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晶 《文教资料》2011,(15):208-210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强化大学生政治意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亮军 《教育科学》2021,37(2):31-38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当代大学生个性品质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育人优势的主要途径.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将系统理论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平衡性和时序性等原则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丰富的育人资源、动态化的育人过程、多元性的评价机制、持久性的育人效果等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育人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等方面的立体化建设,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在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依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的学科特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成为了每个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思政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健全自身的价值认知体系,还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形成理性思想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奉献自己的价值。下面本文就立足于现代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就如何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展开详细的探讨,并提出相应思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况调查”,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的分析,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为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开始被重视。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对社会现实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了解。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多个方面阐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更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探寻二者融合的新模式,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将生态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度融合,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他们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性,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中,应该构建以把握特点是前提、学生自主是重点、教师主导是关键、结合实际是原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效度,已经成为高校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度,就需要对“90后”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发挥网络优势,占领网络阵地;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河南教育》2014,(12):48-49
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动引导者的高校辅导员,如何选准切入点,指引当代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原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强化自我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以期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