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治理问题日渐受到关注。随着农村社区教育治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治理陷入了治理力量碎片化、治理过程公共性不足、治理绩效不佳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可归之于治理观念的偏差、治理制度建设的滞后、政府单中心治理模式的惯性作用。农村社区教育治理理念的更新、治理制度环境的优化、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以及精准化治理的推行,应是突破农村社区教育治理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金卫 《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31-231,233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然后提出了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改进策略,包括进一步加大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加大振兴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计划中的权重;加大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推进区域内小规模学校抱团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江苏省阜宁县629名中小学生学校用语进行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学校语言的使用状况主要在中小学生、不同性别、父亲是否会普通话和老师上课是否使用方言之间有差别。m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相比于普通话,普通话和方言混用,年龄越大的中小学生学校语言选用方言的可能性越大;男生比女生选用方言的可能性大;教师上课使用方言者比教师上课不使用方言者选用方言的可能性大。因此,年龄、性别和教师上课使用方言是农村中小学生学校用语选择的重要影响变量。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等。造成此困境的原因是: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性”,农村社会核心价值的“失序性”。未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和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及其质量水平,须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观;凸显农村文化个性,建构农村学校和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加强社会成员启蒙,形成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发展方向.这一战略的落实不仅是发展经济,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当前存在公共体育空间不足、经费投入匮乏、组织管理落后等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体育经济、带动体育消费、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政策扶持、激活内生动力、优化体育组织、引入体...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边境村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边境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传承保护优秀特色文化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却面临乡村人口流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偏离、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脱节、边境民族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割裂、多元主体未能与农村职业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等现实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对振兴乡村的支撑作用。因此,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应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度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协同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共同体来促进自身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边境民族地区繁荣稳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英地位发生动摇.贫困的物质生活和沉重的工作压力将他们置于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巨大矛盾中。残酷的现实像一张“网”裹挟着他们.知识分子曾经远大的“梦”在“网”的威胁下被迫走向虚无.在“梦”与“网”的无奈对决中,世俗的物质追求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梦”的陨落带来底层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荒芜,他们拒绝诗意与浪漫,并逐步丧失独立和批判的主体精神。从《人到中年》到新写实小说《一地鸡毛》、《单位》、《烦恼人生》,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逐渐落潮.烦恼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使他们陷于生存困境,导致他们精神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的逻辑生长点在于农村职业教育。从教育价值的角度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逻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发展前提,农村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是最终目标。而现实情况是,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本体价值实现不足,对乡村振兴需要的四类人才培养缺失,进而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工具价值的实现。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大对新农人、乡村工匠、“专家型”生态建设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以最终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的创作可大体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其中一以贯之的是面对困境人的精神何以自救的命题,后期小说特别是《务虚笔记》体现出与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的旨趣,传统小说关注的是“现实”的范畴,史铁生的后期小说关注的是“可能”的范畴,是对人的命运的可能性的揭示及对人的困境的认识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山东省滨州市A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发现A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现状在文娱活动参与、子女情感关怀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区服务质量较低、子女情感关怀不足以及自身心理状况不同。为进一步满足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状况,需要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加强子女孝道文化以及调整自身生活心态。  相似文献   

11.
张颀  汪冰冰 《中学教育》2021,18(1):40-50
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是补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的关键问题.研究以豫东平原杨村小学从衰败到初步振兴的发展历程为案例,探讨农村小学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处于教育体系和乡村社会的双重网络之中,濒临倒闭的杨村小学面临着在两个系统中都不被认可的困境.杨村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为争取承认而奋斗,他们...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独特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着乡村振兴各领域、各要素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逻辑必然。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既有思维理念滞后、自身能力不足等内源性问题,也有法制制度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缺乏等外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为此,亟需转变思维方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破解关键环节难题,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从而突破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李鑫 《四川教育》2021,(9):10-11
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保障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确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将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实施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面临实际困难和理论困惑。对农村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从教育学角度对教育与经济分离、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离、管理功利化、城市化模式等现象进行了批判;从经济学角度把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定位于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从社会学角度把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划分为低级、转型和高级三个阶段,主张积极开展初中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是城市未来的主体,他们对语言的看法和选择往往反映一地语言发展的走向.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小学生在与熟人交谈使用方言的比例很高,但在与陌生交谈或谈论较正式的话题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有所提高.在语言态度上,他们对普通话有较高的认同感,认为普通话比较“有用”;但对本地方言也表现出很强的心理依赖.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本地方言的使用依然会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外来人口少,人们的语言生活相对保守导致.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困境     
培根说过语言文字经常造成假象,有时语言给人的感觉是:非但不善,而且不真。因此人们经常会陷入“语言的困境”中。而我们享受语言的快乐快乐既不在某段言语,也不在某点意义,而只在于探寻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农村的村庄学校消失,村庄幼儿园兴起,农村幼儿园成了农村社会的文化高地。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存在治理主体"靠政府",治理取向"唯城""唯农",治理目标"扶贫不扶志",治理过程"治标不治本"等困境。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任务是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路径在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建构供给时代发展和符合农村人文的治理取向;心系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治理目标;探索"标本兼治"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过量的乡土社会居民向城市迁徙,从而引发农民减少、农业撂荒以及农村衰败等多种问题。由此,近年来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适合乡土社会生活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便是面向“三农”,其宗旨是服务乡土社会的发展。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学生认同感薄弱,教师发展与乡土文化疏离,学校脱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问题。在地化发展完美地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基于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地化发展需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铸农村职业教育之魂;开展在地化实践,强学生文化认同之根;基于在地化教学,筑教师发展之基;依托在地化资源,固学校自我建设之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