关,也是高考又一大争论的问题——高考科目中的英语,又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在今年三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大学校长王新陆,提交了“把英语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正式提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高考应彻底放开,考外语也可以,考古汉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人才培养多元化才符合人性的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课教学》2014,(11):36-36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有效分散和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和高校科学选拔学生。坚持科学规范,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二、考试1.选考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公布以后,我接受了广东电台的电话采访,就这份高考改革方案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对于这个高考改革方案有赞有弹,也提出了质疑与建议,其中一个主要的建议就是,应该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的选考科目,以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组成部分。高考选考科目由于考生能力和题目难易度不同,原始分无法进行比较。如果各科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虽然解决了题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但因考生能力不同导致的计分不公问题会更加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计分定级方式,在强假设和弱假设下分别得到选考科目的统计校准分数,然后让学科专家小组在此基础上设定专家校准值。根据选考科目在必考科目有成绩之前还是之后定级,分别给出等级赋分方法,从而解决考生选科时避难选易和避强邻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