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社会下社会阶级、职业、婚姻、性别地位都丧失了确定的基础,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下对生存的真正意义产生迷茫,陷入自我认同危机。现代化所带来的教育技术化和多元职能化,遮蔽了教师自我发展诉求,引发职业认同危机。通过对高校女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阐释与分析,摆出当前风险社会下高校女教师精神世界的典型困惑,尝试性构建合理的价值观和反思性超越高校女教师的自我认同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性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福音与光明,还有已经日益凸显或潜在的危机和风险。风险社会在生态、经济、政治、文化表现出的种种特征,仅仅是从表象上对风险社会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说,根源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危机。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政治体制等的改革,而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本质就是人们管理,控制,组织社会运行的"社会技术"。因此,风险社会下种种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技术,有必要对风险社会加以社会技术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强国是未来中国的奋斗目标,质量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典型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视由来已久,国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识经历了“质量—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三个阶段。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识随之进入新阶段,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以研究与创新为核心,兼具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的二元概念,具体表征为创新能力提升、结构优化、稳定性强、效率提高、公平正义、长期可持续。梳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和界定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有助于切实推进中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伴随第三轮技术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变革愈来愈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的迫切需求。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其重塑教育要素及关系,全方位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治理、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微观人与人、中观人与社会、宏观人与国家、宇观人与世界良好互动的教育新形态,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创生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带来诸多潜在和现实风险,可能异化教育主体全面自由发展、危及教育伦理生活、模糊教育治理责任、引发文明发展藩篱。因此,在享受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数字逻辑与教育逻辑的对峙与抵牾,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限度与可能,以融合共生、伦理规约、公平负责、自主包容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新方向,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走向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人类处于一个风险与冲突等危机要素频发的时代.这些要素是造成各国教育系统脆弱性的重要外部因素,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确保教育连续性和公平性的主要障碍.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了危机敏感型教育规划模式,在指导面临危机的国家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教育规划模式依据风险诊断、制定政策和准备计划、构建成本和财务框架、开发监测与评估框架的运作逻辑,遵循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协调机制、完善应对危机的组织过程、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建设等实施策略,提升了教育系统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效确保了教育的质量、连续性和公平性.在全球危机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这一战略规划模式对于各国教育系统如何增强韧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有目的的人力资本增值的投资活动,它给社会和受教育个人带来滞后性高经济回报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风险,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当这种风险的“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产生危机。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成功防范和化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后,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化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教育一直是被用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良策,面对风险社会时,教育理应有所体现和变革。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忽略历史和社会环境,风险社会中的成人教育在理念和方向上应该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哥本哈根会议的无疾而终预示着全球气候问题进入后危机时代,而气候问题不仅关系到自然环境,更是一个社会学命题。从社会风险和契机的角度解析中国的气候难题和进程,既是学科探索的一条路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社会学视野对中国气候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反思我国气候问题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的介入使教育充满变数,在加速学习主体数字化学习进程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学习风险。如何扬长避短,引导学习主体以相对安全的方式体验数字技术带来的重大利好,成为数字韧性构建的重要任务。研究阐述了当前学习主体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与潜在学习危机,分析了适应外部变化过程中学习主体数字韧性的内涵演变,并总结了数字韧性的关键特征:动态生成,但有迹可循;弱结构性,但可以增强;不稳定性,但可以掌控。在此基础上,基于韦斯特莱的传播理论,从直接把关人、间接把关人和最终把关人三个方面提出数字韧性培养策略,以期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支持,引导学习主体自觉形成责任担当,持续构建数字韧性,在变革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经或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1)计算机网络加速了社会化教育的进程,从而加速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2)标准化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3)以教为主的教育走向以学为主的教育。网络在带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变革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基础的变革上,最为主要的是表现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整体观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