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二册第88页《找规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游戏中铺垫1郾师生游戏:用双手拍出有节奏的掌声。2郾(教师出示两组挑战题,第一组图形排列无规律,第二组是按“□△○”的规律摆放,出示10秒钟后收回)师:比一比看谁能最…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二册第88页<找规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体会和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96 ̄P97。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过程:一、游戏(一)夹小棒师:如果用两个手指只夹…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2.通过观察、科学猜想、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过程】一、寻找排列的规律1.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师:我这里有一些乒乓球。我准备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页~8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排列规律确定下一个物体。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极其规律的过程 ,并合理清晰地描述这一规律。(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3 情感态度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起疑1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请6个女同学排成一横排 ,如果要在两个女同学中站一个男同学 ,看哪些男同学速度快能站到要站…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判断出下一个物体。让学生能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发现的规律描述出来。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各种颜色不同的图形。教学过程:一、玩中导入,确定目标师:今天陈老师想带你们去数学乐园里玩一玩,愿意去吗?生:愿意。师:数…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探究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能力目标: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思想目标: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创设情境。请看大屏幕: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兴高采烈地来到大森林里,准备召开运动会。大象队长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参加,咱们赶快走吧。2.观察提问。师:(出示两个会场情境图)欣赏两个会场的布置,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有彩旗、气球、花朵。生2:它们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找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确定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实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创造意识。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寻找规律的方法,并按一定要求设计一些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教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头饰,水果,彩色笔。教学过程:一、体会规律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一(1)班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有两种布置教室的方法,班长不知道选哪种方法好,你们愿意帮帮她吗?(课件展示两种布置教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过程,知道其个数关系。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在做中体验,以便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找规律的知识:①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②熟练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运用最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享受数学学习的乐  相似文献   

16.
1.在游戏中练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数学广角》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我以游戏贯穿始终.将《数学广角》作为一个游戏场所介绍给学生,在一项一项的游戏活动中把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在游戏中既做了练习.又感知了何谓排列,何谓组合。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0页例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出示一个如右图的转盘,学生转,转到哪个部分就做哪个游戏.二、摸球游戏1.第一次摸球(1)出示要求:口袋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白球和黄球)共6个,两种球的个数不相等.男女生选择球的颜色.(2)学生上台摸球.(3)学生摸球后老师宣布结果.(4)师:对于这个结果,男生服气吗?这两种球的个数是怎样的呢?老师把球倒出来给学生看(5个黄球、1个白球).师:看看这些球,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吗?你们觉得游戏公平吗?怎样调整规则就能够使游戏公平?2.第二次摸球(1)出示要求:口袋里有3个黄球…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页例6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让学生喜欢数学。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等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活动,感悟口算技巧1.师出示第一组口算题:0.2×0.5,2×0.05。(学生口答)师:能不能说出道理来?生:0.2×0.5,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是两位小数;2×0.05,整数乘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2.师出示第二组口算题:0.27-0.2,0.27-0.02。(学生口答)师:这两道题有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9.
找规律     
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和编一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感受到“规律”的美。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通过活动能认识简单的规律,能自己编一些简单的规律。2.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感受到”规律“的美。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涂色卡,水彩盒,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学具若干。四、教学过程1.谈话创境,引入新课。(1)教师谈…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自拟课题“游戏”。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2.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你和小伙伴们做过哪些游戏呢?生:我们做过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