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许多思想家认为自爱与自私是一回事,自爱是不道德的.艾里希·弗洛姆对此观点持不同的态度,他认为自爱与自私根本不是一回事.自爱是美德,而自私是罪恶.自爱的人有能力爱他人,而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他人.弗洛姆对自爱与自私所作的区分,饱含着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这对于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外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自我增强是自恋的一个中心特征,因此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研究自恋,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自我增强表现会有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国内进行自恋与自我增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日晚会》是英国当代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著名剧作。从精神分析角度研究剧中“荒诞”的人物语言及行为,可看出其背后隐藏着人物的自恋人格。剧中人物在父母亲情等“他人之爱”缺失的环境下形成自恋人格。只关注自我、无法体察他人情感、惯于自我夸大、沉湎于幻想、安全感缺失。易于发怒。对该类自恋人物的塑造,体现了剧作家对西方现代人·心理现实的精确捕捉。  相似文献   

4.
"自尊"是卢梭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自爱一样,它也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但与自爱不同,如果说自爱关注的只自己的生存,那么,自尊关涉则是他人,因为它是一种比较性的情感,具有一种与他人认同的能力.在政治共体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尊的这一认同能力,把人培养成为与政治共同体融为一体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谈谈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我意识释义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具体说,自我意识包含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等关系的认识活动。   依据不同的标准,自我意识可有多种类型。   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统称“自我认知”。属于情绪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  相似文献   

6.
自爱作为人的本能需要,它是爱己与爱人的立足点。他爱只能产生于自爱的前提下,因为就其产生的机制来说,它源于个体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虽然就外在行为结果来看,它指向的是他人的利益,是他爱,但就其行为结果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来说,它指向的是自我,是自爱。自爱的发展与人的需要层次是相对应的。低层次的自爱的外在表现主要指向自己,高层次的自爱的外在表现更多扩展于他人。没有强烈的自爱,就很难表现出强烈的他爱。他爱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大学生人际疏离感、自我和谐与自恋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问卷中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以及自恋人格问卷对3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只在地区上产生显著差异,自恋水平在年级与地区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人际疏离感、自恋和自我和谐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和谐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与自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不同自恋水平者的怀旧消费行为特点.结果表明,高低自恋在不同类型怀旧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水平的自恋表现出不同的怀旧消费行为:与低自恋者相比,高自恋者表现出更明显的个人怀旧消费行为,他们对个人怀旧消费产品的回忆率更高,更倾向于喜欢个人怀旧的产品;在怀旧消费意愿、集体怀旧消费行为方面,高低自恋者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无论是高自恋者还是低自恋者,他们对集体怀旧消费产品的认知、情感和意愿上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益红 《考试周刊》2008,6(1):177-178
对于<雅典的泰门>的传统解读主要侧重于讨论该剧的未完成性、其语言风格、缺乏戏剧紧张冲突和对主人公内心的深层探索等方面,但是如果从弗洛伊德视角来解读该剧,可以为欣赏理解该悲剧提供一全新角度.如果从弗洛伊德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是泰门的自恋促使泰门走向自我毁灭.其自恋表现在泰门的醉心于他人奉承和失去对女人的性欲望,而这两个方面则切断了泰门与外界正常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考察了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中生自恋程度高于平均水平,显性自恋人格得分高于隐性自恋人格,主要表现在自我羡慕和权欲上;(2)高中生自恋人格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得分均高于女生;(3)高中生自恋人格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学科差异;在自我钦羡维度上,文科生的得分高于理科生;(4)高中生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均与心理异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但是,显性自恋人格中的优越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是当今教育亟须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研究未能从学生自爱的角度出发来审视校园欺凌问题,引入卢梭的自爱观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人拥有天然的自爱心,进入社会后和他人相联系,生发出自尊心和荣誉感。自尊心使得个体关注自我,要平衡自尊心,就需要同情。同情心使得个体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关注他人,既“爱自己”又能够“爱他人”。但若学生的自爱过度化,自尊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自爱心和同情心就将处于失衡状态,就会忽视他人而只关注自我需要的满足,进而导致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破解校园欺凌难题,需要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自爱心,并能以同情约束自爱,使自爱心和怜悯心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使学生既能够爱自己,又能够爱他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自我、对待下属以及国家的维度都明显体现了他的自恋人格特征。他自恋倾向的形成来自于家中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因不完美而渴求完美。从特朗普的身上看出,政治人物的自恋倾向在行政决策中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政策随意性较大,国际关系中则会强调本国优先。政治人物的自恋倾向对国家政策推出表现为积极、主动,容易出现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恋情结在人类的人格素养中普遍存在.塔娜是藏族作家阿来笔下塑造的主要的极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她兼具狐媚的内在和漂亮的外表,美丽与自信自然构成了她自恋的根源.塔娜的自恋情结有三个主要方面:镜中美人是塔娜外在形象的自我认同;她对爱情的追求体现出自恋者的“求同之爱”;她的反抗和女性主体意识旗帜的高扬是自恋情结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易安的文学成就与她的自恋情结密不可分.其自恋情结着重外显于花意象与酒意象的塑造.李清照分别从女性自我--如花的阴柔和男性自我--如酒的阳刚两方面为女性找到了一片合乎女性内在诉求的言说空间,深刻地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的自恋情结彰显了她潜意识中对女性现存命运和状况改变的渴望,是对女性命运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恋,是与当今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遥相呼应的历史回声.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恋人格量表、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广州某高校2013年入学的6126名新生不同自恋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显性自恋特质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t=5.81,P〈0.001);隐性自恋特质无明显性别差异(t=-1.75,P=0.08).在控制自尊变量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与SCL—90的10个因子、UPI均相关显著.结论 控制自尊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抓住契机,培养、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是转化差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荀子从对人性分析入手,展开由个体到群体的制度建构,旨在解决群体生存的幸福与和谐问题。他的“性恶论”可以被重新诠释为人性自爱论。他认为,人都有自爱与自利的本性,这是人自我提升的原动因,也是利益纷争的起因;无限度的自爱、自利会导致社会无序和混乱;人是生活于群体中的关系性存在,群体的安定由正义所决定。基于自爱的人性观,他建立相应的伦理和法律思想以规范、约束无限度扩张的自爱本性所导致的社会失序;而个体有限度的、被压抑的自爱诉求则是通过音乐的调和力量得以保护、净化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对大学生自爱观的含义及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大学生自爱观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萌芽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形成阶段、市场经济时代的异化阶段,产生了自私、自利和自恋的异化结果。针对现阶段大学生自爱观存在的问题,建议创新大学生自爱观理论教育、加强社团活动的实践影响、发挥心理辅导机构的适时介入作用、构建辅导员为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参与的教育机制以重塑大学生正确的自爱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情境定义反应了教师和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课堂生活的理解,主要有控制一服从型、控制一反抗型和相互磋商型.课堂师生互动是在一定的课堂情境定义中形成的,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情境定义下.师生互动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将他人细化为内群体他人和外群体他人以研究不同清洁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本研究从某初中随机抽取被试88名,男女各半,采用自己(自我清洁)、内群体他人、外群体他人湿纸巾擦手的群体进行清洁启动,以道德两难故事进行道德判断的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清洁启动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自我清洁可以有效降低道德判断的标准,无论内群体还是外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