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出既具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分析教师、教材、教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英语"三教"改革路径,即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丰富教材内容和形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高职英语"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英语课程,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用英语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美育资源,而实施美育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要想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软实力,不仅仅要靠人文精神的培育,更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间接提高美育教育的水平,更好地树立高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美育教育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使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根筑基。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是各中小学校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中小学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其本身对于向祖国未来栋梁宣传、灌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意义重大的。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注重钻研、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善于将其更好地利用在对学生的传播以及教学中,并找出实现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本文主要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实现路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奠定基础。本文从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秉承的理念与坚持的方向,并进一步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两个层面,三条途径,四种方法",以便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研究者带来一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其中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我们深入领会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莉娜  杨克  白地动  宋伯虎 《教师》2019,(17):17-20
文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认知、正向影响、意义与作用,梳理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师生全员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传承特色“京商文化”,“诚信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深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构建以财贸文化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5,(Z1):35-36
立足"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校以文化建设为基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在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保障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一、环境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各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教科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于潜移默化中"培根铸魂".在百年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数量和呈现方式等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继承性特点.在新时代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谐对接.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教科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于潜移默化中"培根铸魂".在百年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数量和呈现方式等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性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继承性特点.在新时代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谐对接.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培育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感受力。  相似文献   

15.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的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但实施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说明,离开"小学"(传统语言文字学)而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因缺乏国学根基而陷于表面化与形式化,从长远考虑,则有"行而不远"之忧.只有把握优秀传统文化钥匙之功能的"小学",才能收到"授人以渔"的持续性发展之效.  相似文献   

16.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文章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强化行孝体验,重树孝德,达到重振民风、重塑文化自信,以"日行一孝"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案例,探索新时代"四性"行孝策略,旨在为信息化时代开展孝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是一项重要工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认知环境、知识阐述环境、对话学习环境、网络传播环境等,有利于扎实做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徽商文化"承袭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开设"徽商文化"课,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与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知识相融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件和培养新一代财经类人才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对于扩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教育中的发展空间,弘扬和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因地制宜、诵读经典、山河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节日文化中进行内容创新,在信息技术中传递传统文化,课后服务中滋养传统文化,校园环境中展示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中贴近传统文化,家社环境中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