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基于学科的知识与组织双重属性和系统科学理论构建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组建学科知识系统模型和学科组织系统模型,并分析其内部动态演化机制,以厘清一流学科生成机理,有效促进学科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提高学科组织与知识管理能力的建设水平,实现学科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大学组织系统的双重性及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内部权力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从其共性来看,它是沿着行政权力系统与学术权力系统两条主线运行的,而且各条主线都有其运行的组织结构。案例表明了大学内部两大权力系统的复杂组合。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教育知识服务向智能化发展。而学科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重要技术之一,既能优化教育知识的生产方式,又能为多种智能化的知识服务开展提供支撑。为满足当今教育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学科知识图谱的内涵、构建框架基础上,从助力教育知识库形成、辅助智能化知识发现、支撑多项智能教育知识服务开展三个方面讨论了学科知识图谱与教育知识服务的适切性。随后分析了教育知识服务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智能化教育知识服务模型,并从需求采集、服务构建、服务应用、服务评估四个阶段对模型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了模型的相关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155-158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增量发展之后逐渐步入"后建设时期",实现内涵式发展、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实验中心的自组织特性,深入挖掘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结构与关系特征。温州大学经管实验中心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在实验教学资源评级与开发、实验教学资源重构与整合、自组织团队组建与持续互动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为打造具备开放性、非平衡、非线性、涨落性的实验中心自组织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引领高校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一,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政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力度"三不足",高校缺乏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配置不合理,师生主体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不强等现状。对此,文章从政府和社会环境的宏观层面、学校和企业的中观层面、教师和学生的微观层面三个维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型,从政策保障、需求导向、共治共享、协调聚焦、内生动力、质量评价六个方面,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科与科学、学科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内涵不同。学科知识有符号、逻辑、描述与解释、意义与价值四个依次递进的层级结构,在学科教学中我们一般只关注前三个结构层级,较少涉及学科知识的意义与价值。与科学知识相比,学科知识有鲜明的教育学立场,其生命性与主体性、过程性与生成性、发展性与文化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质疑与对话、建构与生成以及挖掘学科知识的道德意义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开展深层教学。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将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结构图的方式再现出来,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学生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后四个二级学科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四个二级学科也为前一个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前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去向。这一内在逻辑体系的特点是:在“整体性”中得到阐明;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中得到展开;在加强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中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当下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举措: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良好的学科领域生态;搭建“学院+科研基地”支撑平台,不断创新学科组织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全方位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该学科的发展轨迹和主要举措表明,加快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创新学科领域是关键引领,学院科研基地二元协同是重要支撑,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是首要职能,全方位国际化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包含知识创新与组织构建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基和主线,后者是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寻求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提升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可通过加强组织使命、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环节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将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设备管理融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激励跨学科的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提升学科层级的自助服务和个性化应用水平。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设备管理体制研究包括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流程优化和技术手段保障三方面。管理制度改进重在学科相关业务管理条款、评价及激励条款、数据管理制度、自助服务相关政策的研究;工作流程设计了专为一流学科新增的业务流程,并优化了部分现有业务流程;技术手段保障重在信息化需求、数据分析及决策辅助功能的设计。本文将为学科评价、学术评价、实验室和设备管理、虚拟实验平台、设备共享等一流学科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凡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学科。历史与现实地看,不同的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各具特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略,但彼此也具有共同的基本理路,即学科建设坚持适度开放、综合集群、结构优化、特色取胜、以人为本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需求导向建设一流学科是学科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双一流”战略实施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模式、人才引育思路、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需要聚焦需求,引领学科建设内涵;服务需求,创新人才引育模式;瞄准需求,改革资源配置机制;立足需求,健全学科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与知识经济接轨的角度、从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讨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有关问题;考虑了学科需要的三个部分支撑条件,提出了关于科技人才德才甄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内外因等多重复杂逻辑变量的综合影响。遵循不同逻辑,推进的方法手段往往有所不同。基于“三角协调模型”理解框架,通过主体间逻辑关系分析和知识生成论剖析,认为高校是以知识为联结中心的关系场域,促进知识生产创新是一流学科建设之根本所在。而带有行政管理主义和市场需求主义特征的“工程化”与“硬指标”手段及其深层的“GDP主义”绩效观是造成一流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创新内在关系断裂的突出表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需以知识生产创新为根本指向,警惕其沦为以资源争夺为中心的权力和市场游戏,以降低表面看似繁荣但却没有实质性知识增长的泡沫化风险。  相似文献   

19.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协调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础学科是应用学科的源头和后盾,应用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延伸和继续。协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既是当代学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大学三大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