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PISA2015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时间对15岁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数据及成果进行综述,得出以下结论:早期身心发展处于弱势的儿童在日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优异水平;学前教育持续时间是降低儿童未来学业不良可能性的有效方法,但接受2年与接受3年以上学前教育的学生之间学业成就不存在显著差异;弱势群体儿童至少接受2年学前教育可以增加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持续时间是影响儿童未来学业成就的首要因素;加快0-3岁早期教育体系发展,加大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力度,防止因学前教育终止对儿童未来学业成就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PISA-上海(2012)的数据,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探讨了家庭背景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和文化资本越丰富的家庭,父母越能够把自身所拥有的经济优势和教育优势转化为后代的优势,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其中,文化资本在教育再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且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比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探究教师培训与城乡学生成绩的关系及对城乡学生成绩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城乡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学业成绩差距,且高分位点上、语言类学科中差距更大.第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教师培训能够提高城市不同学业水平和农村中等及以上学业水平学生的成绩,但无法提高农村中等偏下学业水平学生的成绩;此外,教师培训的影响效应在城市地区整体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第三,不同分位点的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教师培训的禀赋效应和系数效应都是造成学生成绩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二者的相对大小因年级和学业成绩分布的位置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增加农村教师的培训机会、提高农村教师的培训质量、改善农村学生的资源转换率对于缩小学生成绩的城乡差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探究教师培训与城乡学生成绩的关系及对城乡学生成绩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城乡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学业成绩差距,且高分位点上、语言类学科中差距更大.第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教师培训能够提高城市不同学业水平和农村中等及以上学业水平学生的成绩,但无法提高农村中等偏下学业水平学生的成绩;此外,教师培训的影响效应在城市地区整体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第三,不同分位点的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教师培训的禀赋效应和系数效应都是造成学生成绩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二者的相对大小因年级和学业成绩分布的位置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增加农村教师的培训机会、提高农村教师的培训质量、改善农村学生的资源转换率对于缩小学生成绩的城乡差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PISA以其独特的视点与贡献为各国所关注,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有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制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联结是PISA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时的关键词,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范畴中的联结:对素养(Literacy)的重新定义,给力一种新的教育产出观;评价内容中的联结:重视从生活能力角度来确定并根据时代特点及时改进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中的联结:从情境(学科情境或生活情境)发问,时刻给予学生这样一种信息,即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知识产生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评价设计中的联结: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评价,并由一个或多个学生完成一份测验。  相似文献   

6.
PISA以其独特的视点与贡献为各国所关注,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有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制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联结是PISA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时的关键词,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范畴中的联结:对素养(Literacy)的重新定义,给力一种新的教育产出观;评价内容中的联结:重视从生活能力角度来确定并根据时代特点及时改进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中的联结:从情境(学科情境或生活情境)发问,时刻给予学生这样一种信息,即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知识产生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评价设计中的联结: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评价,并由一个或多个学生完成一份测验。  相似文献   

7.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两项著名的国际学生学业成就比较研究,参与国家多达数十个,对全球的教育具有广泛的影响。为了使国内的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这两个项目基本情况加以介绍,并着重分析两者在测评目的、理论模型、测评工具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探讨学生学业成就水平受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程度,有助于识别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为处境不利的青少年教育、城乡教育均衡等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PISA2018年中国样本数据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在校生阅读素养成绩具有显著相关,在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中两者的相关强度最大;相较于个体水平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校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阅读素养成绩影响的效果量明显更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各构成指标中,父亲职业指数、父亲受教育年限、母亲职业指数对阅读素养成绩的影响力较大。在未来,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精准帮扶处境不利青少年学生群体,加强处境不利学生家长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可考虑改进中小学招生政策,优化学校生源结构,让处境不利学生有机会到校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校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峻问题。对PISA 2018数据库中7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与学生学业素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校园欺凌与学生学业素养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学生经常遭受欺凌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学生学业素养平均值下降0.505分;校园欺凌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影响大致相同;威胁性欺凌行为最影响学生学业素养。结合我国校园欺凌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降低校园欺凌在我国发生的概率并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是维系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教师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实证考察了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中学教师对教学职业与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上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教师对教学职业满意度低于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乡村教师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明显低于城市教师,民办学校教师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比公办学校教师显著更低。夏普里值分解结果表明学校物质资源短缺是影响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最主要的因素,教师专业协作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经济社会地位,加大学校物质资源倾斜投入,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满足教师高层次的专业发展需求,促进教师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协作。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年限是衡量国家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各国对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有较大的差异性。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义务教育年限为12年对学生科学、数学及阅读素养成绩有最大的正向效应,义务教育的年限是造成学生素养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的国家在儿童入学年龄上较晚,入学年龄为6岁对学生科学、数学及阅读素养成绩的正向效应最显著,城市学生和女生素养成绩受入学年龄的影响更大。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的国家在生均经费支出上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对于生均经费低于5万美元的国家来说,生均经费支出对学生科学、数学及阅读素养成绩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在承接发达国家外包的同时,又大量进口发达国家产品作为中间投入,目前外包已经成为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媒介。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对外包冲击劳动力市场的认识还很模糊,国外发展外包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对应性调整会否也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禀赋丰裕的国家再次出现尚无定论。本文以中国发包方的视角,整体和分组检验了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对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而服务外包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制造业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中来自本行业的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和工资进一步上升。在初级产品生产行业中,国内R&D投资的增加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中,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能够缩小相对工资差距,而进口贸易的R&D溢出对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Gau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remains a major topic of interest in science education. Inquiry teaching among others has been supported by extensive research and recommend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However, most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n support was collected in research settings rather than in normal school environments.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in the marginal mean weighting through stratification (MMW-S)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level of openness of inquiry teaching on student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with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2006 data. Weighting subjects on MMW-S weight successfully balanced all treatment groups on all selected covariates.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identified on both cognitive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For student science achievement, the highest score was achieved at Level 2 inquiry teaching, that is, students conduct activities and draw conclusions from data. For student science attitudes, higher level of inquiry teaching resulted in higher scores. The said conclusions were generally held in most PISA 2006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when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each country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14.
基于PISA 2018数据,对中国四省市和芬兰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阅读教学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就学业成就动机而言,虽然中国学生的动机指数显著高于芬兰学生,但芬兰学生的动机结构更优;就阅读教学而言,中国学生感知到的课堂环境更为积极;在动机方面,中国学生的阅读成绩主要靠学业竞争型动机驱动,芬兰学生则主要受任务掌握型动机影响;在教学方面,不同教学指标对两地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趋势相同,认知激活策略运用对中国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大,教师适应性教学则对芬兰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明显.为提高我国学生的阅读素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其学业成就动机结构;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处境不利学生与男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大规模国际教育评价项目,抽样对评价结果的国际可比性至为关键。本文对PISA的抽样方法与理念、抽样的各个环节与技术标准进行介绍,并简要介绍PISA2015中国抽样的实践情况,基于PISA的抽样经验,对我国国内大型教育测评项目未来抽样的数据收集等环节提出一些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PISA2003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3对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了测评。分析研究PISA2003的测评原则与目的、测试框架与方法等,可对我国实施教育质量监控予以一定启示。尤其是PISA2003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理论分析了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随后采取协整和误差纠正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与理论分析不一致。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会缩小而财政支出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均衡财政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显著,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财政收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PISA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nstruments to assess student performance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changes in testing dates and students’ dates of birth (eligibility) between 2000 and 2018 have affected results in Brazil. Controlling for changes in students’ grade distribution over time, we show that changes in grade composition are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s in average score. We estimate that about 60 % of improvements in math are unrelated to student improvement. Since changes in testing date and eligibility are unrelated to the school system, performance increases over time might not be a result of a country’s educational policy.  相似文献   

19.
A surprising result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 is that computer use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high student achievement in some countries. More specifically, the students from all three countries who indicated that they use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ost frequently were those with the lowest achievement on the TIMSS in 1995.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 similar comparison was made for 15-year-old U.S.A. student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it is not computer use itself that ha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cienc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but the way in which computers are used. For example,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stud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udents who used computers frequently at home, including for the purpose of writing papers,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ience achievement.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show that science achievement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certain types of educational software. This indicates a result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the TIMSS data, which might reflect the fact that teachers assign the use of the computer and of educational software to the lower achieving students more frequently, so that these students can obtain more personal and direct feedback through educational software.  相似文献   

20.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结果于2016年底正式公布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OECD在线公布的数据库中选取中国四省市与新加坡的有关数据,对两个经济体15岁在校生的科学素养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多水平分析探讨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中国四省市学生在科学素养测试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成绩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新加坡学生,分差在32.82~43.29之间,效应量达到中等强度;中国四省市学生在工具性动机上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新加坡学生,但在科学乐趣与科学自我效能得分上非常显著地低于新加坡学生;在影响因素方面,家庭经济、社会和文化地位、科学乐趣、科学课纪律氛围、教师中科学教师的比例等因素对两个经济体的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但考试焦虑、工具性动机、教师探究式教学等因素表现出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中国四省市要有意识地借鉴新加坡教育经验,改革与完善科学教育,具体建议有:(1)进一步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重视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3)关注学生非认知表现,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